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局之下,一个小餐饮老板的疫情40天

困局之下,一个小餐饮老板的疫情40天


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

从来不是由上天来书写…


两个月前,

小牛憧憬2020年的开端应该是这样的

自己的两个亲儿子

——牛氏集团牛杂火锅开业大吉,

老街小牛锑锅麻辣烫继续红火,

两家店横扫西门和市区重口味食客圈,

再努把力,

自己2021年也许就可以换车标是一匹马的坐骑了。


困局之下,一个小餐饮老板的疫情40天


毕竟卖串串的这四年,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要做白果林最骚气的跑堂小王子——跟大姐聊女婿,跟大哥吹莎莎,跟太爷聊孙女,扶太婆上楼梯,他的精神食粮,就是那些跟妹妹们可以觥筹交错勾肩搭背的时光…”


没想到一场疫情,

让小牛的身份从一个小餐饮老板倏地变成了朋友圈微商。


困局之下,一个小餐饮老板的疫情40天


成为朋友圈微商的三步骤


1月15号

小牛的新品牌「牛氏集团牛杂火锅」正式开业;

1月27号

小牛的新品牌「牛氏集团牛杂火锅」正式宣布关门。


困局之下,一个小餐饮老板的疫情40天


快得就像一阵风,

包家巷周围的街坊们议论纷纷——

“这个老板怕不是为了洗钱哦。”

但是小牛和他的合伙人知道,

『暂时关门』才是聪明人的选择。


他心里有一把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房租、水电、人工、囤货成本远远高于春节期间这点稀稀落落的人流。开了四年多的老街小牛麻辣烫因春节暂时关门了,员工都遣散回家好好过年,小牛停了朋友圈段子分享,充满焦虑地点燃人生第一根烟。


虽然店暂时都关了,但是大脑不能停。恰逢此时,他一直关注着的会友火锅老板杨杰和吼堂火锅老板李小孬都开始在朋友圈吆喝做外卖,他搜了一下几个外卖平台,竟然发现成都那些大品牌餐饮都没歇着,大家都在努力挣扎第二条生路。


这个时候成都人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和疫情的恐慌中,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冰箱里的香肠腊肉都吃腻了迫不及待想换换口味,哪家餐厅率先打出外卖名气,就等于提前占好了市场。


小牛一拍大腿,

对呀,

我的锑锅麻辣烫好歹也积累了这么多年人气,

那些口口声声说爱我的食客,

终于到了鉴定真爱粉的时刻。


困局之下,一个小餐饮老板的疫情40天


但是,卖串串需要人工成本,

鉴于所有墩子工和嬢嬢都被派遣回家,

他和合伙人合计了一下,

还是觉得做牛杂火锅外卖最为稳妥。


不卖串串还有一个原因——店里需要的一次性签签一直没等到厂家发货,小牛固执地认为,没有签签就不算吃串串,不能在家吃串串那就没有仪式感。


针对要不要上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他们马不停蹄地做了市场调查。有个在饿了么卖干锅小龙虾的餐饮朋友声泪俱下地阻止他们,“兄弟你看我半年都亏成啥样了啊”!抽成比例、推广费用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两座大山,小牛衡量再三,决定先在朋友圈试卖一波看看市场水花。


困局之下,一个小餐饮老板的疫情40天


感谢命里及时出现的这两位小姐姐


2月4号,采购置办了所有外卖物品后,牛氏集团牛杂火锅正式在小牛的朋友圈再度上线。只卖两种听名气就无比伟光正的套餐——“价值217元的跟着党走蜗居解馋套餐”和“价值349元的违规聚会上帝保佑套餐”。宣传海报简单得就像小牛隔壁邻居的三大爷学美术的孙女某节设计课随便交出来的作业,朴实无华,小牛自诩就是本人。


刚开始,反响果然平平。

一天撑死了能卖15单,

这一大半销量还是来自一些

实在看不下去卖惨经营的老板而下单的忠粉。


困局之下,一个小餐饮老板的疫情40天


过了几天,小牛寻思着这样哪行呐,我的那些真爱粉去哪儿了?他开始厚着脸皮私信关系好的几个粉丝,拜托他们替自己分享一下社群。


这个时候,小牛的生命里出现了两位小姐姐,就是她们看似平平无奇漫不经心的一个链接分享步骤,令牛氏集团牛杂火锅重新焕发了第二生命力。


据小牛回忆,这两位真爱粉应该是用自己几十年积累的名誉做了担保,童叟无欺。连续三天,小牛的微信好友暴涨400人,而牛杂火锅的销量战绩也水涨船高,日销量达到了八九千的流水。


困局之下,一个小餐饮老板的疫情40天


其实在2月中下旬,成都的很多餐饮商家已经回过神来,纷纷用私域流量做业务拓广。其中很多餐饮本身就有不少的官方公众号和微博粉丝,这更利于他们的产品在私人口碑中进行推广。


