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大家袁钟:中医,站在山顶才能看到的风景

初次接触中医,我们会有很多疑问:如为什么学西医要学人体解剖而学中医不需要?为什么中医的基础是“阴阳五行”而西医是生物学等?为什么中药药物成分不清、药理作用不清,但有效就可以用?为什么西医说病因是细菌病毒,中医却说是“邪气”?为什么西医用抽象事物的属性来定义事物,中医用“取类比象”来解释事物……这类问题越多,就会认为中医似乎不科学。后来研究世界医学史,发现古希腊罗马医学与古中医学很相似,以自然哲学思想为基础,主张整体观念,也拿脉看病,也用草药治病等,但欧洲文艺复兴使古希腊罗马医学摆脱自然哲学,进入实验科学,最终发展为现代西方医学。同时的中医学依然在传统的轨道上前行,至今仍是传统医学。

医学人文大家袁钟:中医,站在山顶才能看到的风景

百年前,面对科技、军事、经济强大的西方列强,中国的知识精英一方面渴望尽快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强烈否定自己的传统,否定儒学、取消汉字、取消中医等,其中鲁迅先生批评中医的言论影响较大。后来,每当中国开放,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时,中医就会被拿出来比较,批评中医甚至取消中医的思潮一浪接一浪。尽管找中医看病的患者依然不少,尽管大多数百姓始终相信中医,尽管中医的临床效果不容置疑,但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科学思想及方法广泛普及的社会,传统的中医需要与现代医学対话,需要有与西医可沟通、可理解的语言。

笔者也长期质疑中医、批评中医,也发表过一些文章,但随着阅读的增加、经历的增加,自己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比如当我接触气象医学知识时,才发现中医“风、寒、暑、湿、燥、火”的“六淫”说法很有道理;当我学习生态学知识时,才知道人与周围的植物有更特殊的关系,才认识以植物药为主的中药具有生态学优势,更适合人类,也明白什么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读医学心理才认识到中医将“七情”作为主要病因是多么重要,读医学社会学、社会生物学才懂得中医把患者置于社会和自然中观察的智慧……更强烈的冲击是,2006年我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专家访问北美,我们去加拿大好几个著名医院的肿瘤科和肿瘤医院,对方见我们来自中国,都提出是否可以帮他们建中医科。没想到在国内颇有争议的中医在西方著名西医医院如此受欢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何裕民教授是我尊敬的学者,我们结识40年,是灵魂深处的朋友,他中西医底蕴都深厚,长期从事肿瘤临床,担任过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委,现担任《医学与哲学杂志》副主编,他也同样批评中医,但与其他批评者不一样,他是基于坚定地相信中医。有人投稿取消中医的文章,是他决定在杂志上发表,从而引起2006年那场中西医大论争,他写的《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中医方法论》等著作不仅中医喜欢,西医也接受,他是少有的能与西医对话的现代中医学者。

医学人文大家袁钟:中医,站在山顶才能看到的风景

认识人体生命过程及其防治疾病的知识正如爬山,可以从阴坡上也可以从阳坡上,但只有站在山顶才能看到山两面的风景,中医和西医也就是我们攀登的“山的两面”,他们有着不同的美丽,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先生谈处理不同文化关系时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医与西医背后是两种文化,要“各美其美”,我们还要懂“美人之美”,创造“美美与共”,从而享受“天下大同”。

我们来看看中医和西医的“各美其美”:在观察人体生命时,一种方法,是由外及里观察,从皮肤、肌肉、骨骼、组织、器官逐步认识,由宏观到微观观察,从组织、器官到细胞、基因等;另一种方法是将人体生命置于不同湿度和温度环境(如风、寒、暑、湿、燥、火)中观察,将人体生命置于不同心理及情绪状态(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中观察。前者西医见长,后者中医见长;观察人类疾病时,一种方法是割裂其他因素而抓住主要因素寻找疾病的共性,另一种方法是不割裂其他因素而通过多因素寻找疾病的个性。共性突出的疾病,西医可能见长,个性突出的疾病,中医常有成就;其中的逻辑表现为:某原因在某条件下产生某疾病。认识人类疾病时,一种方法是重视疾病产生的原因,如寻找并研究认识细菌、病毒等,并寻找战胜细菌、病毒等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重视疾病产生的条件,如强调“顺应四时”、“饮食有节”、“恬淡虚无”等预防疾病,强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重视对疾病的抵抗力和人体的自愈力。前者西医深入,后者中医丰富。原因为主时,西医可能优势突出,条件为主时中医更有优势。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逐渐明白,认识自然万物需要分类和定义,但其中难免会多了主观的成分;寻找因果关系常需要割裂其他关系,从而开始脱离整体;事物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可我们不得不从静止去认识,结果又可能脱离实际……所以,追求真理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去把握智慧;认识事物的是与非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去认识“是中有非”“非中有是”“是非可消长”“是非可转化”。(来源:健康报,作者:袁钟,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北京协和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总编,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