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論語治天下,一部論語通人心,一本書帶你通讀儒家核心思想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部論語通人心,一本書帶你通讀儒家核心思想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部論語通人心,一本書帶你通讀儒家核心思想

聖人之所以能夠區別於凡人,其超凡入聖之法門,皆在“志學”二字。而今天的我們之所以要回頭去讀聖賢書,向聖人發問,所為的,其實是對當下生活的追問。

無論是溫良恭儉的《論語》《大學》,還是超然物外的《老子》《莊子》,每一次對經典的閱讀,都是一次與聖人的對話,都是一次對當下人生的反思與自省。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在《論語》這本書中,沒有高高在上、不可親近的孔聖人,只有一個帶著弟子們顛簸流離、周遊列國,希望自己的治國為政思想能被國君採納的老人家,只有一個雖處逆境,卻仍然樂觀、豁達,端坐於杏壇之上,絃歌鼓琴的孔夫子。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部論語通人心,一本書帶你通讀儒家核心思想

可以說,《論語》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全部學術思想。一部《論語》,說盡為政之理、做人之道。假使我們能夠真正讀懂《論語》中那些深藏在字裡行間的珠璣之言,就能全面地掌握儒家的底層邏輯,進而提高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力和判斷力,讓我們“不惑”於人生。

《論語三百講》這本書的作者是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先生。傅先生在早年在耶魯大學就讀時,曾師從著名漢學家余英時先生,並深得其真傳。傅佩榮先生學貫中西,學養深厚,其治學態度之嚴謹、理論創見之新穎,在當今學術界久負盛名。而傅佩榮先生在宗教、哲學等方面造詣尤深,他對《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周易》等傳統經典的解讀和闡釋,都頗有見地,令聽者如飲瓊漿、沉醉其中。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部論語通人心,一本書帶你通讀儒家核心思想

《論語三百講》這套書的裝幀極為考究,拿在手上掂量一下,那紮實的分量著實讓人能感覺到幾分厚重。而封面的設計更是獨具匠心,暗黑色當中閃耀著一抹金黃,暗合著“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之意。

這套書乃是傅先生四十年研學心得之大成。傅佩榮先生用質樸而凝練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孔子那豐沛燦爛的精神世界,在他深入淺出的講述下,儒家思想的全部核心與精華,盡在吾彀中矣!

01 仁者無敵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子的學術思想博大精深,按照傅佩榮先生的觀點,孔子的核心思想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也就是“承禮啟仁”,而假如一定要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那就是“仁”。

可究竟什麼才是仁呢?

在《論語》中,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仁”這個字。比如在《學而第一》這一章中,孔子便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巧言令色,鮮矣仁。”

傅佩榮先生認為,結合上下文來看,這裡的“仁”應當翻譯成“真誠的心意”。而孔子所說的這番話,就是說那些說話動聽的、討人喜歡的人,他們的心意很少是真誠的。為什麼他們的心意不真誠呢?就是因為他們缺少“仁”。

也許有人會問,在求職應聘時,或者在職場交往中,如果不“巧言令色”,而表現得木訥呆板,恐怕也不行吧?

對此,傅佩榮先生認為,我們在學習儒家經典的時候,千萬不能一味生搬硬套,而要讀透字句表面隱藏的真意,否則的話就是“盡信書不如無書”了。在他看來,孔子這句話的本意是說,巧言令色的人很少會心意真誠,那我們就要反過來提醒自己:不妨巧言令色,但一定要有真誠的心意,只要有真誠的心意,巧言令色又何妨?

從這裡我們能夠看出,孔子畢生所倡導的儒家思想,究其本源,是想要引發人們內在的力量,讓人們發自內心地做自己該做的事,從被動守規矩變成主動。換句話說,我們之所以恪守規則,並不是為了別人,而是我們自己覺得應該這麼做。

傅佩榮先生進一步向我們闡述,孔子所講的“仁”這個概念,還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

