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做不到知足常乐和随遇而安怎么办?

cainiaopro


“随遇而安”和“知足常乐”,这是二个人们非常熟悉而且经常使用的概念。两个概念的涵义相差无几,它们告诉人们同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态度,要求人们在任何的环境中都能乐天知命,安于现状,与世无争,悠然自得,没有更高的要求,感到满足。

因此,有一些长者经常以教训的口吻指责一些对这也不满、那也不满的小辈说:“何必对自己过不去呢?何必经常自寻烦恼呢?看我,生活得多自在。知足者,常乐也。”

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有不少人经常用“随遇而安”和“知足常乐”作为自己与世无争的座右铭,希望自己安安稳稳,希望他人不要前来打扰,平平宁宁地走完一生。问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得到的回答是:“何必呢?不争,也不错,生活得蛮不错。”



魅文字


让我们先看看为什么当今很对人十分强调“知足常乐”的重要。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极度希望可以认真享受当下的快乐,不再焦虑。

以及为什么,这种愿望又如此不易办到。总会在渴望中形成一种模棱两可的阻碍。


你好提问者,

当问出“做不到...怎么办?”时,也看出了大部分人的人性中,对完全放松享受当下的一种愿景。


生活中常态化的现象:

很多人常常在取得一点成就,一点收获的当下,嘴上说着:“不错不错,有这些我就满足啦,人要懂得知足常乐啊。”

紧接着,便在心里暗暗与自己较劲:“为什么我没再多争取一下,要是能再...就好了啊,我下次一定要再...”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产生呢?

是源于快节奏的社会给我们带来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在于,害怕自己的暂时停滞,会使我们被社会甩下,并深深知道,停下就会倒退。因此,来不及喘息,便企图奔向更高的山。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既然找到了不能安心的享受这一刻的“知足常乐”的原因,那就看看能做些什么改变,来让我们能够在这一刻安心的享受这种人生智慧。


如何让我们能真正在心态上享受此刻的“知足常乐”?

  • 首先,知足常乐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是必备的。

因为,如果人一直马不停蹄的向前奔,毫无润滑与转折,只会让身心愈发疲惫,反而导致事事不及预期。

那这时候,这种乐观的心态便会告诉我们:

“真棒,我竟然开始成功了,相比过去的自己我又升级了一步。这可并不是大多人能做到的呀。”

而这种自我鼓励,反而会更加激励我们,“十分放松”做出下一步的计划。

而不再是觉得:“这点成功不过如此啊。”


  • 接着就是更关键的一步,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停下来了,到底会不会觉得烦躁?”

如果能承受,就随意而安好了;如果不能,就行动起来。

焦虑感是人生常态,而行动又是打破焦虑感最有利的手段。

或许没有多久,曾经的成就感就渐渐消失了。之后就需要再一次的强心剂。用小小的行动去一步一步的完成你的期望。


所以当理清楚了每一层之间的关系和本质的原因,我们才会理解自己的内心。

不论随遇而安也好,继续努力也罢。我们都是在自然的感受当下的“快乐”与“激情”,而不是强迫着内心深处该如何做出反应。


让我们一起做到:

停下来不再感到自责与焦虑。

向前努力也不是为了逃脱停下来的风险,而是真正享受前进的过程。



房子外的留声机


谁都想与世无争闲庭信步,但没有雨伞,只能奔跑。有人倾尽所有才能活着,生活捉襟见肘怎么松懈。耗尽青春年华人到中年才能与你平起平坐。或许为了生存,或许是为了尊严,或许是为了公平竞争……苟且偷生还来不及呢,试问,残缺不全怎么歌舞升平?满目苍痍怎么风和日丽?

伤的深了,痛够了人便越发锐利敏感。生活没有那么容易,焦头烂额,肉血模糊,某天会发现心如死灰,心硬如铁。

那夜无心睡眠,室外没有大雨磅礴。很不安怎么去优雅。内心的渴望,没有安全感。一边在寻找,一边在遗失。仓促无助,苍白无力。

是你吗?没完没了的无奈,感慨。告诉我今夜你没有哭。即使哭着累了困了散了忘了!

我们拼尽可能,依然无动于衷。撼动,不了。感动黯然泪下。

成年的世界最不值钱的是眼泪,泪如缺堤,也要仰视着天空,假装漫不经心

大道理谁都懂,但我做不到宠辱不惊,痛不在身不知痛,只要经历过生活惨痛的岁月,我被生活所伤,做不到不以物喜,置身度外的旁观者。

谁不曾想改变命运,命由我不由天

可是啊,病痛啊,时间啊,家庭啊,金钱啊,

无力改变的挫败感

至亲渴望的恳切眼睛

都迫使自己不断强大,不断成长,不断买命

那些啊,事业啊,能力啊,资源啊,营生啊

扛在肩,冲向前,患难与共,生死相依

于是穿起盔甲,卫兵亮剑,筑起长城

不断进取,让自己有能力捍卫想保护的人,担当

你我都不是故事里的角色,却活成故事的样本


聆空意牍


那是你太贪了,一个人不要拿一个生活标准去追求,否则你会一辈子都难受。你升科长了该知足了,别忘了沒提起的人不一定比你差多少,做为普通人,有个差不多的妻子就行了,别老看美女想入非非,闹的家庭不合,钱够花就行了,别老想买专机,过大街鸣锣开道,当然,你有机会走的更高,也是好事,不是拿钱买来的或靠关系的提升,尽管往上走。赚钱机会来了只要是干净的也别不要。把生活放在一个合理的层面上心里就舒服了。注意我不是鼓励你不求上进。


