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文化素养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重不重要?

米拉乔沃978


我是一名全职宝妈。

我认为父母的文化素养对于教育孩子来说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呀。

一个班级里的孩子为什么是各种各样,同一个老师。这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的。而家庭教育的主心骨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那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我家孩子才2岁,已经会开始模仿我们的行为,不管是出于好奇还是本能。总之,为人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文化素养把人氛围了三六九等,各式各样。那么生活中,父母的文化素养不同,那孩子自然是不同的。

我认为文化素养包含文化水平,但不等同于文化水平。


平凡的大梦想


“妈妈,玩会儿手机!”话音刚落,儿子的手便要伸进我的口袋去拿。“不行!”我一口回绝,并把儿子的手推到一边。 儿子拿不到手机,便不肯罢休。围着我,一直试图强攻。娘俩就这样推推搡搡,几个回合后,我被惹恼:“滚出去!”我大吼一声。可能是我的吼声威力不够大,震不住,儿子还是边哭诉边索取手机。最后,我“举手投降”,换来一时清静。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儿子拿上“掠夺”来的手机,熟练地打开游戏,贪婪的目光投到手机屏幕上,紧盯着游戏画面,忘我地融入游戏,脑袋和四肢和着游戏的节奏,上下左右地摆动着,完全无视周围发生的一切。坦白地说:造成今天这种局面,作为家长的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需要陪伴,而我并没有真正地俯下身和孩子认真交流过,玩耍过。要说有,也只是敷衍。忙——成了没时间陪孩子的借口,为了不让孩子打扰自己,便用手机去打发孩子成长中的黄金岁月。等到手机成了他离不开的“挚友”,才追悔莫及。我开始自责,反思。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既然生之,就应该有责任地培养他健康成长。这个“游戏瘾”很难戒掉。我试图强制性地去戒除,但都是无功而返;紧接着,我又从网上找来一些有关沉迷玩游戏,引发的不良后果让他看,效果只是短暂的。时间一长,他就变得麻木了。怎么办呢?解决问题还需深入进去。先从了解游戏开始。手机上的游戏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儿子大部分时候玩的是追逐游戏:两辆赛车,在崎岖的山路你追我赶,要让车不被山路颠翻,就必须控制好油门键和刹车键。了解完游戏,就开始和儿子探讨,慢慢地和儿子有了共同话题,我说的话,他开始听进去了。我给他讲玩游戏的利与弊,他没有了以前的不耐烦,总是静静地听我说完。 现在,玩游戏规定的时间一到,我只要轻声地说:“可以结束了吗?”。孩子带着笑意与不舍地应答道:“好的,妈妈。”隔往常,他会生气地跺着脚拽着手机不放。“你的暴脾气会让我更烦,你看看,你轻声在我耳边说一声我就给你了吧。”每次他都会补充上这一句话,我知道他是在表明,以前是你的错,是你的偏见把我和手机游戏绑在一起了。所以和孩子说话,不能大吼大叫,即使他做错了,也要按住火耐心地和他讲道理。虽然,儿子现在还玩游戏,但他的自控能力比以前强多了,以前一天玩好几个小时,到现在一天玩游戏的时间能控制在40分钟以内了。现在,我只要有时间,就会陪孩子学习,运动,经常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烦恼,心事。一个孩子一种情况,只要我们家长走进孩子的心中,认真,耐心地陪孩子成长,责任、担当、爱心会占据他的内心,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花朵。

所以说,父母的文化素养表现在点点滴滴,而点点滴滴自然而然地便能浸入孩子的思想里,影响孩子的一生。


博开妈妈


应该说不是重要,而是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的文化素养非常高,那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将非常有利,反之,也许会是父母最大的遗憾。

怎么理解,拿身边的一个例子,我的一位长辈,具体哪一位我不方便透露,因为我担心他看到我的回答,开个小玩笑,其实也没啥!

