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銀行買一塊100克金條存著,這樣做可以保值麼?

向瑤


如果說這樣的投資只是為了保值,那麼是比較划算的,因為黃金的價值基本一定,而黃金的價格長期來看與整體通貨膨脹的速度是一致的,也就是說無論貨幣如何貶值,至少從目前來看黃金的價格不會發生變化,而隨著貨幣貶值的速度逐漸增加,黃金還會帶來一定的補償。

不過這樣的投資只適合將家庭的部分資產進行配置,因為黃金在給予保值和避險功能之外,是一種無息資產,不會為你的財富帶來增值。

一般來說我們進行理財的目的都是使自己的資產進行增值,如果假設你的總資產不變的話,那麼其中一部分資產配置在黃金上,只能夠在通貨膨脹面前讓你的資產一定程度上得到保值,然而其他的理財或者投資卻能夠給你的資產帶來增值,所以配置的黃金越多,理論上來說會讓你的資產增值速度更慢。

另一方面來說,實物黃金無論是在購買回收還是儲存,都會有一定的成本和損耗,這對於投資來說是一種損失,所以購買實物金條的投資並不是太值得鼓勵。

如果真的想投資黃金的話,有兩方面的建議,第一方面是常事在銀行購買基存金或者紙黃金,這樣成本相對較小而且利於買賣,第二方面的建議是,嘗試在一定長期資產配置的同時,考慮在黃金的週期性方面進行投資,贏取一定的利潤。

不過整體來說,作為個人或者家庭來說,配置一定數量的實物黃金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諮詢師天生


有一句諺語,不知道你聽過沒有,叫做:“盛世藏古董,亂世買黃金”,現在是什麼世道,相信你比我更清楚,從這句諺語上來說,你就知道你每年到一年買一塊100g的黃金是對還是錯了。

黃金最近十年的價格

我們以最近十年的黃金價格來分析一下,如果按照你這個思維投資,到現在大概可以賺多少錢,每年的金額取約為整數計算:

2011年3月:金價275元/g,100g,總投資為27500元。

2012年3月:金價350元/g,100g,總投資35000元。

2013年3月:金價280元/g,100g,總投資為28000元。

2014年3月:金價265元/g,100g,總投資為26500元。

2015年3月:金價240元/g,100g,總投資24000元。

2016年3月:金價260元/g,100g,總投資為26000元。

2017年3月:金價265元/g,100g,總投資為26500元。

2018年3月:金價265元/g,100g,總投資26500元。

2019年3月:金價270元/g,100g,總投資為27000元。

2020年3月:金價350元/g,100g,總投資為35000元。

最近十年,你總共投資了1000g的黃金,總花費金額為:282000元,目前國際金價為350元/g左右,1000g總價值為35萬元,十年間一共獲利68000元左右。按照今年這個金價漲幅,你這個獲利還可以,但其實並不算高,舉個例子,2011年的27500元,如果你存在商業銀行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按照五年期的5%計算,第一個五年的本息合計:27500+27500*5%*5=34375元了,第二個5年的本息合計:34375+34375*5%*5=42968元,明顯高於現在的價格35000元,前幾年投資如果直接存銀行收益並不比投資黃金低,甚至遠遠高過,後續幾年則低於35000元,綜合起來,相差不大。

但是這個分析的問題,你沒有考慮到幾點:一是銀行的金塊並不會直接按照國際金價賣,而是會抬高價格,所以說你買的價格不止是我們上述列的價格;二是金塊買來,如果要在寄放銀行,你必須繳納保管費用;三是買容易,賣難,金塊反賣銀行時都會被壓價,所以投資銀行的金塊不划算。

與其投資銀行發行的金額,還不如直接炒紙黃金,但是紙黃金要繳納交易的手續費,所以你實際的成本也不止上述列舉的十年的投資成本金額。考慮到這些方面的因素,這些資金還不如直接存銀行定期或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總結

黃金,就目前而言,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產品,如果你一定要投資黃金的話,建議選擇紙黃金而不要選擇實物黃金,實物黃金的投資價值太低,變現還存在困難。


鯉行者


每年到銀行買一塊100克金條存著,其實質就定投金條。

那咱們來算一筆賬,時間週期過去8年,黃金價格以上海黃金T+D品種每年1月第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為準。這個價格大概等於銀行的報價,略有差別,因為如果差距太大就存在套利。

2013年TD黃金價格為333元每克,投入33300元;

2014年TD黃金價格為242元每克,投入24200元;

2015年TD黃金價格為240元每克,投入24000元;

2016年TD黃金價格為224元每克,投入22400元

2017年TD黃金價格為263元每克,投入26300元;

2018年TD黃金價格為275元每克,投入27500元;

2019年TD黃金價格為284元每克,投入28400元;

2020年TD黃金價格為341元每克,投入34100元;

