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画叛经离道国内无人知晓,却被日本奉为国宝,只因一个禅字

总述

梁凯是一位叛经离道的画家

宋朝有这样一个画家,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 梁楷传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等,但以《泼墨仙人图》最为有名。

梁凯在中国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在日本,特别是绘画界,几乎家喻户晓。被日本人称为画圣,他画的六祖撕经图,被日本人奉为镇国之宝。为什么在我国一个都不知道的人?会在日本如此受欢迎呢?下面慢慢分析。

他的画叛经离道国内无人知晓,却被日本奉为国宝,只因一个禅字

梁凯绘画多为禅宗题材

梁楷继承前人已取得的成就,并加以灵活运用。他深入体察所画人物的精神特征,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充分地传达出了画家的感情,从而把写意画推入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绘画很好地诠释了禅宗理念。

分述

《泼墨仙人图》

他的画叛经离道国内无人知晓,却被日本奉为国宝,只因一个禅字

《泼墨仙人图》是梁楷减笔画的代表作,此画以酣畅的泼墨法,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再以简括细笔,夸张地画出带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梁楷也成为后代画家心仪手追的大写意的楷模。但是,此所谓的“泼墨”,与今天我们所见张大千创制的“泼墨泼彩”完全不同。

《泼墨仙人图》的产生,与南宋佛教禅宗思想的盛行密不可分。此图标题为后人所加,从其大头鼓腹的形象来看,倒有点像当时民间信奉的布袋和尚;其精神体态的描写又有点像与梁楷同时的济颠和尚。此图不但体现了禅宗思想,也是梁楷所生活的南宋时代的必然产物。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充分体现了梁楷对人物画体系“离经叛道”的大胆革新精神。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南宋及梁楷绘画为何在日本受到追捧。

《六祖撕经图》

他的画叛经离道国内无人知晓,却被日本奉为国宝,只因一个禅字

梁楷画过一幅名画《六祖撕经图》,是描绘六祖慧能大师手拿被他撕坏的佛经, 疾步狂呼,歇斯底里的场景, 画家把六祖藐视佛教旧传统时那种玩世不恭的狂态,用干枯的焦墨笔触 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为之振奋,观者深受感染。

六祖撕经图:把经书撕了,说明六祖心中已经没有任何限制,撕经代表的是破执

《六祖伐竹图》

他的画叛经离道国内无人知晓,却被日本奉为国宝,只因一个禅字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六祖伐竹图》,线条极具表现力,僧衣用线简括削劲,松针、树枝用笔爽利干净,眉眼五官和经卷则以淡墨略作勾画,六祖慧能专心致志的神态已跃然纸上。

六祖伐竹图,表示修行人,减少物累,返璞归真,一箪食,一瓢饮。代表的就是专心

禅宗思想在日本盛行,所以梁凯的禅宗绘画在日本很受欢迎

禅宗以外的佛教各派给日本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似乎仅仅局限于日本人生活中的宗教方面,而唯有禅宗超越了这个界限。禅,对日本国民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日本在古代很多方面受中国的影响,多次派入中国谴唐使。学习中国的宗教,文化,医学和艺术等。随着中日之间的交流,这时期就把梁凯的绘画引入日本。

影响

1日本的禅画

梁凯的绘画传入日本后,很受欢迎,由于这些绘画方法传入日本后。得到发展,诞生了日本的禅画。

日本“达摩像”与南宋时的风格接近

他的画叛经离道国内无人知晓,却被日本奉为国宝,只因一个禅字

他的画叛经离道国内无人知晓,却被日本奉为国宝,只因一个禅字

2禅门茶道

在禅画传入日本后,禅宗在日本的地位几乎不可动摇,而且宋朝僧人的一些修行之道,也在日本的文化里深深地扎下根来,最典型的就是禅门茶道的流传。禅宗有个著名的理念,是放下执着吃茶去,因为禅宗追求的无非是两个东西,一是破执,二是专心,而茶道恰好与之符合。放下心中的执着,一心体味眼前的茶,是禅宗重要的修行法门。

传到日本的梁凯绘画不光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更在客观上对中国文明的保留作出了重大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