他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我的表弟,表妹,也许是从小父母的放纵,溺爱或者父母本身的素养,导致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点,比如早上睡不醒,如果不叫起床的话,睡到中午是很正常,外婆也很疼他们,把煮好的早餐端到他们的床边,要知道两个都是20岁以上的“大人”了。

如果说睡懒觉,不吃早饭是年轻人的共性,那我们先略过这个话题,谈谈另外几个现象,年后,我的这位长辈要复工,我需要送他去车站坐车,临走那一刻,正常子女的话,都会说一句:爸爸,一路平安,多保重。那我的表弟表妹是怎么表现的呢?

给大家分享一下,那时已经是早上九点左右,我的表妹还躺在床上,看到父亲马上就要离开,脸上没有一点感觉,好像若无其事一样,依旧躺在床上;我那位表弟表现好一点,他已经起床了,但是看着即将出门的父亲,没有任何一句语言,我在旁边都惊呆了,我甚至跟他说,父亲马上就要离家了,你不讲几句,他依然无动于衷,我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还有一个现象,不管家中来了谁,没有招呼的,看一眼,爱理不理,就算是我这个从小一起玩到大的表哥也是一样,不止一次,而是一如既往,有一天,我买了条鱼到他们家煮,煮好后一起吃饭的时候,我那位表妹碰也不碰,也没正眼瞧过人,还好当时我内心的不舒服没有展现出来。

事后,我对外婆以及表弟表达了我的想法,今天家里来了客人,不管是平辈还是长辈,打招呼是最基础的,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他们的回复是,她就那样,我当时也就没好气的笑了笑,我心里想,以后我可能再也不会到你们家串门了。

此刻的心情,没有抱怨,很平和地将所见所闻分享出来,也许在你们的生活中也会有类似的案例。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其实,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缺少这方面的素养,或者缺少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一味地放纵,没有正确的引导,也许孩子就长偏了,做事先做人,如果人不对,何来做事呢?

教育需要不断地改革,当然咱们国内的教育也在不断地优化,但整体上来说还是应试教育,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肯定不希望他们变成书呆子或者误入歧途,而是希望他们成为智商、情商、德商全方位提升的栋梁之才。

所以,为了孩子,也请父母们多一些学习,跟孩子多一些朋友般的沟通,建立自己的家族文化,并通过孩子不断地传承、发扬!


绿城异客


非常重要!

言传身教,这话是真的,有意识的去做一些事,时间长了会影响到孩子。比如,我自己而言,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字写的不好,从去年12月开始规定每天练字,每天写3个字,有时候就会忘了写。今年因为疫情,我说我也练字,他每天一看见我练字,就想起自己要去练字,我觉得就这件事而言,影响还挺大的。


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教育一个孩子看的不仅仅是文化,更多的是品德的塑造!一个没有文化的父母可以教出内心充满阳光、吃苦耐劳的人,而一个有文化的人也可能教出作奸犯科之人。

文化素养重不重要?挺重要的,只不过它并不是决定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至关因素。

有意思的是,昨天还和一个朋友聊起养孩子。我家的三岁,他家的五岁,目前都已经在让孩子接触各种早教了,我俩都是一个大学出来的。关于孩子如何报早教班,我们开始了一轮探讨。

我说,孩子最近试听编程课,表现出了极大的乐趣。很犹豫要不要给孩子报课。关于小朋友将来是否是一个学霸,我觉得一定是孩子天赋占多,父母的引导其次,没有一个学霸是被逼出来的。

她便分享了她的一个朋友,孩子从小喜欢看动画片,她于是跑去香港,背回了英文原版的猫和老鼠,孩子的英语口语在长年的锻炼中非常好!在孩子学习之路上,她从来不以成绩论英雄,现如今孩子成长成了一个成绩优异,获得公费的自理能力强的佼佼者。

  • 文化之于品德,是如虎添翼的东西

文化是教人会,而如何学会会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喜欢一个人,喜欢他谦逊,喜欢他乐观、积极向上、乐于助人,而我们喜欢一个文化底蕴深的人,一定是基于这个人的人品没毛病之上的。

谁会喜欢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呢?

谁会喜欢一个嚣张跋扈的“专家”呢?