過去八年合計投入220200元。

截止2020年3月13日收盤,上海黃金TD報價為344.20元,現在投資者手中持有黃金800克,價值=344.20*800=275360元。

從增值角度看,8年時間取得收益為(275360-220200)/220200*100=25.05%。

同期CPI年化增速同比2013年到2019年為別為2.60%、2.00%、1.44%、2.00%、1.56%、2.10%、2.90%,2020年我們假設為3.5%,這樣看來過去8年CPI簡單平均為2.5%。

兩者比較,投資黃金的年化收益約為3%,而同期cpi大約在2.5%,結論是勉強保值。

對於普通家庭而言,顯然黃金並不是一個好的保值渠道。因為黃金買容易,賣出去較難,銀行存放費用以及變現是價格的不確定。

同期,滬深股市很多混合型基金收益遠摔上面方案几條街,且變現方便,不需要存放費用。即使是大家認為的炒股風險巨大,如果同樣投資買入任何一隻國有上市銀行的股票,其收益也比買黃金合理。

綜述:每年買入100克黃金並不是最優方案。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總得來說,相對保質,畢竟硬通貨到什麼時候都是可以用來交易支付的。不會存在貨幣貶值風險,但是如果說你手上有一定的現金,買點黃金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用作投資的話可能比黃金更加增值。因為國際黃金價格也是隨時波動。如果抄底買的話還好,在高價位買,如果變現可能會虧。

所以,適當買點當做長期投資保值產品。如果想盡可能多點增值還不投資理財。



張大喵z


保值是可以的,這樣就相當於每年定期投資一塊金條。黃金擁有比較好的抗通脹屬性,在保值方面,黃金基本上是可以跑贏通貨膨脹的。但是想獲得更多的收益就比較費勁。黃金也僅僅是剛剛跑贏通貨膨脹而已。

另外,購買成塊的黃金變現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事情。比如你在工商銀行每年買一塊金條,那麼到時候賣的時候還得去工商銀行,如果去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可能就不太方便了。

與紙黃金相比,金條優勢在於拿在手裡,心中踏實。劣勢在於變現過程要複雜一點。

另外,我想強調一點的事。黃金是一個抗通脹的好產品,但是如果想大幅跑贏通脹,從美國的金融市場歷史來看,長期來說穩定大幅跑贏通脹的產品是股票和房子。

房子的價格不用多說,這20年來大家應該體會的很清楚了,價格的上漲一般是大於物價上漲幅度的。

為什麼說股票長期看是可以跑贏通脹的呢。因為公司的盈利是跟隨物價上漲而上漲的,所以理論上來說公司的股票價格也是跟隨上漲的。

有朋友舉反例說a股都過去十年了,還在3000點晃悠。這有兩個原因,一是a股的成熟度。還比較低,二是時間週期還不夠長,如果再拉長到20年~30年。綜合來算a股的上漲幅度還是能跑贏通脹的,只不過大家總是把股票市場看做是投機和賭博的工具。


莫水宏觀經濟


我不是理財專家,我只是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1.黃金相對於貨幣來說,肯定黃金更具保值功能,你看世界一個任何國家國庫都有一定的黃金儲備,而且隨著近幾年世界經濟環境不好,黃金儲備都是逐年增加。紙質貨幣是根據各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斷調整他的發行量的。

2.黃金不能以貨幣的形式在普通市場上流通,這就使它的保值功能更強大,雖然資本市場黃金也參與交易,但都不是以實物形式出貨的。

3.雖然買黃金不能保證百分之百不縮水,但一定會比貨幣,基金,股票保值。如果經濟條件夠寬裕,每年買點黃金儲備,還是很可行的,真要遇到難處,黃金是可以變現成現金應急的。

宗上所述。只是我個人的觀點,前幾年不是有中國大媽組團去國外買黃金的事件發生,說明黃金在人們心中的重要性是無法超越的。


夏至來了


根據黃金的歷史價格和貨幣貶值速度,每年在銀行購買100克黃金並不是一個安全的選擇,因為它並不一定能保證自己的價值。

許多人說黃金本身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這個論點是合理的。但黃金的保值增值是在一個特殊的時期,而不是長期的保值增值功能。當出現全球金融機構經濟危機時,對黃金的需求就會很大,黃金價格就會上漲,在這一特定時期持有黃金是正確的,這個時候投資黃金是升值的。

根據歷史數據分析,在全球經濟穩步增長的時期,每年購買100克黃金會加速黃金資產的貶值。如果十年前,在2010年,當國內黃金價格約為每克280元時,國際黃金熱潮在2011年,國內黃金價格上升到每克380元,如果每年購買100克黃金儲存。截至2020年3月,目前國內黃金價格在350元左右。如果把過去10年儲存的黃金按現在的價格350元出售,可以扣除每克10元的折舊金價,實際上是10年每克40元到50元。在過去的10年裡,我們總共買了1000克黃金,賺了大約40萬到50萬的黃金投資。實質總回報率在12%至14%之間,過去10年的平均年回報率在1.2%至1.4%之間。

