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后在中国创业的老板,和在美国的博士亲戚,20年的生活对比


下岗后在中国创业的老板,和在美国的博士亲戚,20年的生活对比

我们公司是2001年成立的,那时候老板刚从国企下岗,东拼西凑借了20几万接手了一个破产的小工厂,其中有16万是借的他在美国的一个亲戚。

他这个美国亲戚是上世纪90年代初去美国留学后留在美国工作的华人,妥妥的学霸,在美国上到博士毕业,得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我们老板2001年创业的时候,他这个在美国的亲戚已经是美国的中产阶级了。有房有车还有存款,还有美满的家庭,对那时候的中国人来说,已经是人生赢家了。

2000年的时候回了一次国,很是让众亲戚羡慕嫉妒,时常会让正在上学的孩子们以他为榜样,好好学习将来出国留学,也走上人生顶峰。

所以2001年老板准备创业的时候就跟这位当时“最有钱”的亲戚开口了,这位亲戚也很大方,借给他

2万美金。那时候汇率还是8点几,核下来要16万多,算是给我们老板帮了大忙了。

之后,我们老板买下来这个工厂,做起了外贸,靠着上海几家外贸公司迅速发展起来,不到2年就还了这位亲戚的债。

后来工厂逐渐扩大,老板又买下周围的地皮将工厂扩大了几倍,生意越做越大。到了2010年我加入我们公司的时候,年产值已经破亿了。


下岗后在中国创业的老板,和在美国的博士亲戚,20年的生活对比

2009年的时候,这个美国亲戚又回来过一次。全程都是我们老板亲自接待,那时候老板已经在我们这小城市买的最高档的小区,开的奔驰车了,还在北京也买了房。

这位美国回来的亲戚说:“这10年不到,你们变化太大了,跟你们比起来我基本没什么变化,车还是日本车。”

这个美国亲戚的生活依然过得挺好的,只是变化不大。但我们老板已经从一个被迫下岗的底层爬到了资产上亿的当地小土豪了。

我们这小城市2001年的时候还只是个破破烂烂的小县城,最高楼层才5层也没有几栋,最常见的就是大片的城中村。

如今不到20年时间,已经发展成了拥有万达广场奥特莱斯这么“高大上”的四线城市了。

下岗后在中国创业的老板,和在美国的博士亲戚,20年的生活对比

老板的旧工厂成立的时候还是远离市区的荒郊野岭,如今周边已经高层莅临,市政府3年前就让我们工厂搬离市区,老工厂已经被关闭。

之后老板在更远的工业区修建了一座新的环保型工厂。原来的老厂区据说有房地产开发商看中想买,估值也几千万

了。

前年,老板的大孙子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想去美国混个大学文凭,又托这位亲戚帮忙找学校什么的。这位亲戚感叹的说:“30年前我们这代人想来美国那么难,要真正的学霸才能申请到学校和奖学金。如今的孩子们想来美国上学太容易啦,有钱就行……”

那时候老板跟他聊天问他和他的孩子有没有回国发展的打算,那位亲戚说已经习惯了美国的工作和生活,国内的形势已经完全跟不上了,孩子在那边出生,也没办法重新再适应国内的圈子了。

让我想起《都挺好》里面的老大,当然这位亲戚的处境应该比这个老大要好得多,但心态是差不多的,国外长大的移二代也完全陌生了。

从我们老板创业到现在也20年了,美国的这位亲戚的生活也基本没什么变化,依然是安逸的过着他们的小日子。但我们老板一家却已经天翻地覆,后代们已经跨越阶级了。


下岗后在中国创业的老板,和在美国的博士亲戚,20年的生活对比

去年有个上海的客户来我们厂参观,这个客户正在关注美国移民,于是跟我们老板聊天的时候大吹特吹美国多么多么好,比我们啥啥都强。

这个客户可能以为我们这小地方的人都没见过世面,尤其我们老板看着一脸的憨厚相,要是走在大街上十有八九会被人当成农民伯伯的。

大概这个上海客户想收获我们几个人的满脸羡慕嫉妒吧,但大家都没啥演技不会配合,全屋子的人都一脸茫然没有反应,反而搞得他自己很尴尬……

说实话,老板和这位美国亲戚两个人我都挺羡慕,我既羡慕这位美国亲戚这种学霸体质可以去国外最高学府学习还能留在那边就业,过着自己向往的生活。

也羡慕我们老板那么有魄力,能在下岗后还能破釜沉舟干的风生水起,还非常幸运的赶上他自己行业的好时候,要是晚个20年化工行业也很难这么容易就发展起来。

只要你努力了,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做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不管结局如何,你都可以自豪的对自己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code>作者简介:七上,天蝎女,对一切充满好奇。贪财好“色”,热爱生活。/<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