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翻译《道德经》太繁琐,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小康说说


有人说翻译《道德经》太繁琐,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本人认为不存在叫翻译,只是如何解读《道德经》并使之通俗易懂。建议撑握几个关健“字”要点,深刻理解其内涵,就可达到通俗理解:

01“然”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道德经》开篇就讲到,大地与人类关糸密不可分,大地负载和生养万物,人类生存不可离,人类必然要遵循和效法地的行为。

地与天的关糸也同样密不可分,大地需要天气气象,雨水甘露,四季分明等等都离不开天的作用。

为此,天,地,人三者关糸引申到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关系中,也同样要和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一样,应该遵循自然而然法则,处理人类社会各种关系(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人与社会,事与社会等)。这就是道家思想哲学理论基础,就有了“道法自然”自然而然的道家学说。

02“道”的内涵

《道德经》中哲学思想核心就是一个“道”字,其內涵解释就是“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具体说无为自然,无欲不争,无形自化,无动清静,无强柔弱。

“道”并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件物品,而是世界的本真(自然现象),自然的规律。

“道”的引申很大,天道,地道,人道。“天地之道”就是宇宙的本原,变化规律、认识方法等等都在天地之道中。“人生之道”就是见素抱朴为人,复归婴儿养生,无为而治管理等等都在人生之道中。

03“德”的表现

《道德经》中的“德”和“道”的关条,反应“德”在“道”中的表现。

“德”是“道的具体表现”“道”是“德”的实际内涵。“道”是无形的,抽象的,见不到摸不到的,而“德”的表现是外显的。“道”为体,“德”为用,两者是不可割开的。

“上德”不是有意地表现出德性,是无意的行为,是自然而然德行表现,这才是真正的有品德。

“下德”是刻意地表现出德性,有目的行为,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达到某种目的德行表现,这是假的有品德。

04“反”向运动

《道德经》高度概括了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指出了事物无不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是“道”自身运动的结果,这就是“反”向运动规律。

人总是要按照宇宙间天地的运行变化形成“道”的规律来作反向运动。反向来思考问题,在人的思想上形成逆向的思维方式来为人为事。这样反而复得而人生事业一定成功。

“反”其实就是一种“阴柔之术”,也是自然而然的处世智慧,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得到别人的尊重哲理。强求反而不得人心。

综上所述

以上就是解读《道德经》中需要撑握的重要点,四个“字”及其含义。《道德经》全文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自然而然”,“道”,“德”,“反”这几条主线。只要深刻理解到这几个字的内涵,对通读《道德经》全文,一定会得到正确理解。

其实《道德经》著作,并不繁琐,文言文程度并不很浓。有初高中文化水平还是可以读懂,只需反复读熟,抓住重要点,是可以理解到的。当然,还在于读者本人要感兴趣,否则,就会感到繁琐。

总而言之

《道德经》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书立学。为道家奠定了理论基础,就是“道”,并以道法自然智慧哲理,为人们打开智慧大门。

让人们改变人生的态度和生命方式,从中获得心灵的安宁,从容和静美,圆满走完自己的一生。


刘梦辉1445414400581


有的文言文需要翻译才能明白,比如《离骚》《九歌》,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以及《尚书》《黄帝内经》 等,不翻译,里面许多古语内涵已经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古地名、古物件、表达方式亦不同,如若不翻译,普通大众如云里雾里,不可言喻,即就是再优秀,也被打入尘封的烙印。然而有的文言文翻译之后失去了其原有的韵味,比如《诗经》中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总不能说,两只鸟儿相对叫,河洲之中相对立吧。这样的话,诗歌就失去了原有的意境。再比如《论语》的名不正则言不顺也是不需要翻译的。而《道德经》更是不需要翻译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些话语只需背诵下来,应用他,比如“玄之又玄”等,然后慢慢去领会,慢慢去体验,慢慢去悟道。当然,必要的注解是必须的,毕竟普通人还达不到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要靠现代白话文引领一番的。


嵯峨闲人


恕本民科直言,老子早就明白无误地告诉诸位: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无为,无为无不为。

做学问是做加法,可悟道却是做减法! 道德经读懂了,就三个汉字:道!玄!德!

可现在的所谓国学家非要故弄玄虚,洋洋万言,废话连篇,却离题万里!

大道至简!

切记!


外星文明新时代


其实,像《道德经》这样的经典,还是应该原文去读,才能得到精髓。

经典本来就是凝练的,是多一个字就多,少一个字则少,而且是力求极简表达,能一个字说清楚,不会去长篇累牍,这就是经典。

当然,为了普及,做一些解说、解释、典故出处说明,这些是必要的,但全部译出,就多少有些没必要。何况,没多一道翻译,就无形多出一道“我认为”。

“圣人作经,固无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着文句。”


文化传习


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大至天地,小至尘泥,到修身、养生、处世、治国,万象森罗,尽收眼底。

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叫做 ‘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 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黑格尔(1770—1831)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纪晓岚


百将文化艺术


《道德经》从为人、为君。周易、数医!占卜、命理,连山、归藏。括含多学、中国文字,字同易不同。话语字各述,上等智慧悟大道;中等根性为作人;愚人智慧为仁君!大道书穷!言传各法,三教九流!都会从道德经中得道收获。注解:千差万别!精明人挑版本,愚人读为人!


错家塘令演乔


我也这么认为,道德经本就是微言大义的书籍,你如果强行翻译,可能曲解其中意思。

如果想要研究道德经,希望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历史知识储备,以及文言文基础。不然,光靠道德经的翻译就想了解其中奥义,那无疑是南辕北辙。

我不建议阅读道德经翻译或者注释本,当然如果你有自己对道德经的见解了,可以参考苏辙等名家的注释。


史学发烧友


繁索吗?!老子就伸一个指头,天地悉皆归了!"道德经"三个字,就统御了五千言了!说翻译此书繁索者,在玩文字游戏,未臻真境也!





道自来居easy


用繁琐证明自己高深 ,其实狗屁不通。用一个字解释就是道,两个字解释就是阴阳,四个字解释就是动态平衡,最简单易懂的解释就是,相对个体与相对整体的动态平衡关系决定相对个体与相对整体的存在和发展。


悟宇之道


道就是上帝,道成肉身来到人间,与人同住。耶稣基督是生命,是光,是上帝!上帝就是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