所謂人之性,就是由內心的真誠所帶來的積極向善的力量,也就是自我與他人之間和諧關係的實現。

所謂人之道,也就是《中庸》中所說的“擇善固執”這個概念,誠之道,擇善而固執者也。

所謂人之成,就是指人的生命的完成,也就是《大學》中所說的“止於至善”。人到了至善的境界,生命便得到圓滿。但這個境界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我們必須不斷昇華自己的內心,努力在自己的內心構建起一個如同孔子所說的,完整的“仁”的體系,只有如此,我們的人生才會充實而圓滿。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部論語通人心,一本書帶你通讀儒家核心思想

02 君子不器

在整部《論語》當中,除了“仁”之外,還有一個詞的出現概率也很高,那就是“君子”。在傅佩榮先生看來,《論語》中所講的“君子”,是指那些立志成為君子的人。也就是說,君子是一個動態,是一個趨勢,其核心是看一個人有沒有成為君子的志向。

那我們要怎樣做,才有希望成為一個君子呢?在《論語》中,孔子給出了他的答案:君子不器。

這話很有意思。“器”就是器皿、器具,而孔子這句話是想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君子,你的目標並不是要成為一個有特定用途的器具。言外之意就是說,一個君子應該全方位地學習,而不是僅僅侷限在某一方面,要力爭成為一個全才。

在傅佩榮先生看來,孔子所提倡的全才,也可以相應分為三個層次:人才、人格、人文。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層次——人才。對於現代人來說,我們讀完大學後,就會有一個賴以謀生的專業。你通過自己的專業能力,找到一個職業工作,獲得一種社會地位,當你在一個行業內深耕多年,獲得一定的成就之後,便可以稱之為專家。但如果你僅僅停留在這個階段,終究只是孔子所說的“器”罷了。換句話說,一個人只會埋頭讀書、智商很高,是不夠的,還有有良好的情商,這就要說到全才的第二個層次——人格了。

如果說人才教育是用之於外的話,那人格培養就是求知於內。在孔子看來,對人格的陶冶,都離不開“仁”,也就是內心的真誠。假如你做一件事,要考慮自己的內心是否真誠,是否主動願意這樣做,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你做再多事,也無法改變和提升內在的自我。在此基礎上,傅佩榮先生進一步指出,對人格的培養,不僅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更離不開父母和師長的言傳身教。

全才的最高層次則是人文教育。在孔子看來,一個人有了賴以謀生的專業技能,有了高尚的人格,這個時候,還需要有一點藝術愛好,以及哲學修養,只有這樣,一個人的生命才稱得上是真正完整而圓滿的。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部論語通人心,一本書帶你通讀儒家核心思想

03 知人與人知

現在,孔子已經給我們指出了一條明路,只要順著這條路堅持走下去,我們也有機會成為“仁者”和“君子”。

可是,萬一我們有幸成為了萬中無一的“仁者”和“君子”之後,卻發現自己依舊是一瓶藏在深巷中的好酒,無人問津,那我們又該如何呢?

這時,孔老師又發話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而要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做到這些事。這就是說,孔子認為,我們不要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而要想想,萬一別人給自己機會,讓我們去做一件事,而我們卻做砸了,這該怎麼辦?

至於怎麼辦,孔老師早就替我們想好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求為可知也。”就是說,別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要設法讓別人去了解你,或者說,讓你值得被別人瞭解。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當中,要了解一個人確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才會有“日久見人心”的說法。想真正瞭解一個人,不僅要看他過去的言行表現,還要看他現在做事的態度和能力,以及他未來想要發展的方向。

這就是說,瞭解一個人的才華和能力是需要用時間來驗證的,也需要有場合、有機會讓這個人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和能力。

那假如沒有機會表現,又怎麼辦呢?這時候你就要放下面子,主動推銷自己。

孔子自己也是這樣做的,他帶著弟子們周遊列國,就是為了向當權者兜售自己的治國觀點和理政思想。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部論語通人心,一本書帶你通讀儒家核心思想

在孔子看來,推銷自己並不是什麼壞事,只要你真的有本事、有才華,能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那這就是國家之福。

現在有一種說法叫“出名要趁早”,許多年輕人看到別人成為網紅,賺了大錢,搞得自己滿心焦慮,也迫不及待想要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但這在孔子看來並不可取。要知道,繁花似錦、烈火烹油,終究不能長久。

很多時候,我們確實需要一點《論語》的智慧。不要著急,先儘量沉澱自己、充實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當時機到來,便可以盡力展現自己的才華,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