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一夜暴跌!絕大部分加密貨幣交易所關閉

3月12日晚上,號稱自己是“數字黃金”的比特幣再度迎來血洗時刻。據加密貨幣交易平臺Bitstamp數據,19點44分,比特幣最低價格已跌至5731美元。此前,比特幣單價一舉突破10000美元彷彿還在昨天。這幾乎是腰斬。


大量槓桿產品是元兇


據騰訊新聞潛望報道,導致比特幣閃崩價格近乎腰斬的元兇的大量槓桿產品。該報道指出,為何之前被頻頻定位為“避險資產”的比特幣在本次全球資產暴跌中失靈?答案指向該圈子自2019年以來堆砌的大量槓桿產品。


與2013年與2017年因監管和自身生態不成熟等原因釀成的兩次暴跌相比,比特幣等數字資產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底層基礎設施逐步搭建,整個產業鏈條中從上游至下游,均有推出類槓桿產品,比如在挖礦領域礦機廠商允許抵押比特幣來購買礦機,甚至提供貸款融資方案;交易所則紛紛推出期貨合約、ETF;線上錢包則推出抵押借貸等。


槓桿產品撬動的資金助推了過去一年因比特幣減半預期而帶來的翻倍行情,但相反的一面是,槓桿資金對風險偏好更為敏感,在全球資產暴跌潮中開始充分展示其反噬性。


在近兩日的行情中,因恐慌引起的槓桿資金的平倉壓力,導致比特幣交易量短期內飆升,而受限於1M大小的區塊限制,交易通道出現劇烈擁堵,流動性出現危機,進而引發更大恐慌,導致踩踏事件出現。


根據幣安研究院的觀點,自2020年2月以來,數字貨幣市場上的槓桿率便幾乎走到了頂部,各大借貸工具、平臺上的穩定幣利率飆升,保守估計僅可見的平臺數據加起來就至少有10億美元以上的數字貨幣成為質押品,暗示槓桿資金已經悉數進場。在市場本就缺乏新進資金的情況下,一旦出現連續下跌的趨勢,連環爆倉的反饋會加劇市場的下跌幅度,所以在並沒有直接利空因素的環境下我們看到了幾乎是歷史上最大的單日跌幅。


但由於跟股市不同,數字貨幣市場沒有漲跌停限制,巨幅的調整有望帶來槓桿風險的一次性出清,數字貨幣市場會出現連續大幅下跌的預期受到限制,但短期內依舊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


韓國絕大部分加密貨幣交易所可能關閉


每日經濟新聞在今天報道稱,關於今天的比特幣暴跌,除了近期世界經濟形勢不斷嚴峻、前虛擬貨幣炒作嚴重外,還與近期韓國加密貨幣交易法案的通過有關。


據加密貨幣資訊網站cryptonews.com報道,雖然許多韓國加密貨幣社區仍在慶祝該國有史以來第一條針對加密貨幣的立法出臺,但其他人警告說,一旦新法生效,絕大多數加密貨幣交易所可能會破產。


根據聯合通訊社的報道,該國目前有大約200個加密貨幣交易所,其中大多數是中小型企業。明年這個時候,這個數字可能會減少到只有10個。根據新法的條款(對現有金融交易法的修正),交易所將必須遵守嚴格的銀行法規。韓國的“四大”交易所(Upbit,Bithumb,Korbit和Coinone)是該國目前唯一遵守這些法規的平臺,這些法規於2018年初作為非強制性準則引入。韓聯社報道,由於不合規的交易所及其高管可能會受到最高41000美元的罰款或長達五年的監禁,許多交易所“將來將無法運營”。


對於比特幣的價值,世界投資大師巴菲特早就說過,“是一種賭博機器”。就在2月24日,巴菲特在接受CNBC採訪時再次表示,“加密貨幣毫無價值,並未持有比特幣及任何加密貨幣,也永遠不會持有。”[此文來源潛望、每日經濟新聞,版權歸原作者,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溫馨提示:為了您和您的家人、朋友免於受騙,請積極呼籲更多人一起來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