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馬人》:那些我們曾經擁有過的淳樸

《牧馬人》電影改編於《靈與肉》,由謝晉導演,是一部於1982年上映的老電影。但最近卻因為一句臺詞:“老許,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開金口,我馬上就給你送過來!”在抖音上火了起來,這句話也成為各種模仿的主題。

在當下單身氾濫的境況下,實在無法想象,曾經有個年代,會有人給你領回一個老婆,而且看完電影更發現,送來的還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好女人。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裡的所有東西,都是我們現在缺乏的,也和我們現在的價值觀是背離的。因為很多過去珍貴的東西,到現在已經難覓蹤跡了。

《牧馬人》:那些我們曾經擁有過的淳樸

《牧馬人》

影片情節上可以說一句話就能概括:富二代男主自幼過著悽苦日子,直到美國的爸爸回來找他,但他念及自己擁有的親情、愛情、友情,選擇放棄了美國的生活。

不得不說,男主命運實在是倒黴的,投胎技術一流,生來便是名門大家之子,但是不幸投錯了時代。這個鐘鳴鼎食之家的長房長孫,這輩子本應該衣食無憂,然而造化弄人,從小父親遠走國外,母親在父親離開三天後就病逝。

魔術一樣的命運,變幻的只是一個手勢,而你的人生卻已完全不一樣。原生的家庭沒有給自己帶來優越的生活條件,相反給他的人生路蒙上了陰影,男主對自己的家庭出身十分失望,一度想自殺結束這一切。

生父拋妻棄子,靈均再獲“至親”

孤苦伶仃,無父無母,這就是男主前半生多舛命運。血濃於水的父親將家庭拋棄,讓靈均飽受磨難,而非親非故的大叔卻上門給自己的大門掛門簾,善良的大媽給自己端來兩大碗飯菜。當靈均因為家庭因素遇到危險時,更是善良的鄰居們設計妙計帶著自己逃離危險,這種恩情莫過於再生父母。沒有這些“親人”的支持,靈均恐怕也沒有活下去的信念。

《牧馬人》:那些我們曾經擁有過的淳樸

《牧馬人》劇照

人都是渴望被接納,渴望得到認可。然而在那個資本主義身份被排擠的年代,靈均沒有任何發揮的餘地,他勤奮好學,從學生到老師,後來去了牧場當了牧馬人,也是認真勞作的踏踏實實的勞動人民。即便如此,頭上那頂隱形的帽子也是摘不下來,已然成了他的宿命

秀芝出現,收穫靈魂伴侶

秀芝的出現是靈均意料之外的事情,對於秀芝來說,能碰到這麼如意的郎君也是意料之外。秀芝是從四川逃難來的女孩子,沒有飯吃,本來要投奔嫁過去的人出意外死了,現在只是一個漂泊無依的逃荒人。遇到村裡王撇子關心了一句,說給她找一個人家,她就答應了,不然還能有什麼辦法呢?

一葉浮萍隨風飄蕩,在那個風雨漂泊的逃難年代,能活下去都是難題,更別提找到合適的人過一輩子。所以,這樣的境況下,運氣成了全部的幸福砝碼,好在秀芝運氣不錯,遇到了和他互補又是潛力股的靈均。

《牧馬人》:那些我們曾經擁有過的淳樸

《牧馬人》劇照

有句話說:“相同的人適合一起玩耍,互補的人適合一起到老”,秀芝和靈均像他們的名字一樣互補又搭配。靈均踏實,秀芝聰慧;靈均猶豫,秀芝果敢;靈均自卑,秀芝堅定。秀芝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為人處世的道理卻能張口說來,靈均能聽出藍色多瑙河的曲子,卻也在面臨選擇和考驗的時候舉棋不定。這樣的兩個人在見面第二天就能互訴衷腸,也是命運饋贈,而日後的欣賞和扶持,則是兩人感情堅定的基石。

當靈均將所有的粥都給秀芝的時候,秀芝懂得分一半給靈均;

當靈均把所有的錢都給秀芝讓秀芝走的時候,秀芝果斷地說她看出來了自己遇到了好人;

當眾人慶祝靈均可以去當老師的時候,秀芝說:不管靈均當不當老師,在我的心中,從嫁給他起就已經得到了救贖。

這樣的無條件信任、包容、體諒,讓靈均感動不已,新的家庭組建,讓從小被家庭拋棄的傷痛開始慢慢消退。

身份上不被社會認可沒關係,在家裡,秀芝是認可自己的,不因為任何身份,只是因為你是許靈均。

《牧馬人》:那些我們曾經擁有過的淳樸

《牧馬人》劇照

早已經被命運折磨得遍體鱗傷的靈均,根本不認為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打心底裡認為自己的人生晦暗無光,沒有價值意義。直到老婆秀芝出現,秀芝認可的眼光,接納包容,燃起了老許對生活的期望,這個女人確實“吃定”老許了。

