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IPAD没有抵抗能力,到底要不要买?

图哥自媒体


1.小孩没有自制力(或者应该说没有足够的自制力),电脑的吸引力是很强大的。就算是成年人也有同样的问题,一坐上去就是4-5小时。

2.如果没有进行引导,电脑上的使用仅是娱乐。那只是当成游戏机在使用,浪费了电脑。

3.虽说现在电脑没有早些年台式显示器辐射来得大,不过依然还是有辐射(可能与电视机差不多,这个我没有调查),对眼睛、身体并不好。

以上是坏处,如果能正确避免就可以变为好处。

1.小孩如果已经沉迷于电脑,说句实在的,与其让他在外面泡网吧,不如买台电脑在家用。最少这样能看着孩子的情况,总比天天去一家家网吧里找孩子强吧。

2.附加一点,作为孩子,有攀比之心,也有渴望之心。如果长时间无法满足,孩子会一直渴望着,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接触电脑,就有可能接触到不良的影响。

越是禁止某些东西,人对禁止的东西就越渴望接触到,也就是屡禁不止。反之,如果放开,可能就变成已经见惯不怪,没有吸引力。

3.有意的引导+适当的控制,电脑的用途就变得广泛了。电脑里东西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现在的孩子应该正确去认识电脑。

刚才写多了,内容变成买电脑好与坏,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其实玩电脑的话没有什么问题。小孩子平时之间的交流就那些游戏,动漫,玩具之类的。不让他玩,只会让孩子在交流中处于劣势,让孩子对玩电脑的渴望更加强烈。

时间,精力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玩电脑是可以的。这些需要家长可以与孩子约定好。

孩子自制力还不够,有时会控制不住,请不要非常生气,必要时可以请身边的电脑高手帮助孩子看懂看清所沉迷的东西,跳出“圈子”。

因为与前面说的一样,就算成年人,也一样会沉迷进去,更不用说是孩童的自制力。


包子讲生活


IPAD本身没有问题,儿童使用IPAD也没问题,但是把IPAD变成游戏机,那就是家长管理的问题了。孩子能看什么内容,能看多长时间,从最开始,就要形成规矩,习惯培养好了,自然没问题,否则就是不停的玩IPAD,小学三年级就需要戴眼镜,小学六年级就能中度近视,到了初中高中,那就是重度近视。视力太重要了。我小时候父母没管理好,自己近视眼,所以特别关注小孩的视力。每天监测一次视力(家里买了对数视力表),达到标准(4岁半的标准是1.0),当天就奖励1块钱。没有达到,一个星期之内任何电子设备都不能看。人家都说父母近视子女也容易近视,希望我这些措施能够尽可能减少他未来近视的概率和度数,决不能破罐破摔。


LittleWoods


儿童对ipad有没有抵抗力,完全取决于家长是不是做好进到和监督,我是去年9月份买的air3,当时也是因为ipad和apple pencil可以进行无纸化学习购入的。买入后,基本没有装过游戏,主要就是孩子学习的软件和一些解谜类的游戏(孩子的最爱)。用了也有半年多了,孩子使用notability等效率软件进行学习的时候,还是很有热情的,效果也不错,我的心得是:

一、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千万不能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如果自己拿来追剧游戏,孩子不可能把ipad当做学习的工具。

二、应该引导安装一些笔记、效率和计划软件,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电子产品给学习带来的帮助,而不仅仅是游戏娱乐

三、对于孩子 的好奇心,应该予以理解和适当的满足,因为现在的时代就是一个信息和电子产品横流的时代,一味地堵和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做好监督和引导,才是家长最应该坚持的。


嘿色柳丁


ipad其实只是工具,怎么用好才是关键,根据自己的带娃经验,其实可以引导。

首先,儿童一般不会自己下载软件,ipad上可以设定儿童模式,内容会经过筛选,防止孩子接触不良信息,这点还是不错的。如果孩子稍大的,家长要把把apple id密码及支付授权控制起来,不能随意下载支付。

另外,从学习角度,利大于弊。有一些学习类的软件开发的挺好的,能够增长知识,比如学习认字,学拼音,了解天体运动等等。现在的教育很多都在借鉴游戏化模式,让学习不在枯燥,在游戏中学习,ipad是个很好的工具。

最后,如果禁止不了,那就换个交换的思路,孩子做到什么以后奖励玩ipad,用这种方式培养习惯,让孩子做家务,洗衣服,打扫卫生,整理书桌,晚上早睡,每天刷牙,收拾玩具,做好了才给ipad玩,并限定玩的时间。这样其实也是让孩子体验付出和交换的概念,即使孩子慢慢会会讨价还价,其实也同时在锻炼孩子的谈判能力,如果他能说服家长多玩一会,你说不定还要庆幸自己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强呢[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深圳Q爸爸


首先,ipad买不买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有买的必要。ipad是目前使用体验最佳的平板电脑。

