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種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術,從而提高枇杷7倍的產量


種植枇杷,掌握土壤管理技術,做好土壤改良和果園的土壤管理制度等工作,使枇杷能夠獲得的足夠的營養,提高枇杷的產量和質量,下面小編將著重帶大夥兒來學習一下關於土壤管理技術裡的土壤改良方面的知識。

果農種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術,從而提高枇杷7倍的產量

1.土壤改良

枇杷根系與地上部的比例和其他果樹相比差異較大。據調查,枇杷樹葉重量為細根重量的8.6倍,而柑桔只有2.8倍,枇杷地上部重量為地下部的3.6倍,而柑桔只1.2倍。這種地上部佔絕對優勢的狀況使得枇杷樹容易被強風吹倒,根系既不抗旱,也不耐澇,所以促進枇杷根系生長是栽培管理的重要一環。

果農種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術,從而提高枇杷7倍的產量

據調查,枇杷的生長情況與下層土壤的水氣平衡狀態有密切關係。在土深60釐米處水氣維持平衡的土壤中,枇杷生長良好;而在固、液、氣三相很不平衡的土壤中,枇杷生長較差。

果農種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術,從而提高枇杷7倍的產量

(1)深翻擴穴:通常在定植一二年後,於定植穴外面開環形的或開放射狀的或開條狀的壕溝,並結合施用有機質肥料的辦法進行深翻擴穴。第二、三年的幼樹可開成環狀溝,稍大的樹開成放射狀溝或條狀溝。放射狀溝每樹開4~5條,下一年再在空擋處開溝。條狀壕溝在樹的相對兩側、根系分佈的外圍開溝,下一年再在另外兩側開溝,二年輪流一圈,大樹亦可3~4年輪流一圈。

果農種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術,從而提高枇杷7倍的產量

以後壕溝隨著根系的擴展逐漸向外推移。最好放射狀壕溝與條狀壕溝交替使用。壕溝的深度為50~60釐米,寬為40~50釐米。開溝後,先把挖出的表土與有機肥分層填入溝中,並加以混合,然後把深土與有機肥分層填入。深耕和施有機肥對枇杷的地上部生長和根系伸長均有良好的效果。

果農種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術,從而提高枇杷7倍的產量

深翻擴穴一般結合施肥進行。如結合2月的施春肥、5~6月的採果肥、8~9月的施秋基肥。春季深翻須在新根發生前進行,這時少量傷根後容易促發新根。如果延遲在春梢發生後深翻,這時枝葉生長和幼果發育旺盛,對新根的發生和養分的吸收影響較大。施採果肥深翻要防止梅雨季節壕溝積水引起爛根。所以深翻擴穴以在結合秋施基肥時進行為好。這時氣溫降低,雨量較少,枝葉生長轉入緩慢時期,新根生長即將進入新的高峰,最適於深施肥料和改土。

果農種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術,從而提高枇杷7倍的產量

深翻擴穴還應注意以下幾點:要了解上年的擴穴位置和細根的分佈範圍,合理地確定開挖壕溝的位置,開壕溝做到既要防止傷根過多,又不重複上一年的壕溝,不漏翻。壕溝區周圈如有巖盤或不透水層時,壕溝要與排水溝相通,防止壕溝變成積水坑。如要在根群附近施用垃圾、綠肥、雜草秸稈、眠肥等有機肥,須經腐熟後使用,並與土壤充分混和,防止成堆。在遠離根系的地方才可使用新鮮的有機物。

果農種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術,從而提高枇杷7倍的產量

(2)客土:把果園以外的土壤或肥泥運到果園中,增加果園的活土層,改良土性,增加營養。如杭州塘棲染農每年秋末冬初,運河泥到枇杷園中,每畝10000公斤,經過冬天冰凍風化後,混入土中;浙江黃岩果農在溪旁砂土地的批把園中加入稻田土或黃泥土,在黃泥粘土枇杷園上加入沙泥土;福建莆田果農在高嶺土上加入溪旁沖積土等等,以此來改良土壤,加厚土層,都取得了顯著效果。加客土時不宜一次堆得過高,防止根埋得過深影響生長;需要風化的泥土宜在冬前加入。

果農種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術,從而提高枇杷7倍的產量

2.果園的土壤管理制度

幼齡果園的土壤管理:幼年樹冠投影範圍內的土壤應採取清耕或清耕覆草管理法,耕作深度以不傷根系為限。枇杷幼樹周圍空地較多,栽種間作物可以增加收入,同時間作物與枇杷形成生物群體;相互依存,有利於幼樹生長,減少土壤流失,縮小地面溫度變幅。但是間作物種類和種植方式要有利於枇杷生長,不與枇杷爭肥水。間作物以西瓜、甜瓜等瓜類,豆科作物,蔬菜類等為好。綠肥春季有豇豆,冬季有茗子、營蓿、紫雲英、普通豌豆等。

果農種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術,從而提高枇杷7倍的產量

好了,以上就是關於種植枇杷中土壤管理技術裡土壤改良和果園的土壤管理制度方面的知識,希望大夥兒看完之後,能在種植枇杷時,做好土壤的改良,讓枇杷能夠獲取足夠的營養物質,從而種植的枇杷能夠做到高產,穩產和優產,最後小編在這裡謝謝大夥兒的關注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