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王朝的覆滅,導致"五胡亂華"的原因,不僅只有八王之亂

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真正導致"五胡亂華"的原因,不僅僅是"八王之亂",那不過是表象罷了,或者說是直接原因,從更深層次來分析的話,"五胡亂華"發生的根本原因有以下五個,來解析一下吧!

西晉王朝的覆滅,導致

(五胡亂華線路)

五胡內遷

首先是"五胡內遷"問題,如果不內遷就亂不起來,那麼為什麼會內遷呢?具體情況各不相同。匈奴人中的南匈奴內遷,是為了得到東漢的庇護,成為了東漢的僱傭軍,南匈奴這隻肥狼是被東漢自己養肥的。烏桓人最早是匈奴人的小弟,後來匈奴被大漢擊破之後,烏桓人見風使舵,背靠大樹好乘涼,成為了大漢的小弟。

後來儘管蹋頓選錯了主人,在東漢末年的亂世,跟在了袁紹的身邊,這位蹋頓直接被曹操手下大將張遼陣斬。曹操看中了烏桓人的能力,便把烏桓人收於麾下,成為了自己的鋒銳,因此他們也就進一步遷徙到了塞外之地。

西晉王朝的覆滅,導致

(鮮卑人)

鮮卑人是在匈奴人衰敗後崛起於草原的新勢力,他們見風使舵的能力很強,同時願意學習漢先進的文化,到了軻比能的時候,鮮卑族曾經強盛一時,也成為了五胡十六國時建立國家最多的少數民族國家。羌族一直以戰鬥為生命,他們多次發動戰爭,儘管都被擊潰,但他們也越來越多的遷徙到了甘肅、陝西境內。

《漢書·卷六·武帝紀第六 》的記載:青至幕北圍單于,斬首萬九千級,至闐顏山乃還。

氐族潛移默化的程度很深,在漢武帝時期他們就被收編了,到了魏晉時期,他們先是依附於張魯,後來又歸附於曹操,因而大量的遷徙到了中原,後來更是建立了前秦帝國。巴人在戰國時被滅國,東漢末年他們依附於曹操,後來大多就定居在了甘肅一帶。

西晉王朝的覆滅,導致

(曹操處理政事)

門閥專政

門閥在西晉建立時,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也經展現出了他們強大的實力,通過門閥支持上位的司馬氏自然不會虧待這些自己的盟友和支持者,他們不僅擁有自己的莊園和部隊,更是通過"五等爵"和"九品中正制"獲得了更多的政治權力。恢復"五等爵"是司馬懿之兄司馬朗提出的,司馬朗提出這種論調的原因在於:世家大族建立了自己的小莊園後,想通過恢復五等制來讓他們的小莊園成為具有獨立主權的國中之國,讓政府承認他們這麼做的合法性,帶來的後果就是君權弱化、門閥興盛。

這種政治主張,在曹魏時代,尤其是曹操在位時受到了打壓,曹操敏銳的意識到了世家大族的政治企圖和可能對自己帶來的威脅。因此直到司馬氏掌權後,司馬朗的主張才被付諸行動,到了西晉建立以後,出現了"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封",門閥們的政治要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滿足。世家大族通過攫取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穩固了自己的地位,形成了實際上的門閥專政政治局面。

西晉王朝的覆滅,導致

(司馬朗影視劇形象)

宗室亂政

《晉書·帝紀第三》的記載:歷實在爾躬,允執其中,天祿永終,於戲!

高平陵之變時,作為宗室曹爽想集權,但是缺少地方上勢力的支持作為外援,因此,才很容易讓司馬懿找到機會一舉奪位成功。 作為最大的受益者,晉武帝司馬炎當然知道宗室衰弱是曹魏被孤立的原因。

作為世家大族利益代表的司馬氏,在繼續倚重世家大族的同時,對於宗室的勢力也進行了加強,分封司馬氏為王,讓他們作為外藩來鞏固中央的權力。這次諸侯王可不是傀儡,他們缺地就補充地盤,缺人就補充部隊,把他們一個個都養的瞟肥體壯,都不是讓人隨便彈捏的軟柿子了。

西晉王朝的覆滅,導致

晉朝生活畫像

具體來看,晉武帝時以郡為國,邑二萬戶為大國,置上中下三軍,兵五千人。邑萬戶為次國,置上下二軍,兵三千人。邑五千戶為小國,置一軍,兵一千五百人。後來更是通過更改戶邑的方式,凡是不滿萬戶小國,都給增加到萬戶。

大國贈為四萬戶,而汝南王司馬亮、秦王司馬柬食邑更是達到了八萬戶,成都王司馬穎的食邑更是達到了十萬戶之多。西晉共分封五十七個王,以每國一萬戶來計算,就已經達到了五十七萬戶了,此外五等封爵的食邑戶數尚不統計在內。

西晉王朝的覆滅,導致

(秦昭襄王)

經濟崩潰

宗室諸侯和龐大官僚機構,給百姓們增加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諸侯們雖然享有封地,但是並不治理官吏和百姓,而且所謂的食邑戶數,也只是在國家的戶口上,只是名義上屬於諸侯們罷了。諸侯們不作為卻可以享受到一部分國家的租調。雖然對於國家來講,並不妨礙中央行政權的統一,但是租調的分割,卻給中央的財政收入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西晉太康三年,全國只有人口三百七十七萬,這和東漢永嘉元年全國的九百九十三萬人口數量相比,才是當時的三分之一。可是西晉龐大的官僚機構的政務開支卻遠遠超過了東漢時期,這麼沉重的負擔都壓在了西晉這三百多萬國家在冊的人頭上,可以想象的到西晉的百姓負擔之重。百姓們縱使遇到豐收的季節,也僅僅夠供給國家財政支出,按照《晉書·傅玄傳》的說法,百姓們面有菜色,而統治階級宗室王族和門閥們一個個都腦滿腸肥,兩極分化極其嚴重,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西晉王朝的覆滅,導致

晉朝皇帝劇照

州郡無兵

對於西晉政權來講,吳蜀雖滅危機未除,州郡無兵則難以自保。 魏晉之際,除了中央擁有數十萬大軍,以守衛邊境和防備吳蜀兩國之外,在維持國內統治秩序方面,州郡兵也是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晉武帝平吳後,認為國家已經統一,可以削減軍隊,以彰顯天下安定,於是把很多州郡之兵都裁撤了。 但是這樣一來,州郡就沒有了固定的武裝力量,宗室諸王卻擁兵自重,他們利用手中的軍隊和自己在地方的權力終於釀成了"八王之亂"。

西晉王朝的覆滅,導致

(劉邦影視劇)

晉武帝的願望是美好的,但結果卻適得其反,在"八王之亂"結束後,由於州郡缺少兵備,才讓少數民族的武裝力量,一再壯大而得不到有效的牽制,終於釀成了"五胡亂華"的局面,直接導致西晉王朝覆滅。

參考文獻:

1、 《晉書·帝紀第三》

2、 《漢書·卷六·武帝紀第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