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兵的个人随身武器


坦克兵也是兵

坦克兵,头戴坦克帽,身着紧身的坦克工作服或作训服,脚蹬大马靴或坦克靴,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一名坦克兵,形象非常鲜明。

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大口径的坦克炮(或称加农炮);辅助武器主要是重机枪,也包括:轻机枪、机关炮、轻型迫击炮、榴弹发射器等。

除了主要武器和辅助武器外,各国的坦克兵也都佩带有个人随身武器。道理很简单,因为“坦克兵也是兵”。

当然,坦克兵主要是乘坐在坦克内作战,靠威力强大的坦克炮来消灭敌坦克和“攻城拔寨”;靠坦克机枪来消灭敌人步兵和有生力量。然而,坦克兵总有离开坦克的情况。在战场上,坦克被击伤或出现了严重故障时,坦克兵自然要爬出坦克,或放弃坦克找大部队,或现地紧急抢修坦克。在敌火状态下,遇到敌人攻击的情况便大大增加。这时,坦克兵便要利用随身携带的武器进行自卫和攻击敌人。所以,我们说,坦克兵的个人随身武器主要用于自卫。此外,有的坦克车长配有信号枪,具有指示目标、发出联络信号等作用。广义上讲,坦克兵的个人武器,也是坦克武器的一部分。

坦克诞生的一百年来,坦克的武器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坦克炮的威力成百倍地提高。坦克兵的个人武器虽然变化没有那样大,但变迁也是相当明显的。本文除了介绍百年来坦克兵个人武器的变迁之外,还顺便介绍一下各个时期各国坦克兵服装上的特点,这也许是某些读者感兴趣的话题。


最早的坦克兵随身武器

世界上最早参加实战的坦克,是英国的Ⅰ型坦克。Ⅰ型坦克是过顶履带式坦克,共有8名乘员,分别是:车长、驾驶员、两名炮手、3名机枪手和一名机械师。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分工。从坦克兵的服装上看,基本上是沿用骑兵的军服,头戴军官帽,腰扎宽宽的武装带,脚蹬马靴,而8名乘员无一例外地佩戴一支手枪,用于自卫。这种手枪为一战时期英国著名的“韦伯利”系列转轮手枪,口径为11.55毫米,转轮中只有6发子弹。

法国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有两名乘员:车长和驾驶员。从坦克兵的服装上看,车长戴贝雷帽,驾驶员戴硬质的坦克帽,腰扎武器带,脚蹬长筒、系带马靴,这比英国早期坦克兵的服装要先进些。两名坦克兵佩戴的个人武器也是转轮手枪。

德国的A7V坦克,是德国最早的坦克,也是世界上坦克乘员人数最多的坦克,共有18名乘员,分别为:车长、驾驶员、炮长、装填手、机械师2名、机枪手12名。12名机枪手分为6组,分别操纵、射击6挺机枪,一人管瞄准射击,一人管供弹。安排两名机械师,也说明早期的坦克故障多,可靠性差,离不开机械师或工程师来及时维修和排除故障。

乘员所佩戴的武器是“帕拉贝鲁姆”P08手枪,口径9毫米,弹仓装弹8发。有意思的是,最早的德国坦克兵的服装,已经具有二战时德军坦克兵服装的雏形,基调是黑色的紧身夹克。德军坦克兵服装崇尚黑色,很有点大秦帝国士兵的味道。即使是坦克兵,也配有防毒面具和滤毒罐,是又一大特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即20世纪20年代初期至1939年这20年间,是世界上的轻型坦克时代。坦克兵个人携带的武器,没有大的变化,基本上就是用于自卫的手枪。

当然,坦克的乘员人数多,乘员所佩戴的个人武器也就越多。如苏联于20世纪30年代研制的T-35多炮塔式重型坦克,由于有5个炮塔(含机枪塔),乘员人数多达10人,乘员个人佩戴的手枪也多达10支。不过,也仅仅佩带手枪而已,并没有其他个人武器。10名乘员的分工是:车长、3名机枪手、3名装填手、2名炮长、驾驶员。手枪夹统一挂在武装带腰间右侧,便于乘员用右手提枪。熟练的军人甚至能在提枪的瞬间,利用手枪夹或武装带使手枪弹上膛,这是小绝活。


