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楊柳發芽,春光明媚,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詩經》“采薇”裡有這樣一句詩詞,今日看到朋友圈鋪天蓋地的柳枝,總是會想起這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是詩經裡一個很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畫,把一個出門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出門時是春天,柳樹依依,柳枝飄揚,而回來時已經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時間裡,他經歷了什麼已經盡在不言中了。我們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著他。我們可以想象他的戀人在故鄉等著他。即便是一年中受盡苦難,也要等到相見的一天。大雪中有一個人在獨行,遠處有一盞燈在為他亮著。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著的動力。為了楊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詩詞雖短,但充滿著人性的美。


(原創)楊柳發芽,春光明媚,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說起人性,我們總會想起從小就背誦的“人之初,性本善”,我特意翻閱了資料,這句的意思是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 。其中初的意思是剛出生的嬰兒,人生命的開端。善的字面意思是指品質好,心質良好。在三字經中:善,就是主張人性的根源點是善的,有善的源端才會有善的行動。善是指人性的光輝點,人心的美好。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對剛出生的嬰兒上說,是無分善惡的,對於成人,就沒辦法說了。


我最近腦海裡老是迴響魯迅的那句話“我向來是不憚於用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對於我這樣一個在前線教書的人來說,也是如此。我也是堅信“人之初,性本善。”我也沒把人想象的那麼齷齪不堪,但是事實證明,有時候真是太幼稚了。


(原創)楊柳發芽,春光明媚,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就拿這次的郭某鵬事件來說吧,一個人的公德心和家國情懷都去哪兒了?無可厚非的是他有著人的虛偽和自私,但是這種自私在被他連累的眾多人面前,真是讓我低估了人性。楊柳依依的戶外原野,再次因為某一個人而孤單的飄搖著,無人欣賞。


更有甚者,在公眾場合都暴露了人性的卑劣。那個往人家門把手上吐吐沫的婦女,相貌美麗,但藏著一個什麼樣的心,不得而知。還有那在電梯間,往公共用紙上抹鼻涕的人,您到底是對誰如此歹毒……


怪不得有人說,若有來生,就做一棵樹,也不願意做人。說人間很好,來一次就夠,若是僅有這些糟粕存在的人間,真是不來也罷。其實我覺得吧,還是做人吧,雖然重重歷戒才能飛昇上仙,雖然紛擾世間多為利,雖然人情淡漠薄情多,但起碼有那麼一些不忘初心的帶光者,也應該慶幸自己有一雙眼睛,又一顆篤定的心,可以看清楚一切。


(原創)楊柳發芽,春光明媚,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柳永的《雨霖鈴》說:楊柳岸曉風殘月。景色還是極美的,讓人會不禁地想起一副有意境的送別畫卷來。古人送別,喜歡折柳,或許只是“柳”與“留”諧音之故?碧水長天,鶯歌燕舞,藍天流雲,人間依然值得。若是因為幾個蒼蠅就捨棄了漫山遍野的蝴蝶,倒是一大憾事。


晚上依然做夢,夢見漫山遍野的野花合著奔跑的駿馬,還有遠處連綿不絕的青山,走不出的夢境,走出來的自己。熬夜時,總會胡謅幾句亂糟糟的文字“楊柳青青風箏飛,又是一年早春歸,杏花微雨鳳蝶舞,雛燕呢喃喚親回,若有暖風踏雲來,鄰家阿姐依門扉,櫻粉桃紅鬥其妍,零落成泥為阿誰”。

喜歡在這樣暖洋洋的天氣裡,安靜的敲下這些文字。據說武漢的櫻花開了,植物從來都沒吝嗇的給予人們的美麗,總是這樣的如期而至。就像柳樹,似乎每一棵樹的的年輪上都藏著一段的深情,婆娑的姿色迎著朝霞晚韻,總有一腔的蜜意在裡面,裝點著這料峭的早春。


(原創)楊柳發芽,春光明媚,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春風十里不如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