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十日清军屠城死了多少人 扬州十日简介

1645年5月13日,清军兵临扬州城,想要守城将领投降。但是以史可法为首的守军完全不从,誓死抵抗。清军调来重兵,集中力量攻克扬州,终于在5月20日这天,将扬州城攻破。眼看着城防已破,再加上城内有人叛变,想要突围逃出去已是不可能。城内百姓唯有烧香拜佛求平安,将财产收拾藏起来。但是,扬州城坡之后,涌入大量的清军,手无寸铁的百姓根本无力反抗。

入城的官兵穿梭在扬州城内,肆意搜刮城内财产,不论什么,一律纳入囊中。夜幕降临,清军漏出了“吃人”的本性,将城里自首的老百姓分别捆绑,用长矛对着他们一顿猛刺,无人幸免。一时间,曾经繁华富足的江南小城沦为清军的屠场,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

眼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清军虐杀,扬州城内的百姓同仇敌忾,抢修城防、赶制刀枪弓箭,不论男女老幼,都投入到这场自卫战争中。但是清军数量庞大,作战有序,毫无作战经验的老百姓根本不是对手,纷纷溃败。

老百姓们有的为了逃生,躲在垃圾堆里,但是清军还是没放过肮脏的垃圾堆,不时用长矛往里面刺。多在屋内的老百姓,被清军的大火活活烧死。无处可藏的,一旦被清军抓到,也沦为他们虐杀的对象。

直到城破五六天之后,屠杀和抢夺才结束,清政府停止对扬州城的屠杀。5月27日,清政府开始对扬州城开仓济粮,流离失所的老百姓终于吃上了热饭热菜。据不保守估计,约有80万人死于这场杀戮之中。

扬州城坡之后的那场雨,见证了几十万条冤魂四载清军的屠刀之下。虽说雨水可以洗掉战争的痕迹,但是却无法抹灭战争受害者内心的记忆。

扬州十日,也常被成为扬州屠城。满清入关后,在江南地区制造的一起大规模的屠杀事件。

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由于当时南明将领史可法对清军的殊死抵抗,在阴历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攻占扬州后,在扬州城内进行了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着《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这件惨案被幸存者记录在《扬州十日记》等史料,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进行了十天,造成城内尸横遍野。烟花三月的扬州,历经几世繁华,被这场屠杀变成血染之城,史料描述当时的惨状为:“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可见当时清军的残暴程度,这段历史也永远钉在耻辱柱上,昭示着加害者的野蛮和罪恶。

扬州十日清军屠城死了多少人 扬州十日简介


扬州城内,官兵在厮杀

1645年5月13日,清军兵临扬州城,想要守城将领投降。但是以史可法为首的守军完全不从,誓死抵抗。清军调来重兵,集中力量攻克扬州,终于在5月20日这天,将扬州城攻破。眼看着城防已破,再加上城内有人叛变,想要突围逃出去已是不可能。城内百姓唯有烧香拜佛求平安,将财产收拾藏起来。但是,扬州城坡之后,涌入大量的清军,手无寸铁的百姓根本无力反抗。

入城的官兵穿梭在扬州城内,肆意搜刮城内财产,不论什么,一律纳入囊中。夜幕降临,清军漏出了“吃人”的本性,将城里自首的老百姓分别捆绑,用长矛对着他们一顿猛刺,无人幸免。一时间,曾经繁华富足的江南小城沦为清军的屠场,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

眼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清军虐杀,扬州城内的百姓同仇敌忾,抢修城防、赶制刀枪弓箭,不论男女老幼,都投入到这场自卫战争中。但是清军数量庞大,作战有序,毫无作战经验的老百姓根本不是对手,纷纷溃败。

老百姓们有的为了逃生,躲在垃圾堆里,但是清军还是没放过肮脏的垃圾堆,不时用长矛往里面刺。多在屋内的老百姓,被清军的大火活活烧死。无处可藏的,一旦被清军抓到,也沦为他们虐杀的对象。

直到城破五六天之后,屠杀和抢夺才结束,清政府停止对扬州城的屠杀。5月27日,清政府开始对扬州城开仓济粮,流离失所的老百姓终于吃上了热饭热菜。据不保守估计,约有80万人死于这场杀戮之中。

扬州城坡之后的那场雨,见证了几十万条冤魂四载清军的屠刀之下。虽说雨水可以洗掉战争的痕迹,但是却无法抹灭战争受害者内心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