洋流8209


知足常乐和随遇而安需要有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主观方面,要有良好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开阔的眼界。凡事拿的起放的下,不会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斤斤计较,以诚待人,不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欲望等;二是经济上要有一定的基础,不至于为五斗米折腰。做到“达则兼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搞好与各方面的关系,包括与家人的关系。如此就基本可以做到知足常乐及随遇而安也。


用户53445800182


如果做不到知足常乐和随遇而安,下面几点建议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一 认识到位:

我们要明白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本质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奉献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知足。同时,科学已经证明,人的心情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知足常乐会让人的心情愉快,精神抖擞,提高生活质量。

二 清心寡欲:

欲望是永远也无法满足的,正所谓欲壑难填。我们没有吸烟的欲望,就不会为别人没有给自己敬烟而烦恼,我们没有当官的欲望,就不会卑躬屈膝去讨好上级,我们没有强大的物欲,就不会为一些小利斤斤计较。人只有知足,并从强烈的欲望中走出来,才能快乐。

三 看淡权利:

权利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够造福人类,用不好会招来牢狱之灾,我们不要迷恋权利,不要满脑子就想着当官。其实,不必太过勉强自己,要顺其自然,能做些什么事情就做些什么事情,大可不必去争权夺利。无论官多大,无论利大多,都是过眼浮去。

四 容易满足:

我们要降低要求,无论何时都要对生活充满满足感。有一个小小的家,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家中有贤惠的妻子,与我们相亲相爱,有孝敬的子女,让我们心情舒畅,平平安安,和和气气,这样平凡且普通的日子我们就该知足了。

五 不重金钱:

钱永远也没有个够,其实钱太多了也没有用,有许多贪官家中有几十个亿,但是他们还是不知足,仍然孜孜不倦地搞权钱交易,用权力为自己及家人谋求巨额财产,结果触犯了刑律,失去了人身自由,甚至弄得家破人亡。

六 要爱自己:

人要学会爱自己,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和别人去比较,因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比较的结果也会不大相同,很容易心理失衡。所以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生活,虽然吃着粗茶淡饭,穿着普通的衣服,但只要我们知足就会感到无比的幸福。





徐梦建


目前做不到知足常乐,说明自己还有更高的追求。但是,自己可有追求更高目标的能力?

或许你会说“不去做,怎么知道有否能力呢”。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难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了?

举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若自己身高只有1.65米,就一直幻想着当NBA明星,自身条件差距太大,不切实际地不满足只会把自己想的很挣扎,很苦,很乱,徒添烦恼。

但又有些事情,也许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只要我们再稍微努力一下,便可以取得更高的成绩,那你何乐而不为呢?比如说你考试取得了班上的第二名,但事实上只要自己再更努力一点,便可以取得第一名,这时候的不知足常乐显然是一直积极的上进。

所以说,面对知足常乐和随遇而安,我们还是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过个有智慧的人生。





巴黎姐姐美文频道


我认为知足常乐与随遇而安是老年人应遵循的准则。这两句成語应该说是比较消极的人生态度。人的一生要经历几个阶段,那就是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人生追求,少年时代要努力学习,储备知识。青年人刚步入社会,要确立志向,融入社会。中年人是开创和壮/大一生事业,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阶段。壮年则事业基本定型,一生奋斗,譬如金色的秋天,硕果累累,挂满枝头,正是收获之时。而老年人以是人生迟暮,应收殓心志,如寒冬雪地般纯净,总结一生的智慧,传给后人。真正能作到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状态。青壮年犹如上升的太阳,一生事业正在创立,好比登山,正在爬坡,离巅峰尚远,只能奋勇向前,怎么能随遇而安?如果青壮年知足常乐随遇而安,那就是浪费生命,将一事无成。


青松散人a


有些事情做不到是常情,比如知足常乐和随遇而安,所以做到才显得弥足珍贵,而且知足常乐和随遇而安也只是一种状态,既然是状态,那肯定时隐时现,达到了需得仔细品味,保持;做不到也无需唏嘘长叹,保持好的心境即可。

闲来读一首苏轼的定风波,饮一杯姜丝温黄酒[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时明月31661235


有时候我们可能混淆了态度和目标的区别,从而导致模糊了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是什么。目标是我们的想要实现的东西,而态度仅仅只是方法之一,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定有一个什么特定的态度可以实现你的目标吗?

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等等,看似是你想要追求的一种心态,其实背后是人遭遇困境时的自我勉励,渴望当下的快乐以及对未来能够获得真正幸福的希冀。但就是因为这样,你容易忘记你的目的,甚至有时候变成了自我欺骗。

同“既来之、则安之”一样的,这都是一种面临困境是的良好心态,并不是什么坏东西。可如果做不到,又怎么样呢?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我就是愤愤不平,我就是彻夜难眠又怎么样呢?“百二十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霸气吗?“卧薪尝胆”雪耻吗?难道这些都是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英雄?

与其纠结做不到知足常乐的迂回,倒不如选择“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率真豪迈。

所以完全不必纠结自己是否有知足常乐的心境,相比于前者的忍耐,笔者更喜欢绝地反击、置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巍巍青年,社会很大一部分活力的来源,更应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了。

最后分享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多才自昔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