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催淚短片:“我三十歲了,那又怎樣?”


01.

昨晚在後臺看到這樣一條留言:茶茶,我不喜歡現在這份工作,可是又沒有勇氣辭職重頭再來,我年紀也不小了,萬一失敗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你說我該怎麼辦啊?

其實,不光是她,我身邊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做的工作表面上看起來很順利,但實際上只是勉強著自己在做。

很多人做的,都不是自己想做的事,他們也在羨慕著那些,每天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

也想過辭職做自己喜歡的事,但年紀又擺在那裡,也怕自己的決定會讓以後的生活變得更加不好。

30歲好像變成了很多人的一個門檻,到了這裡,無論是否得到了想要的生活,都開始變得愈發畏手畏腳。

那麼,到了這個分水嶺,人生真的就已經固定了,不能重新開始嗎?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02.

泰國的一部短片,也許可以給你答案。


和視頻裡的小女孩一樣,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不要害怕接受新鮮事物,不要害怕黑暗,不要害怕摔倒,要勇敢做自己,要有追尋夢想的勇氣。

但長大後,我們真的想做自己,想去實現夢想的時候,父母卻開始擔心了。

怕我們會一直孤身一人,怕我們沒有一個穩定的未來,怕我們在這個年紀才重新開始太遲了。

實際上,如果你真的想重新開始,不要說30歲了,就是60歲都可以。

生活從來沒有標準答案,沒有人規定你必須走大家都走的路。

只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你真的想好了自己今後即將要面對的,你能耐得住性子受得住挫折,並且有膽量和能力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選擇放下體面的工作,就不要再對朝九晚五的規律作息不捨;

選擇一條走的人少的路,就不要經常抱怨甚至掉頭回去;

選擇追尋詩和遠方,就不要貪念舒適圈的美好。

03.

對很多人而言,30歲的確是一個分界線。

30歲之前,好像你想做什麼,你想嘗試什麼都不會被過分勸阻,一旦快到30歲了,安穩便成了第一要義。

但按照和大家一樣的方式去生活,就真的會過得幸福嗎?

我身邊有個同做新媒體行業的朋友,之前在一家大公司做主編,兩個周前過了自己28歲生日,辭了職。

她生日那天我們一起聚了聚,出於好奇我問她,會不會覺得有點可惜。

她淡然的笑了笑說:“沒什麼可惜的,工作的時候我拼了命工作,週末發著燒還爬起來找轉載,排版,現在我想讓自己稍微輕鬆一點,慢下來做自己喜歡的事。”

3分鐘催淚短片:“我三十歲了,那又怎樣?”


想起電影《貓的報恩》裡的一句臺詞:

你應該要學會做你自己,面對真實的自我,只要做到這一點你就什麼都不用懼怕。

沒有穩定的工作,沒有可以走入婚姻的戀人,都沒關係。

最怕的是你害怕被人嘲笑,卻又不敢邁出步伐,這樣只會把本來一手的好牌打得稀巴爛。

無論在什麼年紀,不要給自己設限,就沒有什麼能阻擋你。

04.

羅曼羅蘭在書裡寫過這麼一段話:

“很多人在20歲、30歲的時候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不過變成了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不過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重複他們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當你對生活失去了熱情,當你不再對這個世界抱有好奇心,那才是真正衰老的開始。

30歲了,那又怎樣?

只要你對未來抱有期待,只要你有勇氣去做,一切都不晚。

不要等到60歲的時候,才懊惱為什麼當初沒有做想做的事,才遺憾明明可以成為和現在不一樣的人。

願你有重新開始的勇氣,也有一往直前的勁頭,在有限的時間裡,去一個一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