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夫我要厲聲痛斥:這樣的人怎麼能“安邦”“興國”?

《安家》編劇這樣安排江奶奶兩個外甥的姓名,一定是“別有用心”的——反諷麼?

有好事者已經分析了從房似錦、徐文昌到潘貴雨、房家棟等人物姓名之梗之所在,未及鄺安邦、祝興國——可能還沒分析到這倆敗家玩兒仍吧!

而那樣安排的兩個外甥的做法和行為似有點兒極端,我以為人應該不會那麼沒人性,不會那麼現實、那麼絕情,況且那是他們的恩姨恩姨夫啊!難道是因為外甥媳婦在作祟(祝興國似還未婚)?若如此似一切還好理解。——據說這都是有原型的。

俗話說“孃親舅大”“姑姑親輩輩親”,依我的經驗看,姨更親——姨夫則另當別論。

小姨夫我要厲聲痛斥:這樣的人怎麼能“安邦”“興國”?

編選自網絡

口口聲聲說是自己帶大的,帶成這樣,你江奶奶沒有責任麼?你這不是誤人子弟了麼?(作為老師之江宋姨夫也脫不了干係)而這又豈不是你人生的另一種失敗?——當然,這樣質問她無異於在她傷口上撒鹽。他們能這樣對你,他們能怎樣對待“邦、國”也就可想而知了。“邦、國”能指望這樣忤逆的下一代“安、興”麼?一天天地還都上海、北京的忙忙忙呢!呸!我呸!!

倆人模狗樣的外甥這樣成年而未“成人”,教訓深刻啊!育人不可不慎啊!

江奶奶最後的捐贈之舉,算是在世人面前搏回了一點兒面子,也算是在倆缺德帶冒煙兒的外甥那兒出了口惡氣,更算是替他們“安邦興國”了——不過可千萬別起墳樹碑的,否則,依那倆混蛋外甥的胸懷,估計會去給刨了掘了;忌日、清明……想都別想。

——順便說一句,我認為江奶奶一定是覺得生無可戀而自絕於這花花世界的

小姨夫我要厲聲痛斥:這樣的人怎麼能“安邦”“興國”?

編選自網絡

因為妻是小姨,所以我是小姨夫,而且也沒子女,而且也有外甥——我家族一個、她家族亦倆——目下看他們似乎就不會那麼操蛋,當然我們還沒有那麼老且也沒有老洋房或鉅額財產可爭可覬覦。

江奶奶故事的人物架構與我們夫妻之狀況的契合度太高了,這恐怕是很難找到第二例的——電視機前。

看劇中小姨夫之逝,劇外之小姨一直泣淚漣漣……

“小燕子”之外,妻最喜歡孫儷,但追《安家》不完全是因為孫儷,《鄉12》她也窮追不捨。

小姨夫我要厲聲痛斥:這樣的人怎麼能“安邦”“興國”?

芳華妻

前兩天我寫了( ),因為緊張老妻,我已在芸豆蒜薹黃元帥上與之同嗜了——難說這裡沒有就全、遷就、附和、讓步的成分;很快,下一個同嗜目標就有了,那就是“追劇”——對《安邦》的稍多關注,讓老妻重燃了同化我的信心,而我還沒拿定主意是否要再從緊張的理念出發而隨之“熊瞎子劈苞米”似地“肥皂”下去。

求同而不存異的理想狀態是可以期待並值得為之努力奮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