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已经不以忙为荣了

我以加班为荣

前天晚上,一个久未联系的大学同学找我,问了一个工作相关的问题,顺便闲聊了一会儿。聊天过程中听到对面电脑一直在响,聊完天我同学说还要再加会儿班,说趁着年轻拼一拼,多赚点儿钱。

刚开始工作那几年,我是以加班为荣的,我所在的小部门是整个大部门中加班最多的,记得有一次北京下暴雨,而我们雷打不动还是在加班。就像其他同事好奇我们为什么总在加班,其实我们也在好奇他们为什么都不用加班。

作为职场小白,觉得加班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也很有加班的劲头。但随着工作慢慢上手,有的时候的加班就成为了形式主义。比如正常6点下班,领导说6点半之前下班的都是工作不饱和。比如说销售同事离职,我问他原因,他说每天不管有没有事情,都得等领导下班才能走,很多时候都是在耗时间,而耗时间实在太难受了。


现在的我已经不以忙为荣了


加班是滋生拖沓和懒惰的温床

但加班真的有意义吗?吴晓波老师介绍过“砍头工作法”,给工作设置一个完成时间,到那个时间必须要完成,可以督促自己高效地完成工作。

时间管理的课程上也讲过,很多时候我们会加班是因为我们预设了加班,因为预设了加班,所以我们不自觉地按照需要加班的进度来完成我们的工作。

所以,我们自以为有意义的加班其实是滋生拖沓和懒惰的温床,我们再忙都没有忙到日理万机的程度,之所以忙,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复盘、优化自己的工作。我不否认很多人加班是确实需要加班,但也很肯定有不少人的加班真的是没有必要的。

加班应该塑造成奖勤罚懒的机制,而不应该发展成为奖懒罚勤的机制。


现在的我已经不以忙为荣了


谷歌“20%创新时间”

所谓的 “20%创新时间”,是指 Google 允许员工每周拿出一天的工作时间,用来做本职工作以外的项目。

一直听闻谷歌“20%创新时间”,心生向往。过于饱和的工作会让人每天忙于救火,而无暇思考、优化、重塑自己的工作。相对于鼓励加班,我更倾向我某任领导的观点,要进一步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让大家可以利用工作时间学习、充电,优化工作,提高业务水平。

我们工作期待成长,而不是期待为了加班而加班。

现在的我已经不以忙为荣了


最后的最后

我们不是不能加班,不能吃苦,而是排斥无意义不必要的加班。

其实不只是工作,生活上也是,比如我有一阵沉迷微信读书时长和时间管理类软件记录的充电时长,但更多时候,我为了刷时长其实放弃了效率,只是为了满足虚荣,这是对于时间最大的浪费。 \u0004

现在的我已经不以忙为荣了。

\u00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