园里火锅、良木缘、乐田西餐厅、恬记耗儿鱼等等大小餐厅也在开发自身的公众号小程序,与饿了么、美团点评等外卖平台抢流量,拼的不仅仅是耐心,也是实力。


困局之下,一个小餐饮老板的疫情40天


小牛在做外卖方面虽然略微迟钝了一点,但总归逐渐摸准了生存命门。他尤其感谢高新区人民——是他们贡献了整个火锅店30%以上的外卖销量。他的微信好友,经过一段时间口口相传,也逐渐增加至4000多人


店里的免费送餐服务是几个股东轮流着来的,小牛开着自己的破宝来,不断往返穿梭整个成都,最远送过三道堰。2月份在他送餐的13天时间,他光送货一共跑了1900公里,小车三出三进汽修厂,撞过街边的柱柱,碰过奔驰的车漆,挣的那点工资都搭里面了。


你以为小牛在赶苍蝇哇?

错了,他在做作地揽客...


4月份,餐饮人最难熬的时期要来了


疫情爆发的这段时间,不断有专家预判:民众因为疫情经过一段时期遏制消费,在事件影响变小时, 部分领域消费更容易出现“报复性增长”,特别是餐饮行业。


但是我们采访过一些餐饮老板对此并不置可否,普遍持消极态度。小牛说自己的两家店有一个很奇妙的现象,3月1号以后,门店销量陡然下降。他们几个人曾坐下来细细分析,发现原因无外乎三种:


1、疫情刚开始爆发,所有人隔离在家,口味清淡,对于火锅串串这类外卖需求比较新鲜,多吃几次后,好奇心和新鲜感逐渐下降;


2、很多企业3月初大量复工,年轻人在家吃饭的情况逐渐减少;


3、他们访问了三个在高新区上班的IT朋友,3月初大家几乎只拿不到2000元的基本工资,人们钱包瘪了,终于普遍意识到经济危机的来临,更容易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这对本来就不富裕的餐饮行业而言,

无异于雪上加霜。


2月底,在成都拥有很多小众忠粉的会友火锅因为各方面压力也宣布关门,当看到老板杨杰发出的朋友圈,小牛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从好好吃饭的一篇推文上认识了老板,专程撵去店里吃,也加了他微信。两人虽然从未在微信上有过直接会晤,但是也有种“英雄惜英雄”的惺惺相惜感。


困局之下,一个小餐饮老板的疫情40天


会友火锅的关门,

让他后背冷汗涔涔。

同是餐饮沦落人,

更应以同行引以为戒。


4月份,应该是全国餐饮最难熬的一个槛了吧。3月底,餐饮员工陆陆续续回归门店,工资恢复正常,水电气恢复正常,房租一如既往,囤货量逐渐增加,但是上座率谁也无法保证。像老街小牛这样的串串店,还面临着很多食材当天囤积过量第二天就要丢弃处理的隐形成本损失。


2月底的时候,老街小牛串串也开始做外卖了,员工陆陆续续返工,堂食也开启。提到这里,小牛就想敲自己两棒槌——他似乎是一个永远慢时代洪流两步的人,离顺风车总是差三分钟。疫情爆发初期,他做医药的朋友问他要不要一次性口罩和额温枪,他想的是算咯,哪里就那么紧俏;疫情爆发后,他才慌了神,到处托人采购,最后花原来的两倍高价买了1000个口罩给员工。


困局之下,一个小餐饮老板的疫情40天


不过最令他感动的是底下员工对他的理解,2月份几乎两家店的员工都在家休整,没有工资拿,其实谁都比他着急。但是兄弟伙些反过来还要安慰老板,“没得事,你不要因为着急就贸贸然开店,如果损失太大,咱们暂时关门都行”。


小牛目前的焦虑是,

老百姓的消费信心好久能够恢复?

有专家说因为此次疫情,

中国经济要倒退5年,

当中还有进出口贸易等复杂的连环链带来的经济低潮。


即使白果林现在的餐饮商家已经倒闭了一片,小牛仍然坚持即使亏本也要把门店招牌挂好,笑脸迎人。因为他担心真的为了避免损失而关门几个月后,健忘的食客谁还会记得起他和他的麻辣烫。


谨小慎微,不甘落后,有自己的小聪明也有审度时世的大智慧

…在成都永远不乏像小牛这样的一群餐饮人,即使如微光,也在努力发亮。


而我们在做的,

就是记下他们的故事。


欢迎大家的骚扰

顺便听老板八卦人生,谈吐地摊文学


困局之下,一个小餐饮老板的疫情40天


好好吃饭粉丝福利


“牛氏集团牛杂火锅”已经开门迎客

欢迎大家有时间就去叨扰~

小牛老板为你们准备了10份双人餐套

送给文后留言最走心的食客哦~


好消息


好好吃饭粉丝福利群已经开通啦~


也许,你想和我们一起玩...

我们会不定期提供餐饮福利

同时在能力范围内,

为大家提供帮助订餐及餐饮推荐服务

团购福利等,

之后还会有很多霸王餐试吃福利陆续提供,

敬请期待。


扫我吧~


困局之下,一个小餐饮老板的疫情40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