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給員工買房,低於市價61% 董明珠給員工蓋房,一人一套

高房價讓眾多非房地產業內的大佬們口誅筆伐。玻璃大王曹德旺說,房地產業就是一堆鋼筋水泥;創業教父馬雲說,未來八年房價如蔥。連萬達的王健林都說,房地產對經濟的作用變成了負拉動。他強由他強,我似清風拂山崗。大佬們也有說話不好使的時候,比如房價就是在大佬們的“唱衰”中,一路飄紅。

任正非給員工買房,低於市價61% 董明珠給員工蓋房,一人一套

你拿一頭,他拿一頭。我數1、2、3,嘟,拉!對於樓市來說,購房者和開發商都在拔河,他們不知道的是,代表勝負的中間標記物,開發商和購房者都以為是錢拴著的房子,其實卻是各自抬高的槓桿。開發商抬高槓杆蓋房子,購房者抬高槓杆買房子。

房價高到什麼程度呢?去年的全國均價是近一萬,職工的平均工資是五千多,也就是說,一平米房價接近於購房者兩個月的工資。買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要200個月,一眨麼眼,小二十年就沒了。記住,這還是全款的情況下,如果不是全款,請在此基數上再乘以2。

任正非給員工買房,低於市價61% 董明珠給員工蓋房,一人一套

就在“飛天老鼠”帶來的病毒讓全國關門閉戶,自我隔離,樓市停擺,開發商職業面臨失業的時候,房地產的銷量“腰斬”,但是,價格上,有購房中介網站兼職房地產調查機構,給出數據:在疫情最嚴重的二月,房價還上漲了百分之零點一七。

普通的購房者望房興嘆,出手闊綽的購房者虛房以待,靜等接盤俠光臨。除此以外,還有一波沒錢卻有房的幸運購房者,因為他們有個好老闆。格力的掌門人“鐵娘子”董明珠曾公開面對採訪表示,她要逐步做到格力的每個工人都一人一套房。而華為的任正非已經開始對員工加大福利。他以人才配套房名義,給員工蓋的房子,對比周邊房價,降幅達到了61%。

任正非給員工買房,低於市價61% 董明珠給員工蓋房,一人一套

在房子已經成為社會地位趨向,以及衡量價值財富的唯一尺度的時候,有自媒體說,“住房問題,不只是基本的民生,更是在社會上的一種尊嚴”。房子有價,尊嚴無價。可是,尊嚴看不見,房子卻能摸得著。舍尊嚴而取房者也。

作為開發商的小夥伴,許多人都不希望開發商有閃失,所以,在房地產“冰封”的日子裡,多方奔走。這些小夥伴既有多個省市在宏觀上對“房住不炒”的微妙調整,也有七十多個城市在細節上的精雕細琢磨。還有金融機構暗地裡的各種“輸血”。一個高端大氣的樓市,被搞得像是路邊燒烤一般,烏煙瘴氣。

任正非給員工買房,低於市價61% 董明珠給員工蓋房,一人一套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房地產業內人士,面對高房價都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態度。比如融創中國的孫宏斌認知就比較清醒。去年他就說過,樓市調控一定是長期的,沒有僥倖心理可言。做增量的開發商需要轉變發展方向,從增量向存量轉舵。房價肯定是會降,但是,如果整體房價跌了30%以上,“我們就會都死了”。

因為對故國疫情漠不關心卻為美國學校鉅額捐資而站在輿論風口的SOHO掌門人潘石屹,對房價也持謹慎看跌的態度。他直言不諱,稱,房價下跌的底線是兩成,如果房價下跌超過了這個數值,絕大多數的房地產公司將不復存在。結果,SOHO的確是在中國不存在了,他們去到了美國。房價卻依舊。

任正非給員工買房,低於市價61% 董明珠給員工蓋房,一人一套

雖然,業界大佬們二三成的跌幅底線,和購房者動輒“腰斬”的訴求相差甚遠,至少是在心理預期上,讓剛需有了希望。可是,得益於於各種兄弟夥對開發商大開“綠燈”的幫扶,有權威媒體發表文章稱,“疫情期間制定經濟政策,應‘救急不救窮’”。搞“大水漫灌”,最終都會導致重新走上“房地產救市”的老路,那就需要警惕了。

的確是需要警惕了。恆大的打折售房,先不論是到底有多少誠意,但就是其搞得折扣“噱頭”,就讓購房者前仆後繼,趨之若鶩。75折意向銷售額高達580億,而78折的全民為恆大售房,不知道又會給恆大去掉多少庫存。

任正非給員工買房,低於市價61% 董明珠給員工蓋房,一人一套

面對線下至今我自巋然不動的房價,開發商和購房者拔河也好,針尖對麥芒也罷,這種摔跤式的競爭,相比於賽跑式的發展競合,實在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內耗。難怪海南省把房地產業當作是低端製造業而限制發展。

房子之餘消費,房子之餘人,房子之餘價值觀,都在發生著改變。但是,如果開發商和一些地方的思維不改變,哪怕營銷模式做到突破天際,其內核還是新瓶裝舊酒,也意味著整個房地產的格局還是那片四角的天空。

任正非給員工買房,低於市價61% 董明珠給員工蓋房,一人一套

任正非給員工買房,低於市價61% ;董明珠給員工蓋房,一人一套!這是賽跑式的發展。潘石屹的房價跌停線是兩成,孫宏斌是三成,現在房咋樣了?漲!現在看來,多少有點鴕鳥式的迴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鐵口會斷房。”我是鐵口斷房,今天的房地產消息分享就是這樣。謝謝老鐵們捧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