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棒花魚”


棒花魚繁殖與生活特性

棒花魚

棒花魚體長,稍側扁。頭較短,吻短,前端圓鈍。眼小,側上位,眼間寬平。背鰭無硬刺,胸鰭圓鈍,均較短。尾鰭叉型。棒花魚肌肉粗蛋白含量為16.82%,水分含量為79.46%;棒花魚肌肉中測出18種氨基酸,總量為14.05%,必需氨基酸總量為5.87%,佔氨基酸總量的41.48%,必需氨基酸構成符合FAO/WHO對於膳食蛋白質營養評價理想模式。4種風味氨基酸總量為4.91%,佔氨基酸總量的34.66%。

棒花魚繁殖與生活特性

棒花魚

特性:棒花魚,體粗壯。鼻孔前方下陷。唇厚,上唇的褶皺不顯著;下唇側葉光滑。側線鱗35~39。生殖時期雄魚胸鰭及頭部均有珠星;各鰭延長。背部深黃褐色,至體側逐漸轉淡,腹部為淡黃色或乳白色,背部自背鰭起點至尾基有5個黑色大斑。在體側有7—8個黑色大斑,此外在整個背部自頭至尾不規則的散佈有許多大小黑點,在背鰭、胸鰭及尾鰭上由小黑色斑點組成比較整齊的橫紋數行,在生殖期體色轉深,雄魚更為明顯。小型魚類,生活在靜水或流水的底層,主食無脊椎動物。1齡魚性成熟,4~5月繁殖,在沙底掘坑為巢,產卵其中,雄魚有築巢和護巢的習性。體長可達11釐米,主要生活於平原河流水清以及沙底處。


棒花魚繁殖與生活特性

棒花魚

《中文學名:棒花魚》、《拉丁學名:Abbottina rivularis(Basilewsky)》 、《別稱:爬虎魚、沙錘、花裡棒子》,《分佈區域:分佈於全國各主要水系及湖泊、溝塘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