其次是如何控制孩子用ipad做为娱乐用途的时间。ipad本没有错。错误的是我们如何引导孩子使用ipad的方式。

ipad内置了家长控制功能,家长可以学起来掌握他。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用和玩适合他们年龄的APP,以免让孩子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还要做到限制他们使用这些APP的时间。

  1. 创建密码,这样每次孩子需要用ipad的时候都需要你帮助解锁,下载应用的时候也必须经过你的同意。

  2. 在默认的情况下,只需要每15分钟输入一次App Store的密码。如果孩子让你帮助下载APP的时候,你输入密码后。孩子将在这15分钟内有可能会下载需要花很多钱的APP。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需要对此选项进行调整。设置方法如下。设置>屏幕使用时间>内容和隐私限制。打开“内容和隐私访问限制”。点击iTunes Store与App Store购买项目,把里边的需要密码改成始终需要。


  3. 阻止小孩子下载APP。设置>屏幕使用时间>内容和隐私限制> iTunes Store与App Store购买项 目,点击安装APP,把允许更改为不允许。
  4. 阻止小孩子下载不当APP和浏览不当内容。设置>屏幕使用时间>内容和隐私限制>允许的APP。这里你可以选择你允许孩子使用的APP。在上一个菜单的内容访问控制内,你也可以选择适合孩子使用的内容、网站、APP、包括siri的用语等限制。
  5. 在设置>屏幕使用时间内,你可以为APP设定使用时间,和各种限制,完全做到可控可管。
  6. 未来ipad还可以设置多用户。这样给孩子用的时候只让他使用和看到部分内容。


    综上所诉。不要怕给孩子使用和接触IPAD。我们要在我们的控制和管理下让ipad帮助孩子学习,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关注更多新的电子技术。包括用swift学习编程等。苹果作为一家大公司,有责任也也有能力帮助大家实现了上诉管控功能,相信未来也会做🉐️ 越来越好。


折言x2


儿童对IPAD没有抵抗力,到底要不要买?

手机、IPAD、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孩子也深陷其中,影响身心健康发育。

特别是疫情期间,孩子们没法出去,很多孩子更是容易抱着各种电子产品放。

担心焦虑之余,家长如何做才能防止孩子过分沉迷电子产品呢?

家长自身作则

“为什么你们大人可以玩手机,我却要学习?”这句话很多家长应该不陌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咿呀学语,到行为举止,孩子最初的模仿都是来自父母。所以,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孩子也会把电子产品认为是生活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看书,孩子也可能喜欢上看书。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带头作用!

严格的规矩和使用时间

不建议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并不意味着让孩子与电子产品隔绝。提问中也说到了,买电子产品的初衷是让孩子看知识网课。

使用电子产品,父母需要提前筛选节目的内容,并与孩子提前沟通使用电子产品的规矩和使用时间。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养成规律,降低对电子产品的沉迷。

丰富的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不仅可以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还能帮助孩子成长。通过亲子活动,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更有趣的事,可以有效的防止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

对于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话题,一直深受父母的关注。疫情期间开展的网络授课,家长对其也是褒贬不一。个人认为,孩子会不会沉迷其中,还是要看家长的觉悟和引导

大家是怎样认为的?不妨拿出来讨论一下!


小胡子式吾空


另外我觉得小朋友玩游戏是坏事儿也不一定全是坏事,因为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如果说他不精力玩游戏这个过程的话,以后他有机会接触到能够玩游戏的时候他会非常的迷恋,我觉得你应该呃,用你的时间观价值观慢慢的来影响他,然后使他玩游戏玩的比较正常一点,我觉得这样可能会更好一点。另外在游戏的选择上你可以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游戏,然后再加上可能他自己喜欢的一些游戏呀,这样的话可能会有用,谢谢。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孕爸囧妈记


网课,直接影响了ipad

儿童没有抵制力,即便是大人也很难,购买需谨慎!

所以大人必须掌控ipad,现在系统都有家长模式,可以保证ipad的正确使用!

网瘾,眼睛,身体锻炼等必须引起家长们注意!

扬长避短,控制再控制,让ipad正常发挥,

同时适当增加身体锻炼,野外活动也可以适当增加



粤东柚子


平板电脑的自白:自从宝宝有了我,

解放大人,解放保姆,

再也不用花精力陪孩子玩,

再也不用担心他跑来跑去,

再也不用担心他大喊大叫,

你永远知道,她很“乖“地玩平板。

孩子将失去大人的陪伴,

失去和伙伴们的友谊,

失去家庭生活的参与。

失去很多。

苹果手机钱CEO乔布斯曾说过:“我绝不允许孩子在家里用平板电脑。”


闰土的朋友


对于Ipad是新时代的产物,当今社会网络电子设备普及,如果在学习方面有必要的话可以为孩子购置。

关于抵抗力方面,作为父母我们先要起到榜样作用,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不去触碰游戏,显而易见孩子也会效仿。

再者就是多与孩子互动,让孩子有事可做,孩子就不会沉迷于Ipa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