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逆袭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从一穷二白走到拥有千万身家

这是一个20多年前的故事~~~~~希望对目前的抢房人有点启示

人生的逆袭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从一穷二白走到拥有千万身家

坐标:浙江舟山(高中地理书上有中国四大渔场之一,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所在地)

记者搜索了周围的人群中有无在外置业的。在网上MSN碰到了陈先生,一个内敛但率性的本地年轻人。

之前,知悉他曾在杭州买过房产。谁都知道,杭州这几年的房产涨幅超乎想象。

人生的逆袭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从一穷二白走到拥有千万身家

1997年香港回归那阵,他比周围的一般人都要不名一文,到现在,他仍旧保持着原先的生活方式。只有当人们偶然聊起某人某人买套房子赚大发了时,他轻松一笑,说:“只要你仍然在这个市场里,永远不要说自己赚或亏。”这才让人察觉到他对市场的超然。

应记者之约,陈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一穷二白仅够糊口的工薪者到如何逐渐拥有资产的。

陈先生是在1998年购置了舟山定海城东南的一套60平方米商品房。“那时,还应该感谢政府。当时,定海商品房积压,市里把空置的房产以安居房的形式分给各单位的无房户,总共200套,很便宜的。一套60平方米5楼的房子个人只需拿出8万元。”这是定海的最后一批安居房,自此就进入货币分房了。

人生的逆袭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从一穷二白走到拥有千万身家

即使这8万元,也令陈先生英雄气短。刚好,银行在这一年推出了按揭。搜刮全家的资产,仅拿得出1万多元,不够付首期。向稍微殷实点的亲友借,筹拢3万元,所有的钞票够付首期。全家勒紧腰带的结果,是让陈先生在白坯新房里看上了“98世界杯”。

安稳的日子没过了一年半,到了2000年初。陈先生发现,定海的房价开始攀升,城东南地区的房价接近于省城杭州城西的楼盘价格。他作出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决定:抛售定海的房子买进杭州房子。

人生的逆袭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从一穷二白走到拥有千万身家

定海的房子以12万元的价格成交,还进按揭款之后,还剩9万元。9万元,足够陈先生周转。揣着5万元一刻不停地跑到杭州,就在他即将为城西的一套房子付首期时,来自家庭的压力让他面临有生最大的抉择:“你在定海工作,干吗要买杭州的房子?”但此时陈先生已无退路,咬咬牙齿买下了一套总价15万元的60平方米房子。回到定海,他心甘情愿租房子。

家人看陈先生租房子不安定,把余下的4万元交给了他。陈先生迅速又以这4万元作为首付,在当年买下了同样地段价格更低的一套房子。

人生的逆袭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从一穷二白走到拥有千万身家

当时,陈先生每个月的按揭付款压力,令他手头的几张信用卡一律透支。好在陈先生的信誉尚佳,总能在恶意透支的期限到来前及时填补漏洞。

2000这一年,对陈先生而言是漫长的一年。陈先生通过缓慢的电话拨号上网了解杭州的房地产行情,一边摸摸自己的口袋,看仅剩的几张钞票是否能够支撑到月底。

怕家里担心,陈先生没有把自己的窘境告诉家人,只是打电话给自己的好友:“万一投资失败,拉兄弟一把。”

朋友安慰他,买房子总不会亏的。怀着破釜沉舟的心态,令陈先生百倍专注于手头的工作。这一年,也是陈先生工作业绩飙升的一年。谁都不知道,那个仅抽2元5角一包“杭州”烟的青年,手头会握有两套杭州的房产。

2000年,恰是杭州房地产市场开始爆发式增长的第一年,之后,连续几年涨幅排行全国第一二位。

人生的逆袭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从一穷二白走到拥有千万身家

2002年,杭州的报纸铺天盖地描述房价发疯的消息。一个斜阳西下的黄昏,陈先生在自家楼盘的草坪上,翻阅着一份《钱江晚报》,心里想:“兴许是一个舟山青年羸弱的翅膀,掀起了杭州房地产市场的风暴?”

以2000年的杭州房产投资为起点,直到现在,陈先生又陆续运作过好几套房产。“实际上,在2000年,买进长三角任何一个城市的房产,都可能让你赚到上倍的利润。”陈先生说。

他的果敢之处在于:不像别人是手头有余钱才投资,而是甘愿牺牲眼前的生活质量,未雨绸缪。“永远都不要为过去的投资机会后悔。你所做的只能是着眼现在,在自己的力所能及范围内规划将来。

记者问他:“你觉得,在你的投资经验中,你觉得最宝贵的是什么?”

电脑荧屏上浮现出了陈先生的话:“珍重情感。没有家人、朋友的信赖和支持,我绝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去买这些房子的。要抱着托盘的心态去投资,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期望一朝暴富。一个时时为他人着想的投资者,市场往往给他最丰厚的回报。”

人生的逆袭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从一穷二白走到拥有千万身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