然後我們將分析過去10年人民幣貶值速度和通貨膨脹率。中國過去十年的通貨膨脹率相對較高,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物價也逐年上漲,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年通貨膨脹率約為3%~ 4% 。

根據中國通脹率的近期趨勢,去年12月為4.50%,2020年1月為4.50%,2月為5.4%,3月為5.2%。目前來看我們國家的通過膨脹率還是挺高的,如果一年資產增長率低於5% 是折舊,那麼就是貶值的,只有達到5%以上才保值。

當然,近期疫情的影響導致通脹率上升,但儘管過去10年的通脹率沒有這麼高,但平均年通脹率約為4%。據估計,在過去的10年裡,國內通貨膨脹率平均每年為4%,也就是10年裡的40%。如果你每年購買100克黃金,與過去10年的通貨膨脹率相比,10年的總回報率在12%到14%之間。過去10年,40%的國內通脹率意味著,人民幣貶值了40%,而總收益率在14%以內,相當於過去10年黃金投資貶值了26%。

綜合分析可以發現,每年購買100克存入銀行的黃金不能實現保值,反而會貶值。由於黃金在穩定的經濟增長率下喪失了保值增值功能,特定的時期可以反映出黃金的保值功能。


百元理財


保值未必,保價格可能性更大,這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你每年買,買5年,比如平均成本價是1500美元每盎司,等你想賣掉換現金的時候,可能還是1500美元每盎司!但是虧了利息了,如果同買黃金的錢去做無風險的理財,每年最少可以賺3.5%,五年複利可獲得16.65%的收益,假設買5年黃金,買了15萬元,最後還是15萬元,但是買理財產品估計可以拿到16.65萬。

黃金價格處於低位,只有短時間處於高位,意味著買進和賣出都發生在低位的幾率大,也就是保價格的機會大,所以買黃金可以保價格,未必保值。

順便說一下,老外比我們落後200多年,還停留在2000年前,度量單位都沒統一,而我們中國,秦始皇的時候就開始統一度量單位了。老外還在使用同名稱但是重量不同的度量,所謂的盎司,不同地方不同物品,每盎司表示的重量竟然是不同的。好比一盎司的蘿蔔等於1.5盎司的牛肉,老外是不是非常混亂,不如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


西格瑪的化學


看得出來你還是比較有危機意識的,現在這個社會你還知道每年儲蓄黃金的話,可能也還有一些被迫害妄想症吧。要知道我們中國有一句古話說得好“亂世黃金,盛世古董。”這句話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

現在相對以前來說算是一個盛世,只是的話,炒黃金的人還是比較多的,如果你是想要每年買黃金保值的話,我個人覺得你應該在黃金價格低的時候入手,但是銀行的話黃金的價格應該是起伏不大的,要做到保值的話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想要它升值的話,可能就是一個長年累月的事情。

而且的話你這個是實物黃金,實物黃金的話,保值還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就我個人來說的話,感覺還是不太划算。以現在的金價來算,你每年投入大概4萬塊錢左右,既然這樣的話,你不如用這個錢直接在期貨市場炒作黃金,這樣的話可能你的收益會更合理一些。

當然這需要你富有冒險的精神。因為炒期貨的話風險比較大的,遠不如你每年定投實物的黃金。其實由你這個問題我可以看出來,你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人,所以說還是不見意你投期貨,畢竟這是一個高風險的!

實物黃金保值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在太平盛世,黃金的價格不會很高,但是作為一種貴重的稀有金屬,它的價格也不會低到那兒去。你如果不介意黃金現在當前階段為你帶來的實際收益,那麼每年100克的實物黃金對你來說它就是保值的。


衛婉


這不是好主意,人們太迷信黃金了。上個世紀之前的年代可能還是有作用的,現今這個時代有太多好的替代方案了,黃金漸漸失去了保值儲值的功能。首先,黃金沒有利息,實物黃金買賣手續費高,交割驗貨繁瑣,攜帶儲存不便。其次,黃金難以真正對抗通脹。98年到2011年是黃金的高速上升期,13年從250美元/盎司漲到1900美元/盎司,每年大概升值17%,而這13年也是房地產飛速發展期,M2貨幣增速每年至少是17%,08年金融危機之後,最高達到28.4%,所以除個別年份可匹敵外,大部分時間跑輸通脹。第三,上面討論的是黃金的上升期,從2012到2018年,黃金大跌,從1900跌到1100,7年的時間大部分時間價格都在1350美元之下。完全不能抗衡通脹,也不能增值,連最基本的利息都收不到。第四,現在是和平年代,國家機器強大,黃金的避險功能也喪失殆盡,感覺現在弄個實物黃金有點畫蛇添足炫富的意思吧。簡單說,黃金現在已經淪為一個普通投機工具而已,別迷信,真出事了,還得是現金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