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摘5)

圣人知必然之理,必为之时势

圣人见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治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湿制火。故曰: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圣人有必信之性,又有使天下不得不信之法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

圣明的人懂得社会发展的道理,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形势

圣人能发现之理社会有效的制度,明白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以他统治民众,就像利用地势高低控制水流一样,又像利用干湿来控制火势一样。因此说:仁慈之人能够对人仁慈,而不能使人仁慈;有道义的人能够爱别人,而不能使别人有爱心,所以明白仁义不能治理好天下

圣明的帝王不重视道义,而重视法律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

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

民众弱,国家就强;民众强,国家就弱

采取强民政策以摒除强民的国家,力量弱;采取弱民的政策以摒除强民的国家,力量强

民,善之则亲,利之用则和;用则有任,和则匮;有任则富于政

民众,国家用“善”他们就亲爱他们的家人,用“奸”他们就亲近国家的制度。民众和同而掩盖过失,是用“善”的结果。任用“删人”就会隐匿罪恶,任用“奸人”罪恶就会得到惩罚

利出一孔,则国多物;出十孔,则国少物。守一者治,守十者乱

利禄出于一个渠道,国家的物资就多;出于十个渠道,国家的物资就少

民,辱则归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民众,地位卑弱就会崇尚爵位,怯弱就会尊敬官吏,贫穷就重视赏赐

法枉治乱;任善言多。治众国乱;言多兵弱。法明治省;任力言息。治省国治;言息兵强。故治大,国小;治小,国大

法度偏斜,统治就要混乱;任用贤良,异言就要盛行。治国的方针纷杂,国家就混乱;异言盛行,兵力就弱。法度明确,治理的方法就会省减;任用力量,异言就会停止。治理的方法省简,国家政治就清明;异言停止,兵力就强。所以治理的多,国家力量就小;治理的少,国家的力量就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