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800公里的勞務對接 巾幗攜手助力脫貧攻堅


跨越1800公里的勞務對接 巾幗攜手助力脫貧攻堅

西和縣女工赴義烏(西和縣婦聯供圖)


中國小商品之都義烏是全國最早組織企業復工、市場開市的城市之一。“搶跑”開工,意味著機遇,也蘊含著挑戰。各地疫情仍處嚴控,員工如何離家返崗成為一大難題。為了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用工荒,義烏市政府派出了40多個招工組奔赴各個勞務輸出省份集中攻堅,其中有兩個招工組去往甘肅省。


“我可以和老家的婦聯聯繫,看能不能幫助發動婦女到義烏務工就業。”身為甘肅人的義烏市婦聯副主席(主持工作)謝沁菲,主動與招工組溝通,第一時間牽線搭橋,力促兩地合作。


2月22日,謝沁菲電話聯繫了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婦聯,溝通兩地勞務對接事宜。西和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全國婦聯對口聯繫縣。兩地一拍即合,招工進度瞬間提速。


“兩地是否可以開展長期勞務合作?”心懷合作意向,2月28日,謝沁菲又趕到甘肅當地,先後和西和縣婦聯、隴南市婦聯探討細化具體舉措。


“這是一個很好的結合點,既能幫義烏拓寬勞務渠道,又能給賦閒在家的甘肅婦女找到工作、助力脫貧攻堅,是件一舉兩得的好事。”隴南市婦聯主席陳靜也十分贊同此舉,向甘肅省婦聯彙報得到省婦聯的大力支持後,立即開始線上佈置,各級婦聯層層發佈,全力推廣義烏用工信息。


從2月28日到3月3日的五天時間裡,在廣袤的甘肅省境內,謝沁菲在天水市、西和縣、禮縣等地“穿梭”,馬不停蹄地為招工四處奔波。


趕在二月份的尾巴上,義烏市婦聯與西和縣婦聯簽訂了女性務工人員輸轉協作協議,由西和為義烏組織輸送務工婦女,義烏則為來義西和婦女提供技能培訓、推薦上崗等服務,實現務工合作前端末端有效鏈接。


協議甫一簽訂,西和縣鎮、村兩級婦聯立即紮實開展在家婦女摸排,上門講解崗位信息,動員婦女抓住機會,勤勞致富。這些舉措取得了明顯成效,139名西和縣婦女集結完畢,分批次乘坐義烏市政府招工專車來到義烏。


義烏方面也竭盡所能為遠道而來的女工做好服務,把她們對接到工作穩定、待遇有保障的高新上市企業木林森照明上崗。


西和縣漢源鎮任河村村民何川花高興地說:“身邊有不少人去外面打工,我也很想去,但總擔心找不到好工作,還怕被騙。這次婦聯幫忙聯繫了大企業,我一百個放心。”


西和縣婦聯主席劉芳蓮同時也表示,今後更多後續批次的務工人員也將持續輸入到義烏。


三八婦女節當天,義烏市婦聯還專程來到木林森照明。對幫助企業復工的巾幗力量和克服困難返崗支持義烏建設的一線勞動女性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敬意。


“婦聯是黨委政府聯繫婦女群眾之間的橋樑紐帶,不論是在疫情突發時期,還是經濟建設各個階段,更好地服務中心大局、服務婦女群眾,是婦聯組織持之以恆的追求。”謝沁菲說。(來源:中國婦女報)

@隴南西和發佈 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