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安家》房似锦奋斗史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危险的趋势

文 | 能手职教 LeEJuN

国际妇女节刚刚在疫情中度过了45周岁生日,因为疫情,2020年的妇女节受到的关注似乎比以往少了些。然而,近日大火的电视剧《安家》,已然成功把广大职场人的目光聚焦到职场女性奋斗史上。

比《安家》房似锦奋斗史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危险的趋势

《安家》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很多情节都立足于真实社会,主要讲述的是女主角房似锦在房产中介公司的事业、爱情和家庭的奋斗史、成长史。

在大城市为梦想奋斗的女性职场人,从女主身上多多少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或是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境,或是通过巨大努力战胜了挫折和困难,或是在家庭、爱情与事业间左右为难,亦或是某个瞬间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当剧中情景触及自身经历,总能激起内心的涟漪,眼泛泪花。

女主房似锦打破了国产电视剧女主角的常规套路,不再是无需努力等待高富帅出现的完美女生,而是不成功便成仁、事业堪比生命的职场女强人。她用自己的不完美和不断的成长诠释出新时代女性的形象

比《安家》房似锦奋斗史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危险的趋势

然而,抛开剧集来看,每个处于新时代的女性都能像房似锦一样,与不公抗争到底,扭转自己的命运吗?

普通女性的身边,可能不会有重男轻女、“吸血鬼”一般的妈妈,不会有毫无担当、凡事只为利己的弟弟,不会有利字当头的原生家庭,但固有的社会成见和传统家庭观这两座大山,始终是女性职业道路上的坎!

家庭优先还是事业为重?30岁的女性面临总监级别的提拔,来自家人的催生和难得的晋升机会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

数据显示,在照顾孩子和家务方面,女性花费的时间精力比男性高出20%和9%。这是生育后的情况,实际上,从进入职场的那一刻起,女性面临的剧情,就已经是五星难度的。

比《安家》房似锦奋斗史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危险的趋势

从求职、初入职场和事业晋升三个阶段来看,职场女性都是步履维艰的。

(1)在面试上,女候选人获得的机会更少;歧视状况随学历升高而加剧

2018年《经济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除了性别、身高,所有简历内容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学历为本科的女性求职者,平均收到面试通知的次数比男性要低39%;当学历水平上升至硕士后,男女平均收到面试通知次数的差距扩大至53%。

比《安家》房似锦奋斗史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危险的趋势

(2)进入职场后,性别差距明显体现在收入上

BOSS直聘发布的《2019年中国职场性别差异报告》显示,2018年男性平均薪酬比女性高28%;而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指出,全球男女收入差距扩大,这个差距预计要257年才能消除!

比《安家》房似锦奋斗史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危险的趋势

(3)部分行业女性晋升存在天花板

男女薪酬差异最为严重的行业是:银行、证券/期货、医疗健康、工程施工、咨询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女性难以进入高收入的核心岗位。

女性能否胜任核心岗位,会在行业和企业中形成固有的潜意识。这直接导致性别成为阻止女性晋升的障碍。《2020年全球性别报告》显示,女性在公司董事会的比例,中国是9.7%,不到美国(21.4%)的一半,排名第一的法国女性则达到43.4%。

比《安家》房似锦奋斗史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危险的趋势

女性在职场的各个阶段均存在劣势,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顾虑源于家庭,成见引起失衡

身处职场,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成功,但男女之间的区别在于,女性有更多的顾虑。

调研显示,“强烈渴望获得成功”的男性总是多于女性;随着学历上升,女性对自身的自信和对成功的渴望超越了男性,但同时顾虑也在加深。也就是说,在同样的职场路上,女性无法像男性一样对事业“奋不顾身”。而家庭,是女性职场之路的阻碍,已成为共识。

调研数据显示,近六成男性和七成女性认为,“女性需要花更多的精力照顾家庭”是阻碍女性在职场上获得晋升最主要的原因。

比《安家》房似锦奋斗史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危险的趋势

如果说家庭让女性自发产生顾虑,那么社会的成见,则直接导致职场男女地位的失衡。

体力劳动时代,男性确实占据更大的优势。但现代社会是脑力劳动占主导,女性的职场地位却依然没有得到提高。在世界经济论坛定义的前沿领域工作中,只有人文和内容生产领域女性的员工占比高于男性,而一些高新领域,女性从业者人数甚至不足30%。

进一步数据证明,在云计算、工程、数据和AI等领域,拥有相关技能的女性人才占比都要远远高于进入该行业工作的女性占比。这也排除了这些行业女性适岗人数不足的情况。

比《安家》房似锦奋斗史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危险的趋势

成见展露于职场,根源于社会。

职场中不少雇主在选人、提拔中对女性存在成见,以致于职场中常常有这样的论调。

“未婚未育的,你不久就会结婚生子,不合适;

已婚未育的,肯定是要孩子的,不行;

已婚有一娃的,还可能会要二胎,不行;

有二胎的,心思都在照顾孩子上,不行……”

同时,我们在讨论男女性谁更“适合”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的预期往往受制于成见。比如男性更适合当消防员,护士是女性的专属,这样的观念比比皆是。我们习惯于对职业贴上标签,以致于全社会都产生“男人的职业”或“女人的职业”这样的固有思维。

比《安家》房似锦奋斗史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危险的趋势

男女平等是一场人类社会认知的长征。时至今日,我们确实取得了不少进步,女性从出生到接受教育,和男性享有的权利已经趋于平等。但当要为这个社会付出的时候,他们就或多或少被排除在外。

对于企业来说,根据自身情况筛选员工无可厚非,也确实有一些工作性质不适合女性。在权衡性别产生的实质区别时,很难做到“公正”,但社会应该做到的,是给到每个人最基本的“平等”,即便不能有特别的帮助,也应该提供无差别的机会和标准!同时,无论男女,都应在自身岗位上获得与之付出相应的回报!

知乎有个网友的说法值得我们警醒,针对【如何看待“部分企业不招女性的趋势愈演愈烈”?】这个问题,他的回答一针见血:

“这是个人人该自危的趋势”!

比《安家》房似锦奋斗史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危险的趋势

——END——

【能手职教】,专注职业教育生态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