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每个人基本都有一个绰号,你叫什么?觉得如何?

黔多彩彪哥


在我们农村绰号叫作花名,很有意思的。我的绰号叫:“正规军“。我这绰号源于我平日行事刚正,对人很实诚,正派。我还是很喜欢这绰号的。

有些人的绰号能让人忍俊不休,比如我邻有两兄弟,哥的绰号是不拔一毛,弟的绰号是一毛不拔。都是哥俩平时较为节俭,不花冤枉钱,给人一和小气的感觉。我大哥的绰号在村里是最响亮的叫:掷锣。因为他平时挺少说话,但只要一开口声音特别大,就象用力把一个锣往石头上掷所发出来的声音。

有的人对自己的绰号虽然不喜欢,但只要有人叫,他也会应着。


还没转过磨来


在我的老家,农村人的绰号比大名更加响亮,更加叫得开。当然我也有绰号,而且还不止一个。

农村人给别人起绰号,有的完全是无厘头,有的却是很有声有色。比如我们村里知名的“二乘五”,绰号就起得名如其人。

“二乘五”是“二百五”的演化,毕竟“二百五”过于直白,也没有回味空间,所以,村里的有才一族稍加修整,就成了“二乘五”,“二乘五”最有名的故事,是结婚第二天拜望岳父岳母。

那时的婚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在女方父母面前,委婉地表达过男方小伙子十分憨直,不会弯弯绕。但女方父母则听说过这个小伙子心智存在问题。由于男方家庭条件很好,也就同意了这门亲事。但对于小伙子的智商一直心存疑虑,就打算在女儿女婿新婚回门时亲自考察一番。

这边男方的父母,当然了解自己儿子的底细,所以在儿子拜望岳父岳母之前,认真对其进行了一番调教,希望儿子在拜望岳父岳母时有上佳表现。“二乘五”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见到岳父母时一揖到底,朗声唱喏:小婿拜见岳父岳母大人,祝岳父岳母大人身体安康,家业兴旺!

当时岳父母见到新女婿是一表人才,心想:外面传言其是傻瓜一个,应是不真切。可能是嫉妒女婿的家业,故意抹黑。但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当即就出了一题。岳父指着自家大门问新女婿:你看看我家大门是啥做的?

新女婿随口答道:椿树的。

岳父心中一喜,我这女婿不傻啊!遂又拿起自家砧板问道:你看看这是什么树做的?

新女婿看了一眼砧板答道:椿树的。

岳父大喜,随手指着水缸问道:你看看这是什么做的?

新女婿还是那句:椿树的!

岳父顿时大失所望,指着自己的脑袋问:这是什么做的?

新女婿又是那句:椿树的!

从此,“二乘五”名声大噪。直到他五十岁以后,人们才尊称他为“五爷”。

后来,我在外地听到一个差不多同样情节的故事,我怀疑,“五爷”的故事,十有八九是我们当地的土秀才移花接木杜撰的,说了一千遍,就成了“五爷”的故事。

我自己的副绰号叫“小老汉”,正宗绰号叫“捣鳖蛋”。“小老汉”的来由,是我们当地对于老汉含义的认知,完全不同于我国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的老汉是上了年岁的汉子,用得恰如其分。而我们当地则把家里排行最小的男孩称作“小老汉”,排行最小的女孩则是“小老巴”。本人“小老汉”的绰号就是因此而来。“捣鳖蛋”则是出自于我们当地的一首儿歌:小老汉,捣鳖蛋,捣个鳖蛋就吃饭。

“捣鳖蛋”这个绰号,一直跟随我到五十多岁,才慢慢地被“汉爷”替代。


老牛爱遛弯


在农村每个人几乎都有绰号,你叫什么?觉得如何?

1.我的家乡在湖南怀化,在我们农村,特别是小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称号,这个称号的来源也是根据这个人的生活与环境还有他的爱好,来取得绰号。

2.我们家,我小的时候我们家里养了好几匹马,因为在八九十年代,每家几乎都养的都是牛,但是只有我家养马,而且还是一匹母马,两年又生马仔,我家的这匹马很温顺,而且我们经常骑着它出去溜达,别人看到我们骑马呀!感觉自己好自豪。

3.我们家的这一匹马是拿来犁田的,做事特别的勤恳,任劳任怨。

4.所以在我们当地,我小时候的绰号叫(马儿)刚开始觉得很不喜欢他们这样叫我,听到后面习惯了也得觉得还蛮好的,也觉得没什么。

5.现在长大了,碰到我们的同学。他们还是这样叫我,我觉得还蛮亲切的,现在说起我的绰号,真的就回到了童年的时光,记忆优新,真的蛮好。



wn农村妮子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老公弟兄两个。我嫁过来后,经常听到我老公叫他弟弟“二高”,这个名字就是从小开始叫的。

由于弟弟是老二,又是个男孩。所以邻居们就给他起了一个这样的外号。现在都结婚了,村里的人也都是这么叫他,习惯了。但他的媳妇留很讨厌别人这么叫他。

有一次,弟弟的朋友来他家玩,看到他媳妇在外面站着,就随口问了一句:“二高在家吗?”这可惹怒了他媳妇。说:“以后别再叫这个外号啦,现在他都结婚了,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名字,听到你们这样叫我都会说你们”弟弟朋友听到这话,默默无语,有点尴尬哈。

