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職院開啟“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雲課堂

3月9日下午,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延安職業技術學院組織1萬餘名師生、黨員幹部、教職員工通過人民網教育頻道、人民網人民智雲客戶端、咪咕視頻客戶端等同步收聽收看了直播。分享了一堂既具有學術理論又有生動感人實踐的防疫思政金課。

延安職院開啟“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雲課堂

該校黨委高度重視、周密部署、統籌安排,將本次“思政大課”列入全校教職員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疫情防控期間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在第一時間面向全校各處系下發收聽收看通知,並通過微信公眾號、教職工群、學工群、班級群等各種渠道組織宣傳。校黨委對全校各基層黨組織提出明確要求,加強直播收聽收看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收看取得實效。

本次“思政大課”由清華大學艾四林、中國人民大學秦宣、北京師範大學王炳林、中央財經大學馮秀軍四位教授主講。艾四林教授立足中國抗擊疫情的具體實踐,引導學生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認識、深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認識。秦宣教授聚焦“疫情大考告訴我們什麼?”,分析中國抗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王炳林教授從我國曆史上的防疫鬥爭歷程出發,分享從磨難中奮起、化危機為轉機的歷史經驗和智慧。

馮秀軍教授以戰“疫”裡的青年責任與擔當為主題,深情講述這場疫情中勇敢逆行的年輕風景,引導大學生群體擔當歷史使命,將青春夢想紮根祖國的廣袤大地。四位教授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用簡練的語言,為我們深情展示了一堂特殊背景、非常時期精彩絕倫的思政金課,讓我們思想上得到了提升,精神上得到了洗禮。

延安職院開啟“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雲課堂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呼世傑、院長高福華、其他黨委委員與各處室負責人集中在辦公樓501會議室收聽收看。各系負責人、黨員幹部、學工人員在各自的多媒體教室收聽收看。全體思政課教師在圖書館七樓會議室收聽收看。全體學生在輔導員、班主任和相關教師的組織下在線收聽收看。觀看直播後,該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進行研討交流、思政課教師與學生進行線上答疑交流、各系部、教研室和班級,通過微信群、QQ群等方式,圍繞主題開展線上討論。

大家紛紛表示,這堂思政大課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在特殊時期充滿溫暖人心的力量。疫情發生後,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十天一所醫院的中國速度,“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溫度,一支支醫療隊,一批批防疫物資向武漢持續集結。白衣天使、志願者、人民警察、基層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在上演著一幕幕感人至深的中國故事,彰顯了中國力量,奏響了中國精神的“最強音”,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強大的優越性,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和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

該校黨政辦主任、宣傳部部長姬凌宇說:“這堂思政金課內容情真意切、內涵豐富、催人奮進,切實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接續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奮力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強了信心、聚了力量、明瞭方向。今後,我們要進一步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厚植愛國情懷,樹牢戰勝疫情必勝信心,充分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增強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擦亮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在奮鬥擔當中譜寫“大寫的青春”,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

延安職院開啟“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雲課堂

該校思政課教師張瑩表示,四位教授及時有效的將疫情防控的生動實踐和思政課的四門課程結合起來為我們講授的思政大課,可以說為我們一線思政課教師指明並提供了在特殊時期上好思政課的方向和方法。為什麼我們能做到全國一盤棋?就是中國製度的優勢,中國製度最大的優勢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看完這堂課後我深為感動、備受鼓舞,我深知在抗擊疫情最吃勁的時候,輔導員更要找準工作定位、落實舉措到位;堅持守初心、強信心、懷愛心,勇於擔當,敢於擔責。真正把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始終與學生站在一起、做在一起。”該校輔導員南麗娟激動地說。

該校18級海軍士官班學生王嘉樂說:“通過上這堂特殊的課,使我更加深刻的明白知識的重要性,作為士官生,要學好技能、練好本領,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一定挺身而出,做祖國的第一道屏障。”

該校19級三年制旅遊與酒店班學生馬欣悅在視頻採訪中說:“在聽取了艾四林教授、秦宣教授、王柄林教授、馮秀軍教授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後使我受益匪淺。我覺得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思政課也不能落下,聽了本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後,我更加了解了中國抗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將努力學習,將思政課所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學習生活中,爭作新時代的創造者和接班人!” (來源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