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山莊》一本彰顯人性之惡的小說為何會成為世界名著?


《呼嘯山莊》一本彰顯人性之惡的小說為何會成為世界名著?


前言:《呼嘯山莊》是英國著名女作家、詩人,艾米莉.勃朗特所寫的一本關於愛情和復仇的長篇小說。它因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被稱作一部奇書,是一部富有獨創性和超前性的偉大作品。這部小說主要講了男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為了報復從小虐待自己的亨德利以及奪走自己愛人的埃德加,而不擇手段,殘忍報復的故事。通篇小說都籠罩在復仇與報復的陰暗與消極中。有人批判這是一部脫離現實的小說,有人說艾米莉把希思克利夫刻畫的過於陰暗狂野,彰顯了人性之惡。但是之後的一百五十多年來,這部小說依然在文學界散發著熠熠光彩。今天我們就從幾個方面來探討一下這部彰顯人性之惡的小說為何會成為世界名著的。

一、小說本身具有的獨特的藝術魅力

《呼嘯山莊》從寫作手法上來看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不落於俗套,創新超前,是這部作品成功的標誌之一。

1、獨特的作品基調

沒有人們想象中的十九世紀莊園愛情的浪漫,沒有淑女紳士的高貴典雅,她一改傳統情愛小說的溫馨和美好,使整部作品充滿了陰沉而壓抑的氣氛。

首先,作者將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的住宅名稱稱作“呼嘯山莊”,“呼嘯”一詞,在當地有著特殊的含義,它形容在狂風暴雨的天氣裡,這座山莊所經受的風呼雨嘯,它不僅暗示了主人公狂暴陰鬱的性格,也預示著整個故事的驚心動魄。

其次她以狂風肆虐的荒涼原野作為故事背景,故事中的人物保留著大自然的風貌和原始的本性,如感情奔放不羈,陰鬱粗暴的希思克利夫,粗獷乖戾的僕人約瑟夫,質樸、剛強的哈里頓,率真,勇敢的凱茜等等。

艾米莉這部作品的藝術風格獨具匠心,具有獨特的吸引力,相比姐姐夏洛蒂.勃朗特的愛情作品《簡.愛》,《呼嘯山莊》來說,更具衝擊力和震撼力。

《呼嘯山莊》裡沒有溫馨浪漫,只有陰鬱,肆虐的報復,只有熱情激盪,超越天地的愛,跨越生死,刻骨銘心的恨。蒼涼而悲壯,獨特有吸引力,深深震撼了讀者的心。

《呼嘯山莊》一本彰顯人性之惡的小說為何會成為世界名著?

2、獨特的敘事手法

《呼嘯山莊》有自己獨特的敘事方法:

a. 基本倒敘法

b. 多視角的敘事手法

c. 怪誕的哥特式手法

讀過《簡.愛》人都知道,《簡.愛》是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雖然故事情節一波三折,但單從敘事手法上來說,略平凡了一些。而艾米莉一改這個傳統的敘事方式,用基本倒敘法,以一個局外人(畫眉田莊的房客)洛克伍德的口述做開篇引導,主要靠畫眉田莊的管家艾倫.丁恩和女僕來敘述小說的大部分內容,其中穿插了伊莎貝拉.林敦的書信敘述,還有女僕齊拉的口述等,來完成了整個故事的全過程。

伊莎貝拉的書信中有這樣一段:

一隻猛虎或者一條毒蛇也比不上他使我產生的恐懼。她告訴我說凱瑟琳病了,指責說這是我哥哥逼出來的,還賭咒說,在他沒能收拾埃德加之前,我就得代他吃苦受過。

通過伊莎貝拉書信的敘述,側面刻畫了希思克利夫的無情和狹隘,表達出自己對於他的恐懼和憎恨。

而女僕齊拉口述的部分內容主要是小凱茜在呼嘯山莊的生活,以及小林敦的死,還有希思克利夫是怎麼樣把畫眉田莊據為己有的。以此揭露了希思克利夫對兒子的無情,對生死的冷漠,對凱茜的刻薄。

他們從各自的角度,用口述或者文字敘述的方式完成了故事的部分情節,也真實的反映出希思克利夫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使得故事層次分明,絲絲入扣,互為補充,互相引證,從而使整個故事更加生動真實,更加有說服力。

作者本人深藏在背後,不出場說教,也不做出評論,是非曲直完全讓讀者自己判斷,給讀者留下來充分的想象空間。這種多視角的敘事方法,是我們現代文學中常用的,而艾米莉在一個世紀之前就開始運用了,不能不說艾米莉的寫作手法在當時來說具有獨創性和超前性。

《呼嘯山莊》一本彰顯人性之惡的小說為何會成為世界名著?