二战中的坦克兵随身武器

二战时期,各国坦克兵的随身武器有了较大的变化。许多国家的坦克兵,除了佩带手枪之外,还配备有冲锋枪,甚至手榴弹,下车作战的能力增强。坦克兵配置手榴弹,不仅下车战斗时能用上,遇上敌方的爆破手要来炸坦克时,如果爆破手冲到坦克的射击盲区之内,坦克上的机枪就打不着啦!这时,打开炮塔门,扔个手榴弹,就很解决问题。


这里列举几种二战时期典型坦克的例子。


德国Ⅳ型坦克 Ⅳ型坦克是二战中德国唯一保持连续生产的坦克,总生产量达到8 000辆,是二战中德国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被德国大兵称为“德意志军马”。5名坦克乘员除了佩带手枪之外,还专门配置了两支MP38式冲锋枪。这款冲锋枪是德国埃尔马兵工厂专门为德军装甲部队和伞兵部队设计的冲锋枪,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折叠式枪托的冲锋枪,口径为9毫米,弹夹容量为32发,理论射速高达500发/分,有效射程达200米,总重量为4 086克。这款冲锋枪,乘员不仅可以在下车后使用,还可以在坦克内从舱门向外射击,使得坦克乘员不单为了自卫,还增强了对近距离敌方步兵攻击的能力。

其实,不单是Ⅳ型坦克上,在之前的Ⅲ型坦克上便开始配置了两支MP38式冲锋枪。

德国“黑豹”坦克和“虎”式坦克 在坦克兵的个人武器上,德国从“黑豹”坦克和“虎”式坦克起,又有了新的变化。除了配备有手枪和冲锋枪之外,还配置了20枚手榴弹。这种手榴弹为短柄手榴弹,便于投掷。当有敌方步兵冲向坦克送炸药包时,由于坦克的射击死界的关系,坦克上的大炮和机枪都发挥不了作用,这时,打开炮塔顶部的舱门,扔两枚手榴弹便很解决问题。由于这一原因,二战中后期的苏联、美国、英国的坦克上,坦克兵的个人武器,一般也是“手枪+冲锋枪+手榴弹”的“标准配置”。


苏联T-34-85中型坦克

其坦克兵个人武器也是“手枪+冲锋枪+手榴弹”的“标准配置”。不过,苏军配置的PPSH-41冲锋枪,即“波波沙”冲锋枪。这种冲锋枪总重3 600克,口径为7.62毫米,射速为900发/分,弹匣容量为71发。这种冲锋枪,不仅是坦克兵使用,步兵用的更多。苏联红军解放东北时,红军士兵大量使用这种冲锋枪,东北老农称之为“老毛子转盘枪”。这只是一个俗称,没有贬义。由于转盘枪射速高、弹匣容量大,威力很大,日本鬼子的“三八大盖”只能甘拜下风。让我们回顾东北老农当时那绘声绘色的描述吧:“你看人家老毛子‘骚鞑子兵’那转盘枪,‘突突突’一扫,小鬼子便一排排地倒下啦!”很形象(注:“骚鞑子”是俄语“士兵”的不准确的译音)。

苏联IS-2重型坦克的坦克兵个人武器,和T-34-85坦克的坦克兵个人武器大同小异。

稍微有点差别的是,二战后期列装的CU-85自行火炮和CU-100自行火炮上,乘员个人武器中,除了4支手枪、2支冲锋枪和24枚手榴弹之外,还另外配置了4枚反坦克手雷。其实,这两种自行火炮主要就是用来打坦克的,各有一门强大的反坦克炮。为了突出反坦克作战的特点,这两种自行火炮上,甚至连辅助武器的重机枪也没有,很特别。也许是这一原因,乘员的个人武器得到适当加强,甚至配置了反坦克手雷用于近战。


