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种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术,从而提高枇杷7倍的产量


种植枇杷,掌握土壤管理技术,做好土壤改良和果园的土壤管理制度等工作,使枇杷能够获得的足够的营养,提高枇杷的产量和质量,下面小编将着重带大伙儿来学习一下关于土壤管理技术里的土壤改良方面的知识。

果农种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术,从而提高枇杷7倍的产量

1.土壤改良

枇杷根系与地上部的比例和其他果树相比差异较大。据调查,枇杷树叶重量为细根重量的8.6倍,而柑桔只有2.8倍,枇杷地上部重量为地下部的3.6倍,而柑桔只1.2倍。这种地上部占绝对优势的状况使得枇杷树容易被强风吹倒,根系既不抗旱,也不耐涝,所以促进枇杷根系生长是栽培管理的重要一环。

果农种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术,从而提高枇杷7倍的产量

据调查,枇杷的生长情况与下层土壤的水气平衡状态有密切关系。在土深60厘米处水气维持平衡的土壤中,枇杷生长良好;而在固、液、气三相很不平衡的土壤中,枇杷生长较差。

果农种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术,从而提高枇杷7倍的产量

(1)深翻扩穴:通常在定植一二年后,于定植穴外面开环形的或开放射状的或开条状的壕沟,并结合施用有机质肥料的办法进行深翻扩穴。第二、三年的幼树可开成环状沟,稍大的树开成放射状沟或条状沟。放射状沟每树开4~5条,下一年再在空挡处开沟。条状壕沟在树的相对两侧、根系分布的外围开沟,下一年再在另外两侧开沟,二年轮流一圈,大树亦可3~4年轮流一圈。

果农种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术,从而提高枇杷7倍的产量

以后壕沟随着根系的扩展逐渐向外推移。最好放射状壕沟与条状壕沟交替使用。壕沟的深度为50~60厘米,宽为40~50厘米。开沟后,先把挖出的表土与有机肥分层填入沟中,并加以混合,然后把深土与有机肥分层填入。深耕和施有机肥对枇杷的地上部生长和根系伸长均有良好的效果。

果农种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术,从而提高枇杷7倍的产量

深翻扩穴一般结合施肥进行。如结合2月的施春肥、5~6月的采果肥、8~9月的施秋基肥。春季深翻须在新根发生前进行,这时少量伤根后容易促发新根。如果延迟在春梢发生后深翻,这时枝叶生长和幼果发育旺盛,对新根的发生和养分的吸收影响较大。施采果肥深翻要防止梅雨季节壕沟积水引起烂根。所以深翻扩穴以在结合秋施基肥时进行为好。这时气温降低,雨量较少,枝叶生长转入缓慢时期,新根生长即将进入新的高峰,最适于深施肥料和改土。

果农种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术,从而提高枇杷7倍的产量

深翻扩穴还应注意以下几点:要了解上年的扩穴位置和细根的分布范围,合理地确定开挖壕沟的位置,开壕沟做到既要防止伤根过多,又不重复上一年的壕沟,不漏翻。壕沟区周圈如有岩盘或不透水层时,壕沟要与排水沟相通,防止壕沟变成积水坑。如要在根群附近施用垃圾、绿肥、杂草秸秆、眠肥等有机肥,须经腐熟后使用,并与土壤充分混和,防止成堆。在远离根系的地方才可使用新鲜的有机物。

果农种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术,从而提高枇杷7倍的产量

(2)客土:把果园以外的土壤或肥泥运到果园中,增加果园的活土层,改良土性,增加营养。如杭州塘栖染农每年秋末冬初,运河泥到枇杷园中,每亩10000公斤,经过冬天冰冻风化后,混入土中;浙江黄岩果农在溪旁砂土地的批把园中加入稻田土或黄泥土,在黄泥粘土枇杷园上加入沙泥土;福建莆田果农在高岭土上加入溪旁冲积土等等,以此来改良土壤,加厚土层,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加客土时不宜一次堆得过高,防止根埋得过深影响生长;需要风化的泥土宜在冬前加入。

果农种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术,从而提高枇杷7倍的产量

2.果园的土壤管理制度

幼龄果园的土壤管理:幼年树冠投影范围内的土壤应采取清耕或清耕覆草管理法,耕作深度以不伤根系为限。枇杷幼树周围空地较多,栽种间作物可以增加收入,同时间作物与枇杷形成生物群体;相互依存,有利于幼树生长,减少土壤流失,缩小地面温度变幅。但是间作物种类和种植方式要有利于枇杷生长,不与枇杷争肥水。间作物以西瓜、甜瓜等瓜类,豆科作物,蔬菜类等为好。绿肥春季有豇豆,冬季有茗子、营蓿、紫云英、普通豌豆等。

果农种植枇杷,先掌握土壤管理技术,从而提高枇杷7倍的产量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种植枇杷中土壤管理技术里土壤改良和果园的土壤管理制度方面的知识,希望大伙儿看完之后,能在种植枇杷时,做好土壤的改良,让枇杷能够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从而种植的枇杷能够做到高产,稳产和优产,最后小编在这里谢谢大伙儿的关注与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