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攜手打通產業鏈 國內外訂單接踵而來貴州“規上”企業復工復產含金量足

多方攜手打通產業鏈 國內外訂單接踵而來貴州“規上”企業復工復產含金量足

  疫情防控積極向好,生產經營奮起直追。
  貴州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全力推動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據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4113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自2月底全面復工以來,在各級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復工優惠措施幫扶下,正開足馬力加快生產達產。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我省工業經濟發展的基本面,這些企業的運行情況如何,事關全省工業經濟能否順利完成今年發展目標任務。全面復工復產,只是解決了“開起來”的問題。但是,如何克服疫情造成的影響,解決原料供應、人員返崗問題,克服流動資金、市場需求、產品訂單等困難,更是企業發展的關鍵。
  日前,記者走進省內多家“規上”工業企業,所見所聞,令人欣喜。一家家企業嚴控疫情加快生產的場面,一組組生產指標增長的數據,一張張國內國外的訂單,鼓舞人心,堅定信心——
快速復產 企業訂單接踵而至
  3月11日,記者從首鋼水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獲悉: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組織,2月份生產合格生鐵301735噸、粗鋼326571噸、鋼材322312噸,確保了經營生產穩定,其中,鐵焦事業部高爐日均生鐵產量創下多年來最好水平。


  “抗疫保產,是水鋼人的一次大考。”水鋼相關負責人自豪地告訴記者,特殊時期,水鋼各單位共克時艱渡難關,衝破了新冠肺炎“攔路虎”,正迎來生產經營的良好勢頭。
  記者來到位於貴陽高新區的貴州航宇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劉朝輝高興地告訴記者一組數據:“復工以來企業開足馬力兩班倒、搶任務,2月份產值達到5217萬元,同比增長53.49%。預計一季度產值達到1.77億,同比增長61%,順利實現‘逆增長’”。
  該公司作為從事先進鍛壓技術與工程化應用研究的民營企業,憑藉過硬技術和產品,成為亞太地區唯一具備全球六大商用航空發動機公司合格供方資質的企業,其航空發動機鍛件產品主要向美國、英國、韓國、意大利、瑞典等國家出口。
  貴陽順絡迅達電子公司總經理戴正立告訴記者,受到疫情影響,2月10日才復工,但今年產量和銷量看好。“今年1月已生產電感1.35億隻,由於採用智能化生產線,預計一季度可實現5.35億隻,同比增長近300%。”
  該公司拳頭產品是高頻繞線片式電感,而且能生產出全國最小的片式電感,因技術領先而成為華為手機配件高頻繞線電感的西南地區唯一指定供應商。
  總部位於貴陽小河區的航天江南集團公司也接連傳出好消息,該集團所屬航天新力公司日前喜籤重大項目680萬元訂單,這是航天新力今年金額最大合同,順利實現“開門紅”。集團所屬航天林泉深圳市航天電機系統有限公司今年以來,已向4個國外客戶和4個國內客戶共發貨11批,7.6萬臺/套產品,總金額362萬元,新收到訂單金額已超過821萬元……

  一個個企業恢復生機欣欣向榮的生產景象,展現的是我省工業經濟發展的積極態勢。  
齊心協力 確保產業鏈條暢通
  此次疫情,給很多企業的上下游產業鏈都帶來影響。在相關部門和各級政府的幫助下,廣大企業千方百計克服重重困難,多方攜手,共同抗疫,打通產業鏈,實現整體復工復產。
  作為貴州先進裝備製造業重點培育企業,在復工復產期間,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產業鏈的問題——上游原料企業不能正常復工生產。
  為此,貴陽海信多方協調資源,多渠道採購,緊急開發新的供應商等方法解決難題,甚至還獨創了“共享員工”方式:有一家上游原料企業遭遇“用工荒”問題,貴陽海信與這家企業協商之後,就派出多名海信員工前去支援,既解決了上游企業的“用工荒”,又解決了海信的原料問題。
  “我們採取了多項措施,正在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公司總經理許毅告訴記者,2020年,貴陽海信原計劃生產120萬臺電視機,目前沒有更換計劃目標,甚至還在計劃增加訂單。
  為幫助企業復工復產,貴陽高新區高度關注集群產業產業鏈的全面復工,專門製作了詳細的實操手冊,為企業量身定做復工復產指南,在省市出臺一系列“暖企政策”後,貴陽高新區還額外出臺了15條針對高新區企業的暖企政策,關鍵時刻給予企業關鍵性的幫助。

