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你們要做劉宗敏,我可不想當李自成!”


毛澤東:“你們要做劉宗敏,我可不想當李自成!”

1950年3月1日,訪問蘇聯結束後回北京的路上,毛澤東在瀋陽同中共中央東北局、遼寧省、瀋陽市的負責人談了一次話,其中說道:“這次我和恩來同志路過東北,主要想了解一下東北的工作情況,瞭解東北地方工業生產情況。發現浪費太大。我在哈爾濱提過不要大吃大喝,到瀋陽一看比哈爾濱還厲害。我和恩來不是為了吃喝,搞那麼豐盛幹什麼?你們要做劉宗敏,我可不想當李自成啊!中央三令五申,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要艱苦奮鬥,你們應做表率。”

以毛澤東的黨內地位和威望,這個批評可以說是極其嚴厲的。背後深層的原因,是他從中看到了某種危險。從延安到西柏坡,他反覆提醒告誡的情況還是未能完全避免。

1944年3月郭沫若在重慶《新華日報》發表《甲申三百年祭》,分析李自成失敗的原因,是起義軍高級將領被勝利衝昏頭腦,“龐大的人馬都在京城裡享樂”,丞相牛金星“大轎門棍,灑金扇上貼內閣字,玉帶藍袍圓領,往來拜客,遍請同鄉”,大將劉宗敏沉湎於吳三桂愛姬陳圓圓的溫柔鄉里。到吳三桂降清,引清兵入關,李自成不得已親自出徵,倉惶而去,倉惶而敗,倉惶而返。大順政權在北京只存在了40多天。這篇文章引起毛澤東的高度重視,他不僅讓延安《解放日報》全文轉載,還把它當作整風文件看待,要求同志們引以為戒。


毛澤東:“你們要做劉宗敏,我可不想當李自成!”

1949年3月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以深邃的歷史眼光提出了勝利後怎麼辦的問題。他告誡全黨:“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願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他提出:“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中國共產黨的勝利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但勝利只是漫漫征途上的一場“小考”,勝利之後還有更多必須考好的“大考”。1954年2月,陳雲在黨的七屆四中全會上指出: “大家是為革命來的,還是為做官來的呢? 回答這個問題也容易。起初是幹革命來的,以後是革命加做官,既革命,又做官。後來官越做越大,味道也越來越大,有人就只想做官,不想革命了,把革命忘光了。在勝利了的國家裡頭,有電影,有照片,開會時熱烈鼓掌,閱兵時可威風啦。火車站歡迎的時候,送鮮花,夾道歡呼。物質享受是很具備的,很可以腐化。從前在瑞金、延安時,想腐化也很難,現在腐化很容易。我們對於執政以後黨內的狀況是不能盲目樂觀的。”革命比預想更快取得了勝利,勝利後有些人把毛澤東“兩個務必”的告誡置諸腦後的速度也比預想得更快、更嚴重,劉青山、張子善就是其中的反面典型。還有一部分黨員幹部,雖然沒有劉青山、張子善問題那麼嚴重,但革命意志衰退,革命熱情不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少了,過去跟敵人打仗時的那種拼命精神少了,鬧地位、鬧名譽,講究吃、講究穿,比薪水高低,爭名奪利,這些東西多起來了。1957年3月18日,毛澤東在濟南黨員幹部會議上批評道:“聽說去年評級的時候,就有些人鬧得不像樣子,痛哭流涕。人不是長著兩隻眼睛嗎?兩隻眼睛裡面有水,叫眼淚。評級評得跟他不對頭的時候,就雙淚長流。在打蔣介石的時候,抗美援朝的時候,土地改革的時候,鎮壓反革命的時候,他一滴眼淚也不出,搞社會主義他一滴眼淚也不出,一觸動到他個人的利益,就雙淚長流。聽說還有三天不吃飯的事情。”


毛澤東:“你們要做劉宗敏,我可不想當李自成!”

“奢靡之始,危亡之漸”,“慮生驕逸之端,必踐危亡之地”,如果不加以警惕,不及時給予當頭棒喝,不扭轉這種風氣,李自成的前車之鑑難免重現,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黨的前途命運難以把握。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始終把保持艱苦奮鬥精神看作是全黨的大事,強調社會主義是艱苦的事業,我們要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那麼一種拼命精神,把革命進行到底。他說: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好要多少年呢?我看大概要一百年吧。要分幾步來走:大概有十幾年會稍微好一點;有個二三十年就更好一點;有個五十年可以勉強像個樣子;有一百年那就了不起,就和現在大不相同了。他指出:我們現在是白手起家,祖宗給我們的很少。讓我們跟全國人民一道,跟國家一道,跟青年們一道,幹他個幾十年。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中,“要使全體幹部和全體人民經常想到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國,但又是一個經濟落後的窮國,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鬥的時間”。“應當強調艱苦奮鬥,強調擴大再生產,強調共產主義前途、遠景,要用共產主義理想教育人民。要強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要講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毛澤東:“你們要做劉宗敏,我可不想當李自成!”

在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毛澤東領導全黨進行了多次整風、整黨運動和專項教育活動,加強艱苦奮鬥作風教育,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鬥爭,堅決反對各種貪圖享樂鋪張浪費現象,堅決懲治各種腐化墮落違法亂紀行為。儘管面對艱鉅繁重的建設任務,面對巨大國際壓力乃至戰爭威脅,面對各種曲折和困難,全黨全國人民保持了良好精神面貌,湧現出大量可歌可泣的優秀典型和先進人物,艱苦奮鬥的作風得到了保持和發揚。毛澤東是艱苦奮鬥的提倡者,更是當之無愧的艱苦奮鬥楷模。無論是革命年代還是建設時期,他以身作則,一生簡樸,身居高位卻從不要求奢華;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打補丁的襯衣。他是勞動人民的兒子,永遠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研究員)

出自:黨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