在去北京的路上,孩子說,爸爸是媽媽手裡的風箏,飛再遠也不會斷開。秀芝在送靈均去見爸爸,也是有些不捨和擔心,畢竟這兩個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但是秀芝賭對了。

在編劇的設定裡,命運給了你什麼樣子的安排,你沒法選擇,但是不影響你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許靈均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他犯了“出身罪”,但是他也能得到鄰里鄉親的認可。李秀珠沒有辦法選擇命運,她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不餓死已經是萬幸,連自己的丈夫都沒有見到就被代領了結婚證。但他們是幸運的,遇到了正巧適合的彼此,即使沒有選擇,也活得幸福美滿。

家和國選擇,在一念之間

父親到來,明確要帶走靈均。這對於靈均來說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從此再不用飽受風吹雨淋,這讓靈均也會有些搖擺不定,畢竟那些本該就是屬於他的。他試探性地向秀芝開玩笑:如果我去了美國,讓王撇子再給你找個對象。秀芝的回答再知心不過:你捨不得村莊裡的人,捨不得你的學生,捨不得她,捨不得祖國。

秀芝似乎也猜到靈均的心思,對兒子青青教育說,不是自己的錢,一分也不要,這叫做志氣。其實這句話,一大半是說給靈均聽的。

《牧馬人》:那些我們曾經擁有過的淳樸

《牧馬人》劇照

靈均知道,在物質條件一無所有的時代,大家都是靠著美好未來的信念、相親相愛的信念活下來,難道後來我們卻要為了追求物質,拋棄多年來的信念嗎?靈均的抉擇也很堅定,不去美國。

他要在這片熱愛的祖國土地為他建設自己的力量,要回報陪伴自己成長的父老鄉親,要做有貢獻的人民教師。因為他曾經是懷揣著這份信念,度過了無數個被誤解、被排斥、被拋棄的日子。

結語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帶有很強烈的時代色彩。在那個年代,價值觀是傾向於歌頌努力創造財富,踏踏實實,“不是自己的,自己拿著也不踏實”,老許這樣有點笨笨的,但是努力奮鬥的人物,就是當時的普遍精神。

而現在大家的焦慮,想快一點,再快一點超越他人獲得財富,“動腦子才有錢賺”、抱上大腿,少奮鬥幾十年”這種馬基雅維利主義的觀點卻完全相反,也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也是大家覺得電影看完感覺自己心靈得到了洗滌,無比懷念過去的人民的淳樸和人情味。

淳樸是大家知道你有危險,但是因為大家知道平時的你不幹壞事,老老實實,大家想辦法一起渡過難關,甚至還偷偷跑去方便一下以表達自己的不滿;

淳樸是莫名其妙有了老婆,卻擔心自己的身份會連累別人,寧願把自己攢下來的錢給一個陌生的女子讓她回家,因她的一句:“我知道你不是壞人”,而淚流滿面;

《牧馬人》:那些我們曾經擁有過的淳樸

《牧馬人》劇照

淳樸是父親拋棄你並且讓你蒙上家庭的陰影,當他再次出現的時候你還禮貌地和他說話,沒有撕破臉皮把自己的不滿宣洩;

淳樸是面對富裕的家庭生活的誘惑時,還能想到家裡的老婆叮囑的話。

也有人說老一輩的人,過於呆板,不懂得變通,現在是看錢的社會,是要學會利用資源,創造財富。而時隔三十多年突然火起來,不僅僅是羨慕有人一句話就能給你送來賢惠的老婆,也是羨慕那時候的人民的淳樸、愛情的簡單。

沒有附加外在的一些條件,不用大費周章辦酒席,沒有要不完的彩禮、沒有婆媳矛盾,娶妻嫁人都不用算著能增加多少利益。甚至,無論你是什麼樣子的人,什麼工作、多少積蓄、房車有沒有,都無關,因為那是一個只看品質的年代。

電影看完,很多人會有一種洗盡鉛華的純淨感。影片中人物濃烈的自我剋制,不怨天尤人,命運對他不公的時候,他都會接納。而歌頌的美好淳樸的人性是超於政治、命運、時代的存在,這些美好足以讓人面對一切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