  “政府給了我們鼓勵和幫助,高新區還給我們解決了防護物資、產品運輸等困難,為我們創造條件保障生產,讓我們更有信心把疫情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貴州航宇科技副總經理劉朝輝感激地說。
  水鋼為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也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因為疫情使交通受阻,供貨方只能將生產設備所需的備品備件運送到高速路口,他們就安排職工開車到高速路口把備品備件運回來。部分職工不能正常到崗,班組長頂崗作業,車間主任就到班組當班長指揮生產。在燃料保供上,積極與盤江集團聯繫調劑一列噴吹煤進廠,開發兩列新疆區域噴吹煤進廠,並通過首鋼協同山西焦煤集團調劑一列瘦精煤保供。種種努力確保了生產的正常運行。
  而航天江南所屬航天新力公司為克服疫情帶來的不便,大量採用大數據應用手段,在爭取訂單過程中,從市場信息收集到合同簽訂的全過程都採取郵件、短信、微信、電話視頻、網上籤約的雲辦公方式,實現了防控保產兩不誤。
  大家一致認為,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隨著貴州疫情防控局面的逐步好轉,將會給企業帶來一次爆發式增長。
  創新引領 追求更高質量發展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抗擊疫情,復工復產過程中,新興產業、高科技企業恢復生產的的速度較快,而且後勁很足。

  貴州大龍經濟開發區的中偉新材料公司生產的鎳鈷錳三元前驅體材料作為鋰電池的核心部件,目前居市場領先地位,高端產品已走出國門,在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供應鏈上佔據一席之地,成為貴州省基礎材料產業的先鋒企業。
  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不僅企業產量未下降,而且公司訂單量增加了,生產經營目標也比去年更高,並作力向第一季度“開門紅”衝刺。
  “貴陽順絡迅達之所以業績成倍增長,就得益‘千企改造’工程。”戴正立說,通過實施“千企改造”,順絡迅達分三期逐步搭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化倉儲管理、生產管理、數字化工廠綜合一體化平臺等,近600臺生產機器實現自動化生產和產品數據收集。原來一個工人只能控制4臺機器,人工記錄核對檢查。智能化改造後,一個工人能控制20臺機器,不再需要人工核對庫存、訂單以及材料等,企業擴能70%,提速85%,降本40%,增效60%。
  而貴州航宇科技能在疫情影響下實現“開門紅”,也與航宇科技近年來大力推進智能製造分不開。2017年,該公司作為貴陽市首批工業轉型升級試點企業,依託“大數據+智能製造”進行轉型升級。目前,航宇科技關鍵設備的數控化率達到70%,生產效率提升55%以上,材料利用率提高到原來的兩倍左右,產品質量合格率從88%提高到98.8%,研發週期也由原來的三個月縮短至一個月。

  貴陽永青儀電科技有限公司復工復產以來,到目前是訂單滿滿,而且還在不斷增加,生產上也正按照計劃節奏滿負荷加快進行。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之所以有這樣好的生產經營形勢,主要是因為企業堅持了 “產品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生產數字化”發展方向。
  據瞭解,該公司專注於智能控制技術研發與產業化,聚焦中高端製造,堅持以技術創新引領行業發展,努力打造行業“隱形”冠軍。通過大數據應用+智能製造,打造數據應用平臺,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新體驗。疫情期間,該公司利用開發的客商服務雲管理平臺,打通了供應商及客戶的整體供應鏈系統,實現了“零接觸”,保證了上游供應商原材料的保障和下游客戶需求的對接,有效促進了復工復產和爭取訂單。
  一路走來,記者看到,創新意識已經被企業廣泛接受,創新發展正在被企業演繹得風生水起。走進這些企業,我們不僅看到了“量”的穩步增長,看到了“質”的逐步提升,更聽到了全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鏗鏘足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