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要求加大对“三区三州”135个深度贫困县信贷投放

3月12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银行业保险业扶贫工作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进一步做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银行业保险业扶贫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三区三州中的 “三区”分别是指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及南疆的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地区。“三州”是指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这“三区三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也是扶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

《通知》指出,要聚焦重点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着力加大对“三区三州”135个深度贫困县,特别是未摘帽贫困县、未脱贫人口的金融支持力度。聚焦重点帮扶领域,支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聚焦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努力防止因病、因灾致贫返贫。

在信贷支持方面,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努力实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于所在省份贷款增速,力争2020年各深度贫困县存贷比有较大提升,尽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要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持续增加“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中长期贷款投放。大中型商业银行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的分支机构要将70%以上的新增可贷资金用于当地,逐年提高存贷比和县域贷款在资产中的占比。“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的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要以本地经营为主,原则上贷款不能出县。

《通知》要求,要实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保险机构全覆盖。对尚未设立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深度贫困县,抓紧设立至少1家县级分支机构;已设立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深度贫困县,要至少增加1家县级分支机构。进一步完善以农业保险+大病保险为核心的保险扶贫体系,努力提高保险深度和密度。

银保监会还要求银行机构要进一步简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根据分支机构风险防控能力、信贷管理模式等,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对于非首贷客户,原则上将信贷审批权下放给商业银行县级分支机构。

《通知》要求,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发放的精准扶贫贷款要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切实降低融资成本,鼓励参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有条件的银行机构可执行更加优惠的利率。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发放的其他贷款,在利率上也要有所优惠。要切实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引导银行机构对贷款服务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能免则免,不免则减。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贷款、林权抵押贷款,探索开展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农户信用保证保险贷款等,鼓励创新“银行+保险”扶贫产品。

保险费率方面,银保监会也要求,降低保险费率。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的保险费率在已降费20%的基础上,再降低10—30%;建档立卡贫困户意外伤害保险和商业型农业保险的执行费率,可在备案费率基础上降低10—30%,已落实优惠政策的地区参照执行。

考核机制上,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资源投入,在人员配备、经济资本配置、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费用安排和考核激励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改进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分支机构和人员的考核,将存贷比提升情况、首贷户数量、信贷增速、风险保障金额、保户数量、扶贫专属农业保险产品数量等作为重点指标,取消或降低对收入、利润的考核要求。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