他在农村的绰号就是这样,是不是特别搞笑。

好了,这就是我的答案,我是乡村小印,有问题可以下方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乡村小印


您好!我是落魄小贝勒。我出生的地方是浙南山区的小农村!记得小时候,村里的男孩女孩都在一起玩、闹、上学也一起,谁家有大彩电都上谁家去看!有了DVD放了港台电影总能勾起回忆,谁家的KTV总能一起欢唱!当然也经常打架,每个孩子都有外号是必须的。这样显得霸气,村里孩子叫阿猫阿狗的挺多的,总有嘲笑的意思,但又不是恶意的!就是爱闹,天真无邪的!我的外号叫“老鹰”因为姓应!哈哈!现在大了,各自成了家。有了孩子和事业,大家工作忙,有的去了大城市,很少能碰面,见了面也就客气的问好!农村也大变样,家家都是小尖顶,没办法,浙江就是这样,农村也非常漂亮!别有一番特色!





落魄小贝勒


在农村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绰号,特别是男孩子,每个人的绰号都有符合自己的体貌特征或性格特征的因素。

我记得小时候大家几乎都不叫官号,大多是直呼绰号,时间长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可接受,反而觉的有种亲切感。

古人有字号,作家有笔名,艺人有艺名。我们农村人有绰号也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我也有绰号,但我的绰号实在不雅,怕说出来有伤风化,还是不说为好。但我并不介意别人叫我的绰号,因为那毕竟有我们小时候最纯真的回忆!




豫西海子


我的绰号叫运娃,居我爸说生我时在搞什么运动,所以叫运娃,其实我觉得是他想个儿子,我前面有个姐姐,算他运气好,于是我姓名里就有了个运字。不过这个绰号我还是满喜欢的,大家也都这么叫我,包括现在。有运气的娃这是多好的绰号呀!你们觉得呢?


运娃种菜


提起绰号不由得想起了童年,记的上小学时当时有部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对我印象太深刻剧中有个叫豆腐官的人,自从播出这部剧我的绰号就诞生啦到了学校同学们都一至认为这个让人苦笑不得的名字应该留给我因为我们家就是磨豆腐的,现在想想也是挺有趣的


新疆木头果果


外号这玩意,不光农村,什么地方都有。也不光是小时候起,成年以后起的也有。

起外号的原因,包罗万象五花八门。有触景生情的,有长相的,有职业习惯的。

触景生情,是指看到了什么,就起什么外号。我老单位,1977底,招了一批准江苏淮安术阳一带的农村职工子女。进厂后,在球场看的第一场电影,是东北剿匪片《暴风骤雨》。看完电影后的第二天,这帮人中,性韩的就叫“韩老六”、姓赵的就叫“赵光腚”、姓屠的就叫“土匪”。全是电影中人物的名字。“韩老六”的名气最响,很多人,多少年来,只知道他的外号,不知道他的真名。

长相的这个好理解,头发黄的叫“黄毛”、皮肤黑的叫“二黑”、眼睛大的叫“龙眼”、个子高的叫“长脚”。

职业习惯的是把职业中养成的习惯,外号化了。比方说杀猪的、打铁的、剃头的、修鞋的,到哪儿去找人,叫职业外号,比叫真名真姓容易找到。我们单位有个上海籍老驾驶员,开车谨慎小心,常期眼珠子左右观望,养成了眼珠子间歇性扫动的习惯。同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划水”,也就是挡风玻璃上的雨刷器。

一般外号,大致就是上边这些情况。

回到本问题,我的外号就比较特别,我叫“大便”。这个天底下最臭的绰号,来自于我一岁时头上长的一个毒瘤。听外婆讲,找了好几家医院都看不好。后来一个尼姑对我母亲说,这孩子10年内不能剃头。到我7.8岁时,头上的辫子已经很大了,从家乡出来上学后,学校里的人都叫我“大辫子。再后来,因为北方人嘴懒,嫌叫三个字麻烦,就把“大辫子”三个字改成“大便”了。

直到现在,我的老战友、老同学、老长辈、老邻里,在小范围内,还故意叫我“大便”。

我对此深入分析过:一是我开得起玩笑,二是我混得比较臭。(完)


0老三两0


大家好我是蜗牛哥对这个问题挺感兴趣我来说说,经常听老人说孩子孬名好养活,从古至今都说很多孩子小时候很容易生病,不过名字孬的小孩子身体都很好,我理解的意思大致应该是说娇生惯养的孩子体质弱,倒是那些从小淘气东跑西跑满地打滚的孩子身体棒!还有就是大地润万物,孩子就应该多接地气在土地上多跑跑,玩泥巴,沙土对孩子身体绝对好!再说下小名绰号,仔细想想我们村的和我年纪差不多的都有小名,什么老凹啦,臭蛋啦,屎兜啦,狗蛋啦,铁蛋啦,钢镚啦,最主要讲下我,因为问题是自己的绰号!其实我没小名倒是从小别人给起绰号叫大象,一直叫到20岁!因为我个子高从小比别人壮[抠鼻]。这个可以理解[机智][机智]每个人的小名和绰号都是老辈人对儿女的祝福,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也希望长辈们长命百岁!能吃能喝[呲牙][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