美英坦克兵的个人武器

二战期间,美国和英国研制的坦克型号不少,装备数量相当大。英国坦克兵的个人武器,就是一把手枪。而美国坦克兵的个人武器多为“手枪+冲锋枪+手榴弹”的“标准配置”。

这里,以M26“潘兴”重型坦克为例来加以说明。M26坦克,是美国一种承上启下的重要坦克,是二战后M46/M47/M48“巴顿”系列中型坦克的先驱。5名坦克乘员(自左至右)分别是:车长、前机枪手兼机电员、装填手、炮长和驾驶员。个人武器是5把手枪、2支冲锋枪和20枚手榴弹。所用的冲锋枪为美军著名的M3冲锋枪。其枪身大部分为冲压件,工艺简单,便于大量生产,二战期间的总生产量就达到了646 000支。M3冲锋枪的口径为11.43毫米,射速为120发/分,弹匣容量为30发。后部有轻便的枪托,可以抵肩射击。

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坦克兵个人武器,几乎和M26坦克的一模一样。


二战后至今的坦克兵随身武器

二战结束至今,已有70多年的光景。这期间,坦克武器系统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坦克炮的口径越来越大,身管也越来越长,尤其是坦克火控系统的发展,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不过,坦克兵个人武器的发展则相对缓慢,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手枪+冲锋枪+手榴弹”的基本配置。但是,细分起来,还是有一些微妙的变化。让我们看一看几种典型坦克的坦克兵的个人武器配置吧!

70年间,坦克兵的个人武器配置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1945年至1979年这35年间,基本上延续了二战时期的个人武器配置,即每个坦克兵一支手枪,全车共有两支冲锋枪,另有8~20枚手榴弹。1980年至今的大约35年间,基本配置是:每名坦克兵一把手枪、一支冲锋枪、另有若干枚手榴弹,有的不配置手榴弹。在这里,概括地列举几例。

德国的“豹”2主战坦克:4名乘员,4支手枪+4支冲锋枪,没有手榴弹;

苏联/俄罗斯的T-72/T-80主战坦克:3名乘员,3支手枪+3支冲锋枪+10枚手榴弹;

美国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4名乘员,4支手枪+4支冲锋枪+10枚手榴弹。注意!美军现代坦克兵的服装:头戴硬质坦克帽,身着坦克作训服,脚蹬短腰坦克靴,另配有深色护目镜、防碰撞五指手套、外绑腿护膝,真是“武装到牙齿”啦!而每人一支冲锋枪和每人一把手枪,更使坦克兵下车后能和步兵一样作战。日本的10式主战坦克上的个人武器配置,简直就是M1主战坦克的翻版。

英国的“挑战者”1/2主战坦克和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的个人武器,都是“4支手枪+4支冲锋枪+10枚手榴弹”的配置,但“梅卡瓦”主战坦克的后部,可以搭载6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这6名载员,可以从“梅卡瓦”坦克的后门上下车,配合坦克作战,或独立作战。

法国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3名坦克兵,3支手枪+3支冲锋枪+10枚手榴弹。

俄罗斯的T-90和T-14“舰队”主战坦克:都是3名乘员,3支手枪+3支冲锋枪+10枚手榴弹。值得注意的是坦克兵服装上的变化,尽管坦克帽依然是T系列坦克典型的坦克帽,但是,坦克兵的服装变得更宽松,穿着更舒适、更保暖,笨重的、难穿难脱的大马靴换成了短腰的坦克靴,乘员个人用的冲锋枪换成了短身管的冲锋枪,更轻、携带更方便。

附带说一句,改进型的T-90A主战坦克,以“弗拉基米尔”来命名,即全称为T-90A“弗拉基米尔”主战坦克。这个“弗拉基米尔”,既是列宁同志的名字,也是普京总统的名字。这可能是多数读者朋友所不知道的。

不难看出,如今各国主战坦克个人佩带的随身武器大体上趋于相同,体现了殊途同归的发展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