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为“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下联一出,堪称妙对

眼看着春节就要到了,家家户户一定会准备一些对联,等到过年的时候贴出来。如今,贴对联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传统,一般用来表达人们对节日的庆祝。但对联的形式刚被创作出来的时候,却是用来表达人们高兴或讽刺的情感的。由于对联的表现形式比较独特,所以很考验古代文人的文化功底。所以,对联渐渐的成为了文人才子之间,互相较量的一种手段。

上联为“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下联一出,堪称妙对

也因此,这些文人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对联。比如,其中曾有人写给岳飞的一副对联为: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副对联因其朗朗上口且寓意深刻,所以广为后世所流传。其实,对对联的要求的确很高,既需要句式工整,还需要意境到位。所以,说对联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也不为过。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副对联的故事吧。

上联为“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下联一出,堪称妙对

在某朝某天,一些文人才子齐聚一堂,饮酒高歌,相互对诗。喝到兴起的时候,有人提议来对对联,其他都同意了。这人便说出了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此上联一次,众人却都沉默了。这个上联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难。虽然,看起来只是简单的合字,但实际上它的难点在于,如何不与一二三重复,而对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为“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下联一出,堪称妙对

比如,有人这样对下联:单木是木,俩木是林,仨木是森。乍一看,这个下联对的很工整,但却不完美。因单俩仨与一二三是重复的,所以对的并不是很合理。此时,在场已经无人能够对出更好的下联了。突然闯进来一个迟到的人,众人便起哄让这个人对下联,不然就得罚酒三杯。

上联为“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下联一出,堪称妙对

只见此人略微思索,便开口对出下联:七人是化,八人是仈,九人是仇。此下联一出,众人叫好,纷纷拍案叫绝。的确,这个下联同上联一样是合字联,且对句工整,堪称妙对。而这个迟到的文人,也因此被免罚三杯。由此也可看出,中国的对联文化博大精深,虽然是短短的几个字,却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其中。小编由衷的希望,中国的对联文化能够更好的流传下去,不要被历史的潮流所湮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