正月不剪头可以说很叛逆了

总算是赶在过年前剪了头发。还特意让tony老师尽量往短了剪剪,这样正月就不用剪头发了。

因为“正月剪头死舅舅”。

虽然我本人在正月从来没有剪过头发,但是我也非常想知道为什么正月剪头和舅舅就能扯上关系?

这个问题首先是个关于头发的问题。

从生活经验上来就能感觉到,头发是留是剪,是烫是染,其实并不是长着头发的这颗脑袋决定的。关于头发,有支配权的人都能站出来说几句。

相对于发型的美和丑,头发的形态还代表着一种社会规范,有时候是不得不去遵守的。例如下图:

正月不剪头可以说很叛逆了

当你留了“不合适”的发型,轻则有人整体在旁边叨叨叨让你处理掉,重则直接拿着剃刀当场给你剃掉。

电视剧《精英律师》就体现了这一点:全国妇女的偶像靳东老师留着很合适的发型,并要求他的助理戴曦换一个合适的发型。

正月不剪头可以说很叛逆了

从源头上来说,可能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段话表达的观点吧。但是除了头发之外,身体肤要毁伤,都很疼啊。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只能在头发上做点文章,这样,就好像只有头发怎么样成了社会规范。

中国古代,汉人关于头发的社会规范就俩字:留着。

但是满人并不留头发,他们的社会规范里,头发就该剃掉。在打天下的阶段,其实满人还是保持着求同存异的心态:

剃头一事,本朝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道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

天下打下来之后,可能胜利者心态吧,不再考虑屁民怎么想了,自己爽了再说:

清军入关之后,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由摄政王多尔衮代七岁的小皇帝顺治颁发了一则《剃发诏书》,是这么说的:

向来剃发之制,不即令划一,姑听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自发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为惜发争留,决不轻怠。

简而言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想想,就算没有关于头发的社会规范,把头发从这样:

正月不剪头可以说很叛逆了

变成这样:

正月不剪头可以说很叛逆了

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接受吧!

剃头,不仅丑,而且意味着汉人对满人的归顺。无论从习俗、审美还是民族情感上都是无法接受的。

比较刚的嘉定人就拒不剃头,结果很惨烈,清军在嘉定城三进三出,三次屠杀,史称“嘉定三屠”。

面对快马钢刀的强权政府,强行抵抗的结果只能是丢失性命。

作为普通民众,面对强权政府,能够做的最叛逆的事情,就是只在一个时间段不剃头。

由于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所以每年正月,大家相约不剃头,意为“思旧”。

“思旧”谐音“死舅”,“正月剃头死舅舅”这句话就这么流传了下来。

所以请舅舅们放心,外甥再以剃头为由要挟要红包的时候,可以不用搭理了。

不过,还是可以奖励一下小外甥年纪轻轻就有的那一颗叛逆强权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