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2月份車市規模迴歸14年前 新能源市場“8連降”

在疫情的影響下,國內的汽車市場下滑趨勢愈加明顯。2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25.0萬輛,同比下降78.7%,環比下降85.4%。而這樣的成績,僅相當於2006年2月的水平。車市如此,身處其中的新能源乘用車也在劫難逃。

疫情讓2月份車市規模迴歸14年前 新能源市場“8連降”

慘不忍睹 新能源遭遇“8連降”

隨著乘聯會公佈2月份銷量數據,數據顯示,2月份銷量為1.1萬輛,同比下降了77.7%,環比1月下降了70%。具體來看,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0.9萬輛,同比下降76%,插混乘用車銷量為0.2萬輛,同比下降84%。自補貼退坡後,新能源汽車產銷已遭遇多連跌,目前,已經呈現出“8連降”的局面。

疫情讓2月份車市規模迴歸14年前 新能源市場“8連降”

與此同時,一同公佈的還有2月新能源車型銷量的榜單。可以看到,前十的銷量數據加起來達11163輛,基本上就是2月份的總銷量了。並且,僅有前三是銷量超過1000輛的。儘管對2月份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沒抱太大希望,但也沒想到真的會這麼“慘”。

車企很難 還是咬牙堅持

被疫情衝擊的車市,其慘烈程度可想而知。儘管如此,像是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廣汽新能源以及蔚來等各大新能源汽車品牌,依舊陸續公佈出自己的銷量快報。

疫情讓2月份車市規模迴歸14年前 新能源市場“8連降”

作為傳統車企較早發力新能源領域的比亞迪,其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也在不斷下滑。2月份的銷量為2739輛,同比降幅高達80.4%,是目前降幅比例最大的車企。其中,純電動乘用車2月銷量為2533輛,插混乘用車2月銷量為206輛。其中的比亞迪元EV系列,今年2月銷量僅為497輛,同比降幅高達87.8%。

疫情讓2月份車市規模迴歸14年前 新能源市場“8連降”

與比亞迪同處於新能源頭部企業的北汽新能源,情況也不容樂觀。其在2月份的銷量為1002輛,同比下降65.1%。像北汽的EU系列,在今年2月份的銷量為979輛,與去年2465輛的同期相比,降幅達60.3%。

疫情讓2月份車市規模迴歸14年前 新能源市場“8連降”

當然也有企業在新能源市場表現出強勢增長的,比較明顯的是廣汽新能源。其在2月份的銷量為1619輛,同比增長100%,和低迷的大盤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且在2月份的車型銷量榜單上,旗下Aion S以1433輛的成績位居第二位,僅次於特斯拉Model 3。

疫情讓2月份車市規模迴歸14年前 新能源市場“8連降”

儘管在10號才復工復產,但特斯拉2月份上海工廠的產量為3898輛,2月份在中國市場交付3958輛新車,佔據全國電動汽車總體銷量30%左右,似乎疫情並沒有對它產生太大影響。而隨著近段時間的“減配門”事件爆發,並且相關車型也已經停售。特斯拉的信任危機將會嚴重影響到它後續的生產和銷售。

疫情讓2月份車市規模迴歸14年前 新能源市場“8連降”

而作為國產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蔚來也公佈了自己的銷量數據。2月份,其共交付了707輛新車,同比下降12.8%,包括671輛ES6和36輛ES8。像威馬、小鵬、合眾等新能源車企的2月產銷數據依舊還未公開。

政策利好 3月或迎轉機

為進一步刺激汽車消費,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性建議和利好政策。其中,廣州市宣佈從2020年3月到12月底,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為了響應該政策,廣汽新能源在此基礎上給廣州地區購買廣汽新能源Aion S的車主再補貼1萬元。北汽新能源也在近日宣佈,在廣州地區還可享額外2萬元的補貼。

疫情讓2月份車市規模迴歸14年前 新能源市場“8連降”

北京地區的新一輪小客車指標發放,近6萬個新能源指標全部發出,小鵬、比亞迪等各大新能源汽車品牌均推出相應的購車政策。並且隨著疫情的逐步好轉,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刺激新能源的銷量。

寫在最後

儘管在疫情的影響下,新能源市場下滑趨勢愈加明顯。但同樣也又折射出新能源汽車品牌所存在的硬傷,旗下車型單一,消費者可選擇餘地小;既有車型產品競爭力不高,難引起消費者的選購慾望。希望各大汽車品牌在這份成績單面前能夠有所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