所以父母的品德会比文化素养更重要,因为那决定了孩子成为什么的人,而不是有多少文化的人。


Z张小飘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认为父母的文化素养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父母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培养出来的孩子特别优秀的。我觉得父母的文化素养是一方面,父母品质和对孩子的陪伴也同等重要。我一个姐姐家里条件并不好,父母都是农民,但是她却特别优秀,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也安家立业了。她的妈妈,在她写作业的时候经常陪着她,虽然什么都不懂,也不会教我姐姐写作业,就是姐姐写作业,她在旁边绣绣鞋垫什么的陪着。


姝心


我是张晊嘉:关注张晊嘉,天天有钱花.关注加点赞,好运常相伴!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

母亲的文化素养从小就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非常重要。

孩子的人生都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品格,学校的教育基本上是以知识为主,父母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

但是很多家长知道这个观点,但不一定做得到。




张晊嘉


现代教育里,家庭教育妥妥的占一半。

孩子性格和良好性格的养成,都得益于父母的以身作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是什么样子,孩子就大概什么样子,所以父母的文化修养,素质以及平时的表现,都在默默的影响着孩子。孩子小时候的主要学习能力就是模仿,模仿家里大人的行为。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表现,一定要慎重。

文化素养包含了父母文化方面的能力,例如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言语举止以及学习能力,教育观念等等。一个好的父母顶十个好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可以说奠定了孩子的性格,喜好,以及孩子的学习能力。一个在家成天拿着手机刷抖音或是快手的父母,孩子一定是玩手机成瘾。一个不爱看书学习的父母,孩子也不会爱上看书和学习。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样,让孩子在无形中向你不断的学习和靠近。良好的性格就是这样养成的。

好的父母,家里一定是和谐稳定的。哪怕有天大的事,也绝不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更不用说在孩子面前吵架,打架等等恶劣行为。所以说父母的表现,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父母的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一多半的未来。有人说,一个好女人,会影响三代人,这绝对是有道理的。


百果味优选


父母的文化素养对孩子很重要。孩子一出生就跟着教养自己的人生活共处,他会模仿大人,你怎样他就会怎样。都说孩子是张白纸,你描绘什么就是什么,你天天读书写字,创造书香氛围,他必定学富五车,温文尔雅;这是大概率事件,当然也不是绝对,也有一些家长不学习而养育出爱学习的孩子。



南南妈妈杂谈


我个人观点是比较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想要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需要父母们具备很多技能,包括养育、引导、保护、分享以及做榜样等。

与许多别的技能一样,这些技能也是需要学习和实践的。

毫无疑问,文化素养高的父母学习能力相对而言肯定更好一些。如果他们在育儿这个问题上肯花时间和精力,那么他们肯定会有不菲的收获,对孩子而言,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自然而然的就有了高起点。

那么文化素养本身不高的父母就该束手无策了吗?

当然不是。

我相信,为人父母,没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差劲,如果你十分希望能把孩子培养的优秀一些,你就肯定是要花些心思的。

我的一个朋友,文化素养不高,容我分享一下他的育儿理念。

他觉得自己在学习这件事上没有天赋,也没有什么很好的成就,对自己孩子的成绩也就看的很淡,他觉得自己都没做成功的事,何必去强求孩子。“我自己都不看书,还指望孩子能出口成章?”应该说看的很开。但在孩子别的方面,例如礼貌、解决问题、情绪管理,抗挫力等方面却格外上心。他没有什么理论基础,心中的目标就是要把儿子培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小男子汉。

他的儿子是我见过的孩子中为数不多的,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不一般的领导力,仗义执言,不欺负弱小,带领一帮小孩子玩儿的时候,安排的头头是道。

文化素养不高,这并不妨碍你去用心的教育孩子,成为他们的榜样。

你想让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方法很简单,你就去做那样的人好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想让孩子多看书,你起码自己也要有几本书吧,想要孩子诚实,你就不要在他面前撒谎,想要孩子不认生,你自己是不是也要逢人打招呼呢!

最后的话:

如果,你对孩子的文化素养比较看中,那么,你就不能说文化素养不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