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武當七俠宋遠橋的無奈: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

出生於名門家族,有志於要做一番事業的人,最無奈的一件事恐怕是父輩的功績太過耀眼,而自己不管如何努力也無濟於事:如果做得好了,人家最多說一句,不愧是誰誰的兒子;如果稍有差池,別人就要說你真是丟了你父親的臉。

小李飛刀裡的李尋歡,是兵器譜排行第三,江湖上的第一名俠,挫敗強敵無數,是一代神話;作為他的兒子李曼青,不管如何努力也最多隻能做個德高望重的長者,被人說一句:不負小李飛刀之名。

倚天屠龍記武當七俠宋遠橋的無奈: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

一代名俠李尋歡

偉大掌門的接班人也面臨這個困境:明明自己也算上等人物,但是比不過上代的天縱之才,所以一輩子都要生活在老一輩的陰影之下。


“重陽起全真,高視仍闊步,矯矯英雄姿,乘時或割據。妄跡復知非,收心活死墓。”一句重陽起全真,彰顯王重陽開宗立派的魄力能耐,他華山論劍,力壓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被公推為天下第一,全真教在他領導下也成為了天下第一大派。

但是在王重陽死後,全真教似乎就成了軟柿子,誰都可以上門去捏一把。從西毒到霍都,再到蒙古四傑楊過小龍女,重陽宮成了免費遊樂園。

其實平心而論,馬鈺丘處機都不是無能之輩,特別是丘處機在射鵰英雄傳無論如何也能列入天下前十,而應成吉思汗的徵召,就進行問答也是很具有政治遠見性的做法,使得全真教在元代顯赫一時,乃至於“玄風大振”。不過在重陽真人的光環下,他們給人感覺就渺不足道了。

不過王重陽雖然厲害,還是給子孫留了餘地,他早年受了重傷,在六十歲上下就死了,全真七子可以上位。

倚天屠龍記武當七俠宋遠橋的無奈: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

中神通王重陽


像武當的張真人這樣,才是最可怕的。對敵人是這樣,對於下一代領袖,他也是繞不過去的高峰:少年打平絕頂高手何足道,逃出少林寺,手創武當派可以和少林分庭抗禮,武功天下第一無人不服,被稱為“光耀古今”。

而因為天年所限,繼承人還沒開始爬這高峰,已經失去機會。原因無他,他活的時間太長,整整跨越了一個朝代:從南宋末年,親眼目睹第三次華山論劍,經歷整個元朝,然後看自己的徒孫張無忌領導明教推翻大元,建立明朝。在歷史上,永樂年間,據說張三丰還沒有死。

張三丰名垂江湖七十年,當年跟他動過手的人已死得乾乾淨淨,世上再無一人。

書中寥寥一句話,就說出張三丰是一個奇蹟。射鵰英雄傳裡說有種誰也避不開的瘟疫,叫做死亡,在張三丰身上似乎失效了。

倚天屠龍記武當七俠宋遠橋的無奈: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

武林神話張三丰


宋遠橋就是這個偉人的接班人,於是他難免悲催。

宋遠橋其實和馬鈺有點像,武功很高明,是門派的首徒,但是卻不是師兄弟中武功最強的,不過勝在德高望重,大家對於他的繼承人之位並沒有什麼異議。

很多人以為宋遠橋是武當第二代掌門,其實不是的,直到小說最後,他也只是掌門弟子。

滅絕師太和靜玄等均想:“近年來張三丰真人早就不管俗務,實則宋遠橋才是真正的武當掌門。看來第三代武當掌門將由這位宋少俠接任。殷梨亭雖是師叔,反倒聽師侄的話。”

張三丰專心閉關研究武學,讓宋遠橋處理武當山的俗物。打個比方,這叫做太子監國。

宋遠橋這個掌門弟子已經做到讓江湖中人都認為實際是掌門的地步,就連還沒有影子的第三代掌門大家都替他想好了:他的兒子宋青書。這不得不說宋遠橋是很成功的。

而他自己對張三丰接班人這個身份也是深信不疑的,比如書裡有個很有意思的情節:張三丰是道士,宋遠橋明明娶妻生子,也給自己穿上了道袍,和其他師兄弟區別了開來。

宋遠橋並沒出家,但因師父是道士,又住在道觀之中,因此在武當山上時常作道家打扮,下山時才改換俗裝。

這個做派倒是和太子穿明黃色服,其他皇子不能穿一樣。

宋遠橋其實很有才幹,他處事公道,而且很穩重踏實,是個讓人放心的君子,他這君子和經常會被人詬病的嶽不群不一樣,是江湖上人人敬服的。所以他雖然還沒繼位,但是江湖地位和聲望都在很多掌門之上。而他武功也很高強,略遜一心痴迷武學的俞蓮舟,為七俠的第二位。

