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800公里的劳务对接 巾帼携手助力脱贫攻坚


跨越1800公里的劳务对接 巾帼携手助力脱贫攻坚

西和县女工赴义乌(西和县妇联供图)


中国小商品之都义乌是全国最早组织企业复工、市场开市的城市之一。“抢跑”开工,意味着机遇,也蕴含着挑战。各地疫情仍处严控,员工如何离家返岗成为一大难题。为了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用工荒,义乌市政府派出了40多个招工组奔赴各个劳务输出省份集中攻坚,其中有两个招工组去往甘肃省。


“我可以和老家的妇联联系,看能不能帮助发动妇女到义乌务工就业。”身为甘肃人的义乌市妇联副主席(主持工作)谢沁菲,主动与招工组沟通,第一时间牵线搭桥,力促两地合作。


2月22日,谢沁菲电话联系了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妇联,沟通两地劳务对接事宜。西和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国妇联对口联系县。两地一拍即合,招工进度瞬间提速。


“两地是否可以开展长期劳务合作?”心怀合作意向,2月28日,谢沁菲又赶到甘肃当地,先后和西和县妇联、陇南市妇联探讨细化具体举措。


“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既能帮义乌拓宽劳务渠道,又能给赋闲在家的甘肃妇女找到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陇南市妇联主席陈静也十分赞同此举,向甘肃省妇联汇报得到省妇联的大力支持后,立即开始线上布置,各级妇联层层发布,全力推广义乌用工信息。


从2月28日到3月3日的五天时间里,在广袤的甘肃省境内,谢沁菲在天水市、西和县、礼县等地“穿梭”,马不停蹄地为招工四处奔波。


赶在二月份的尾巴上,义乌市妇联与西和县妇联签订了女性务工人员输转协作协议,由西和为义乌组织输送务工妇女,义乌则为来义西和妇女提供技能培训、推荐上岗等服务,实现务工合作前端末端有效链接。


协议甫一签订,西和县镇、村两级妇联立即扎实开展在家妇女摸排,上门讲解岗位信息,动员妇女抓住机会,勤劳致富。这些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139名西和县妇女集结完毕,分批次乘坐义乌市政府招工专车来到义乌。


义乌方面也竭尽所能为远道而来的女工做好服务,把她们对接到工作稳定、待遇有保障的高新上市企业木林森照明上岗。


西和县汉源镇任河村村民何川花高兴地说:“身边有不少人去外面打工,我也很想去,但总担心找不到好工作,还怕被骗。这次妇联帮忙联系了大企业,我一百个放心。”


西和县妇联主席刘芳莲同时也表示,今后更多后续批次的务工人员也将持续输入到义乌。


三八妇女节当天,义乌市妇联还专程来到木林森照明。对帮助企业复工的巾帼力量和克服困难返岗支持义乌建设的一线劳动女性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敬意。


“妇联是党委政府联系妇女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不论是在疫情突发时期,还是经济建设各个阶段,更好地服务中心大局、服务妇女群众,是妇联组织持之以恒的追求。”谢沁菲说。(来源:中国妇女报)

@陇南西和发布 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