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回憶:抗擊“非典”的特殊使命


深度回憶:抗擊“非典”的特殊使命

2003年,一場突發其來的SARS 病毒瘟疫(簡稱“非典”) 如野獸般的來勢洶猛,迅速在全國各地傳播蔓延。感染SARS病毒不僅致患者死亡,就連在一線搶救患者的醫務人員也受到病毒感染而被奪走生命。當一批批感染病毒患者被醫務人員從死亡線上搶救過來的時候,廣東中山三院傳染科的醫護人員無一倖免地被非典病毒感染;全國衛生系統的鄧練賢、葉欣、衛保周、王晶、梁世奎等醫務人員,他(她)們以自己的生命之軀抗擊肆虐的非典,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她)們卻為此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面對“非典”瘋狂的侵襲,舉國上下開展了有力的狙擊戰、保衛戰。懷來縣委、政府決定在溫泉療養院設立非典患者、疑似患者救治、留觀隔離監控區、隔離監控室。

2003年4月26日10許,我在醫院內科門診接診了一名在北京打工回來的發熱患者,根據患者的病情,初步診斷為“非典疑似” 患者。我沒有驚慌,給患者帶上口罩,為他做全面檢查,並及時向醫院領導彙報。這位懷來首例“非典疑似”患者正式入住縣留觀隔離監控區,同時,醫院領導安排我到留觀隔離監控區工作。

我沒來得及回家,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抗擊“非典”一線。我和隔離監控區的其他醫務人員同樣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但是,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也是我們的使命,我們毫不膽卻,投入戰疫。

深度回憶:抗擊“非典”的特殊使命

實行全封閉式管理的隔離區內,所有病區醫護人員都要穿上厚厚的隔離服,戴上橡膠手套、防護眼鏡、帽子和口罩,口罩是16層紗布的,需要戴兩個,還要套上過膝的腳套,全副“重”裝!

第一例患者入住後病情不斷加重,第三天晚上患者病危,呼吸急促,精神萎靡,X線拍片肺部陰影進展,隨時有死亡危險;因為是第一例,我院原來也沒有傳染科,鑑於這種情況,我們醫護人員沉著應戰,大家一起診斷病情,制定搶救方案,實施急救措施。經過全體醫護人員晝夜艱辛努力,終於使患者病情逐漸平穩,轉危為安。

為了節省那昂貴的一次性防護服和防護用品,我們在進入病區值班前,儘量少飲水、少進食;進入病區後要連續工作4個多小時,不喝水、也不上衛生間。當時已近5月,氣溫逐漸升高,室內沒有空調,厚實的防護器具包裹著我們,悶得我們汗流夾背,尤其是那厚厚的防護口罩憋得我們上不來氣。工作環境如此艱苦,工作壓力也非常大,但我們沒人叫苦,沒人喊累,默默堅守在抗擊非典一線;下班時脫掉防護服需要用碘伏消毒鼻孔和外耳道後,才能換衣服,回休息區。從那時起,給我留下了過敏性鼻炎,至今未愈。

我們來到隔離區的最初幾天,非典疫情通報全國非典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逐漸上升,在休息區陪護的患者家屬們非常恐慌。我們逐一做他(她)們的思想工作,耐心說服解釋,生活上關心照顧他(她)們,穩定其思想情緒,消除其恐懼感,共同抗擊非典。

工作10余天後,非典疫情通報全國疫情基本控制,新發病例減少,一部分醫護人員撤離隔離區,到懷來縣溫泉療養院休整基地,進行隔離觀察、休整。因工作需要,我繼續留在的隔離區內,與第二批醫護人員一起工作,堅守陣地。在留觀隔離區內,雖然我們每天承擔著繁重辛苦的醫療工作,但更難醫治的是患者的思想恐懼症,他們的恐懼心理達到了極點,以至難以配合治療和護理。我們不拋棄、不放棄,擔當起家人、親人的責任,對他(她)們細心呵護,竭盡全力抹平他(她)們心靈上的創傷,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就這樣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在隔離區內收治的上百名患者全部痊癒出院,我們的工作受到患者及家屬的好評,也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

在抗擊非典的戰鬥中,我因工作表現突出,被黨組織批准,火線入黨,光榮的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當時我穿著厚厚的隔離衣,戴著防護眼鏡、防護口罩,腳上穿著防護鞋套,坐著救護車到溫泉療養院抗非典醫務人員休整基地,參加了入黨宣誓儀式,這一短暫時刻,卻令我終生難忘!。

在隔離區工作的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們醫務人員與患者同樣是與“世”隔絕。那時通訊還不是很發達,手機也不像現在這樣普及,不能時時關注父母的身體健康。我母親患有糖尿病,不知家中還有藥了嗎?父親患有股骨頭壞死,活動時需要藉助雙柺,不知有人陪護他嗎?古人說,忠孝不能兩全,我這才深深體會到。為國家盡忠,我的父母、我的家人、我的親朋好友同樣會理解我、支持我!

在隔離區工作的日子裡,我度過了35歲的生日,我的家人、同學和好友特到電視臺為我點播了《為了誰》這首歌,好溫馨。是啊,為了誰,一切為了人民大眾!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就是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和擔當。我將一如既往做好本職工作,無怨無悔,砥礪前行!

深度回憶:抗擊“非典”的特殊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