這樣一個德才兼備的繼承人,不管在任何門派出現都可以說是天大的幸運,連他兒子宋青書也讓滅絕師太豔羨不已。

倚天屠龍記武當七俠宋遠橋的無奈: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

武當七俠之首宋遠橋


不過一個人當太子當得太久是會出問題的。

第一、心態問題。

宋遠橋是掌門弟子不假,不過張三丰還活的好好的,江湖上人都把你當做掌門人了,這讓老爺子怎麼想?當然老爺子不會在乎這個。但是宋遠橋當二代是張三丰的候選,這個人人擁護,沒有二話。不過宋青書以武當三代目自居這算是怎麼回事?

我們來拿全真教做比方,王重陽死後是馬鈺做掌門,然後是劉處玄,再是丘處機,到了丘處機才讓他徒弟尹志平做掌教。

武當派從張三丰來說,根子上算是道教門派,就算不要求出家,你宋遠橋做了掌門退位或者死了以後,除了俞岱巖殘疾張翠山早死,後面還有四個師弟,不論武功才幹也都是一時之選,張三丰千挑萬選找出來的人中龍鳳,不比宋青書強嗎?

就算師弟不繼位,其他的師弟們就沒有兒子嗎?俞蓮舟不婚不去說,張翠山之子張無忌是位面之子,就沒有繼承權嗎,後來殷梨亭和楊不悔也有個肚子裡的孩子,直接否認繼承權嗎?

武當派到了宋遠橋就要傳給宋青書,那不就改成家天下了嗎?就連當年黃蓉也沒把位子傳給郭破虜,要正兒八經來個比武奪帥,把位給女婿啊。

第二、言行會被誤解放大。

我們現在看書會看出很多陰謀論,原因無他,宋遠橋的位置比較尷尬,論親疏張三丰最喜歡張翠山,論武功俞蓮舟是七俠之首,第三代中張無忌是絕頂人物,乍看之下,他面臨了很多挑戰,他的位置不穩。

宋的一言一行都會放到鎂光燈下,讓人難免揣測居心。

比如張翠山從冰火島歸來,其他的師兄弟都欣喜若狂,但是他表現得是“恭恭敬敬”,按說這個和人物性格修養有關係,但是大家一看:這個人是不是怕張翠山回來奪他位置啊?所以表現得不陰不陽的。

其實不是,他明明內心是很激動的:

宋遠橋是謙恭有禮之士,雖對同門師弟,又是久別重逢,心情激盪之下。

還有說宋遠橋對張翠山見死不救:張翠山死那麼快,張三丰天下第一都來不及,宋遠橋能快的快張三丰嗎?

其他類似說引導師兄弟張無忌殺死莫聲谷的言論太多,聽上去言之鑿鑿,其實壓根就是靠的瞎編。為什麼大家這麼喜歡編排宋遠橋?因為他的位置天生有嫌疑,這是原罪。

如果是其他人說張無忌有殺人嫌疑,比如殷梨亭、俞蓮舟,這陰謀論就沒人信了。

第三、週期越長越會出紕漏。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不是完美無瑕的,無論他多麼兢兢業業,但是如果時間太長,肯定會犯錯誤。一旦犯了錯誤,大家對於繼承人的指責就出來了:哦,你狐狸尾巴露出來了!

宋遠橋在這點上其實一直做得不錯,但是一個人地位高了就有個大缺點,容易被家屬連累,這和我們現實生活也是一樣,很多人本來是很能幹清廉的官員,可惜老婆孩子不爭氣,偷偷收紅包,結果自己被拉下水。

宋遠橋的兒子宋青書就犯了大錯誤:一開始是作風問題,偷窺峨眉女弟子;被莫聲谷發現之後,又誤殺尊長;後來就乾脆反出武當,投靠了峨眉派。

倚天屠龍記武當七俠宋遠橋的無奈: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

常威,你還敢說你不會武功?

這三事俱發,宋遠橋沒忍心大義滅親,還是張三丰出來鐵血行事,擊斃宋青書,廢黜宋遠橋,改立俞蓮舟。百年可以開宗立派抗衡少林可不是靠的好好先生,而是靠的雷霆手段。

就這樣,宋遠橋的掌門弟子做到頭了。


當你碰到一個又能幹又能活的前任,你該怎麼辦?

康熙的兒子胤礽說:反了吧!結果被廢了。

秦昭襄王的兒子安國君說:我等到了。不過過了三天就死了。

伊麗莎白的兒子查爾斯說:忍了吧,等兒子即位。

我們的宋遠橋兩頭沒得選,所以他只能無奈。

倚天屠龍記武當七俠宋遠橋的無奈: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

我坐著,你只能站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