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為什麼重用朱可夫?諾門罕一戰成名

距離那場規模席捲全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慘烈程度位居人類戰爭史上之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留下了很多經典的戰例和名將典故供我們一一解析探究。今天我們要來聊聊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號稱蘇聯紅軍戰神的朱可夫。斯大林為什麼重用朱可夫?諾門罕一戰成名,日本人被打的慘不忍睹。


斯大林為什麼重用朱可夫?諾門罕一戰成名

與大多數出身不凡的將領不同,號稱蘇聯紅軍戰神的朱可夫出身貧寒,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參加了沙俄騎兵部隊,後加入蘇聯紅軍。儘管朱可夫被人們所熟知是因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衛國戰爭當中,與德軍對線時的大放異彩,但事實上,讓朱可夫一戰成名的戰鬥還要更往前追溯,將日本關東軍打的頭破血流的諾門罕戰役,嚴格來說才是朱可夫後來平步青雲的開端。

斯大林為什麼重用朱可夫?諾門罕一戰成名

諾門罕戰事的最開始是由日本關東軍首先挑釁發起的,根據後來解密的資料,日本關東軍意圖通過對蘇聯遠東地區的試探性進攻,藉以達到測試蘇軍真正戰鬥實力的目的。倘若蘇軍一觸即潰、很容易對付,那麼日本關東軍的背上戰略將會很快展開,西伯利亞平原上的大量天然資源是日本窺視已久的寶貝。同時,海參崴這個天然不凍港也被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所看中,總而言之,背上戰略對當時的日本來說可謂是好處多多,是被列為首選的戰略進攻路線之一。

斯大林為什麼重用朱可夫?諾門罕一戰成名

在日本關東軍開始北上試探的進攻之後,朱可夫立刻被斯大林指派為遠東西伯利亞軍區的前線總指揮員,統領蘇軍遠東西伯利亞軍區所有部隊對日本關東軍的作戰事宜。朱可夫到任之後立刻查看了諾門罕當地的地形,親自來到一線視察部隊的部署情況,並同前線基層作戰指揮員交換意見。

斯大林為什麼重用朱可夫?諾門罕一戰成名

根據諾門罕地區平原較多、適宜使用大規模裝甲部隊機動穿插戰略展開的情況,朱可夫集中蘇聯遠東西伯利亞軍區的裝甲部隊,將大量的BT快速坦克集中起來對血肉之軀的日本步兵部隊發起迅猛凌厲進攻。同時在進攻關鍵戰略突破點上集中大量的炮兵和航空兵部隊,在局部突破點形成絕對壓倒性的實力優勢。原以為蘇軍還是日俄戰爭時期沙皇部隊那樣不入流戰鬥力的日本關東軍吃了大虧,被朱可夫狠狠一頓收拾狼狽逃回了東三省,從此消極北上再也不敢妄圖染指蘇聯的遠東地區。朱可夫憑藉諾門罕一戰檢驗了自己的大兵團戰略在實戰中的應用效果,同時也贏得了時任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認可,榮獲蘇聯英雄嘉獎,從此平步青雲直至成為衛國戰爭時期的紅軍戰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