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姓“劉”,每次老師上課都不敢點他的名,怕同學們會鬨堂大笑

文|空谷幽蘭

隨著生活質量越來越好,家長們的學識和智慧也日趨完善,於是家長們都力爭為自己孩子取個富有內涵而又不易重名的名字。這樣一來,孩子的取名對於廣大的家長朋友們來說,可以說是孩子出生後的頭等大事了。

在過去,取名都略微有些潦草,當時正值70年代的父母,也不知道為什麼,取名都喜歡在姓後加“婷”、“玉”、“林”、“燕”、“麗”……等等他們認為寓意很好的廣而周知的名,導致80、90後的孩子們重名率是相當的高。

孩子姓“劉”,每次老師上課都不敢點他的名,怕同學們會鬨堂大笑

也許正是因為現在80、90後的孩子們都長大了,大部分人已經開始為人父母了,經歷過姓名引發的各種尷尬,所以深知給孩子取名的重要性,都力求獨特新穎,努力避免重名的尷尬。別說,如此一來,近些年重名的情況是有所改善了,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太多“奇葩”的名字,上課老師不敢點名,同學叫不出口,成為了新時代的另一種尷尬。

隨著支付寶每到過年就發起的集五福活動,“敬業福”這個名字就被網友們拿出來調侃了,眾所周知,五福中往往最難集齊的就是敬業福。於是廣大網友們集不齊五福,就開始@“敬業福”,一時間這個名字火遍了整個網絡。也不知道“敬業福”本人是何感慨。

孩子姓“劉”,每次老師上課都不敢點他的名,怕同學們會鬨堂大笑

相比“敬業福”,“劉茫”這個名字更是讓人哭笑不得,每次劉茫同學在課上一被點名,全班同學就開始鬨堂大笑沒辦法,為了維護課堂紀律,老師平時都不敢點這個名字了。也不知道父母當初起名的時候是否考慮過名字諧音會引發尷尬的情況。

孩子姓“劉”,每次老師上課都不敢點他的名,怕同學們會鬨堂大笑

姓名太過“奇葩”引發的爆笑故事,簡直不勝枚舉,筆者在此就不一一例舉了。比起拿這些“奇葩”名字逗樂,我們更應該吸取教訓,儘量避免這些不必要的尷尬。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取名才能符合心意的同時又避免多餘的尷尬呢?

一、儘量避免姓和名組合後形成尷尬的諧音

許多家長往往只注重孩子的名,探本窮源,只為得一好名。但是到頭來,往往忽略了與姓氏的組合,所以導致了很多孩子的姓名,名是個充滿希望和寄託的好名,但是一旦加上姓,就成了一個無比尷尬的爛名。

因此,家長們在注重選名的同時,也要篩選出那些和姓組合後會產生尷尬諧音的名,以達到最佳效果。

二、選字力求筆畫簡單而寓意深刻

孩子姓“劉”,每次老師上課都不敢點他的名,怕同學們會鬨堂大笑

一個好的名字,往往和筆畫的多少是沒有關係的,家長們千萬不要為了避免重名,或者為了追求新穎獨特而給孩子取一個筆畫多而複雜的名。

這樣的名字往往不僅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同時還會引發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孩子不僅書寫起來困難繁瑣,而且考試的時候,爭分奪秒到的情況下,特別影響孩子的發揮。

三、取名注意避諱高層

大家都知道,古代皇帝的名字是不能叫的,所以如果平時用的字是皇帝名字中其中的一個字,那麼這個字都要用別的字代替。在現代,雖然沒有古代這樣的政律和要求,但為了表示對國家高層的尊重,我們也不能拿姓名任意調侃,要注意避諱取名和高層重複,以表敬意。

孩子姓“劉”,每次老師上課都不敢點他的名,怕同學們會鬨堂大笑

一個人的名字相當於是一個人行走的名片,對於個人來說意義非凡。特別是基於現在改名字的繁瑣過程,我們更應該注重名字的細節。在追求風水、寓意的同時,也要注意以上問題,避免出現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和尷尬局面。

家長要爭取一次取名成功,充滿創意的同時也朗朗上口,不讓孩子日後有所抱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