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書怎麼選?貴在精而不在多,認準這三個字就行

輔導書,它是對課本內容的解釋與補充。相信很多家長,在中小學裡,也都接觸並且用過輔導書,知道輔導書重要性。一本好的輔導書,是孩子的好助手,可以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尤其是預習和複習的過程中,有一本輔導書作為參考,容易得多!

然而,市面上的輔導書,多不勝數,作為家長,到底該怎麼挑選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一個有點啟示的例子。

輔導書怎麼選?貴在精而不在多,認準這三個字就行

我曾經帶過一個學生,他的性格特點很要強,類似於我們常說的強迫症。這種學生,在學習上根本不需要多加提點,上課時認真聽講,佈置作業會及時完成。按理說,他的成績應該很好,但是,他卻一直在中等偏上徘徊,不算太差,可真的對不起他的那一份努力!

根據他的試卷分析,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他做題的思路是對的,哪怕題目再難,依舊如此,而他的丟分點,往往在比較簡單的知識點上。

為什麼?我思考很久,知道有一次下課,聽他跟同學炫耀,他有很多本輔導書!然後我跟他媽媽確認,的確,市面上幾乎所有的輔導書,他都買了!

於是問題一目瞭然。

輔導書怎麼選?貴在精而不在多,認準這三個字就行

這個學生,太依賴輔導書了,以致學校的課本上,乾乾淨淨,鮮有學習的痕跡,就連課堂筆記,都謄抄在輔導書上。

我們要明白一件事,輔導書輔導書,它的作用在於“輔導”二字,但是很多學生,都把輔導書當成了“制勝法寶”,一門心思全撲在輔導書上,以為輔導書無所不能,這就落了下乘。比如我們當年,喜歡對照輔導書,翻譯文言文。

中小學的階段,考試的大部分內容,都與課本有關,不掌握課本內容,縱使會難題的解法,又有什麼用呢?更何況,有的輔導書的側重點不一樣,孩子無法辨別,只會讓自己的認知變得更加雜亂無章。

因此,我認為,輔導書,貴在精而不在多。

想要選好一本輔導書,需要認準三個字!

輔導書怎麼選?貴在精而不在多,認準這三個字就行

第一個字:新。

當然,這兒的“新”不是指書的外觀,而是指出版時間。每一本輔導書能夠進入市面,相關的信息,都能在樹上找到。出版時間一般在書本的第二頁,這個時間,越近越好。如果是幾年前的,建議就不要看了,畢竟教材不管更新,例如今年語文就採用部編版教材。

越新的輔導書,它裡面的內容越新穎,例題越典型,價值也越大。

輔導書怎麼選?貴在精而不在多,認準這三個字就行

第二個字:名。

“名”是輔導書的賣點之一,輔導書想要暢銷,必定會對作者進行一番介紹,冠以“名師”等頭銜,孩子不懂,家長可得擦亮眼睛,看看這名師,到底是不是名師。判定的方法也很簡單,上網一查驗明真假。

輔導書怎麼選?貴在精而不在多,認準這三個字就行

第三個字:需。

選擇輔導書,不能盲目跟風,同學有就一定要有,這樣要不得。得先確定自己是否有需求,比如有的學生成績好,上課更夠聽得懂,作業也會做,還能舉一反三,那麼要買的輔導書,就應該是習題集,而不是課本解讀類。如果成績稍微跟不上,自然課本解讀類的輔導書,比較合適。

最後,溫馨提示一句:輔導書是用的,別當成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