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最佳方法,並非靠閱讀,而是靠它

每當看到那些天才兒童的時候,大家都會很羨慕。有些家長時常在想,同樣都是孩子,為什麼別人家的小孩如此優秀,是因為他們本身智商就高,腦子比自家孩子聰明嗎?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成為也開始注重孩子的教育,想通過學習開發孩子的大腦發育,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最佳方法,並非靠閱讀,而是靠它

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最佳方法,並非靠閱讀,而是靠它

在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覺得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主要靠閱讀,用記憶的方式提升孩子的詞彙量,同時激發孩子大腦的容量。

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在最新的麻省理工的研究中發現,閱讀並不是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雖然閱讀確實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從效率和效果上來說,閱讀遠不及聊天有效。

這項研究是經過近三年的時間,追蹤了幾十個家庭,再通過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進行研究分析,結果表明經常和孩子有溝通和互動的家庭,要比很少與孩子交流的家庭的孩子智商要高。

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最佳方法,並非靠閱讀,而是靠它

也許有的家長會感到困惑,為什麼聊天就能刺激孩子大腦的發育呢?

其實是因為孩子本身對於事物的認知比較低,在不斷與父母進行溝通和交流時,他們可以從父母身上獲得訊息,增多自己的詞彙量,並在對話中對信息加深印象,同時提升自己的認知。大腦在這時不斷的獲取信息,記憶信息並加深信息,可以說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運作非常活躍。

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最佳方法,並非靠閱讀,而是靠它

而不經常與父母交流的孩子,他們獲取的信息量相對較少,大腦開發的程度也相應的減緩,因此聊天是刺激大腦發育最有效的方法。

現在很多家長在帶娃時,都是自顧自的玩手機,很少和孩子聊天。當孩子有問題時,他們又顯得極其不耐煩,這無疑是在扼殺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因此主動和孩子交流,對於孩子的成長十分有必要。

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最佳方法,並非靠閱讀,而是靠它

分析

父母在和孩子溝通交流時,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1、 錯誤的溝通方式,並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

有的家長會覺得自己每天和孩子的交流並不少,可為什麼他們也並沒有很聰明。其實這是因為你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不對。真正有效的溝通是讓孩子在與父母的交流中,引發思考,從而形成大腦的活躍度。

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最佳方法,並非靠閱讀,而是靠它

有的父母在和孩子聊天時,一直是以灌輸思想的方式,這種交流比較強制性,父母問,孩子回答,或者父母給孩子說了一大堆,最後問孩子有沒有聽進去,得到的回答基本上都是知道了,可孩子的內心並沒有真正接受訊息,更別說引發思考了。

2、 不要覺得孩子小不理解,就不屑於說

家長總把孩子當成小孩,覺得他們年紀小,對什麼都不瞭解,根本無法理解大人的世界。所以對於有些事情,家長根本不願意和孩子說,更別說交流,這種想法極其錯誤。

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最佳方法,並非靠閱讀,而是靠它

所有的事情都是從不懂到了解,再到熟知慢慢形成,而孩子的學習能力非常強盛。三觀、品性的形成更是在孩提時期就會有雛形。所以父母應該多與孩子聊天,談社會、談認知、談三觀,儘可能多的讓孩子多瞭解,這樣他的大腦才會更加的活躍。

當然聊天雖然可以刺激孩子大腦的發育,但家長也不要刻意的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與孩子聊天上。在平時的生活中,比如說陪孩子看電視時,帶孩子逛街時,讓孩子和自己一起做家務時,都可以一邊聊天,一邊做事。這種邊動手邊動腦的方法,才可以更有效的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你平時和孩子交談的時間多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