哥特式手法的運用,給作品增加了一層神秘感,比如洛克伍德在呼嘯山莊那間奇怪的屋子裡做的噩夢,還有最後希思克利夫在夢境中去世,怪誕離奇,再加上作者象徵,預兆、隱喻手法的運用,使作品更加富有深度和力度。

3、獨特的人物模式

艾米莉獨特的藝術構思還體現在人物設計上。

《呼嘯山莊》的人物有兩個三角模式:一個是上一輩的凱瑟琳、希思克利夫、埃德加;一個是他們的下一輩凱茜、哈里頓、小林敦。

這兩代人的愛恨情仇,體現了原始愛和文明愛的不同結局。第一代人凱瑟琳和希思克利夫的愛可以說是原始愛超過了文明愛。凱瑟琳至死仍愛著希思克利夫,死後變成孤魂野鬼依然盼望回到呼嘯山莊,在洛克伍德的噩夢中凱瑟琳曾攀著窗戶發出苦苦哀求:“讓我進去——讓我進去吧!”,這是原始愛超過了文明愛。

小凱茜和哈里頓的愛是文明愛超過了原始愛,凱茜日夜盼望回到畫眉田莊,她教哈里頓讀書認字,改造教育了他,使他擺脫愚昧和粗野之後,兩個人雙雙回到象徵文明的畫眉田莊。

這種獨特的構思,奇巧的結構設置,讓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呼嘯山莊》一本彰顯人性之惡的小說為何會成為世界名著?

二、小說的複雜性和多議性

不管是人物還是作品,之所以受到爭議,就是因為她的“新”,她的“異”,她的不平凡之處。

《呼嘯山莊》不僅在創作技巧上具有超前性和創新,比如艾米莉率先應用了多視角的敘事手法,故事結構奇巧,手法獨特等。並且它的結局更是讓人出乎意料和震撼。

我們用同一時期出版的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來做比較。《簡.愛》也是一部描寫愛情的小說,是近似於自傳體的一部小說,她主要寫了出身卑微的簡.愛與身份懸殊的富人羅徹斯特先生,衝破世俗,歷經曲折最終結合在一起的故事,他們的愛情雖然一波三折,但是最後的結局還是比較圓滿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雖然在寫作手法上與艾米莉有相似之處,比如都採用了夢境、幻覺、象徵、隱喻等手法,但在人物定位和故事結局上卻有著本質的不同。

還有早期的另一部愛情小說《傲慢與偏見》。她講述的是小鄉紳班內特的女兒伊麗莎白,對出身高貴,物質富裕但是傲慢無禮的富豪達西持有偏見,拒絕了他的求婚,後來通過親眼觀察了達西的為人處事和他一系列改的變,而漸漸消除了誤會和偏見,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故事雖然曲折但是稍顯平淡無奇。

這兩部作品,一部與《呼嘯山莊》基本上同一時期出版,另一部時間要早一些,它們都是英國比較流行和出名的愛情小說。很明顯,

《簡.愛》和《傲慢與偏見》的人物設定、故事情節和結局更加符合人們的心理,更加接近現實。

《呼嘯山莊》一本彰顯人性之惡的小說為何會成為世界名著?

而艾米莉的《呼嘯山莊》完全不同於這些小說所具有的浪漫典雅氣質。我們在這部小說中看到的都是狂風肆虐下的荒涼原野,是因壓迫和虐待而導致的刻骨仇恨,是扭曲變態,魔鬼一樣陰暗報復的主人公,愛恨糾纏反覆,愛到極致,又恨到極致,連死亡都無法寬恕,愛到靈魂和肉體合二為一。比如故事結尾希思克利復仇成功以後,並沒有勝利的喜悅,他依然無法從對凱瑟琳的苦戀中解脫出來,最後遊蕩於荒原之中,不吃不喝,在詭異的夢境中,在凱瑟琳靈魂的召喚下,喜悅而滿足的死去,一生為愛,至死無悔,故事結局蒼涼而悲壯。

人們無法相信這樣一部故事情節驚世駭俗,創作手法有著非凡的獨創性和超前性的作品都出自一位性格內向保守的女性之手。這也是倍受人們爭議的地方。

一百五十多年來,人們對它的評述和研究卷帙浩繁,歧義紛呈,人們稱其為“一部奇書,也是20世紀文學批評界的一部受寵書。”

三、小說的社會影響力

一部作品人們往往都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每一部作品都有他背後所揭示的深刻的社會意義。

就像《簡.愛》,它成功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都採取了積極進取的態度,敢於鬥爭、敢於追求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它的社會意義在於,它鼓勵提倡女性,要維護自己獨立的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靈魂平等。

《呼嘯山莊》一本彰顯人性之惡的小說為何會成為世界名著?

我們再拿《傲慢與偏見》為例,它所反映的是正確的戀愛婚姻觀: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她反對為金錢而結婚,也反對把婚姻當兒戲。她強調理想婚姻的重要性,並把男女雙方感情作為締結理想婚的重要基石。

《呼嘯山莊》雖然塑造了一個陰暗,瘋狂的復仇者的形象,他身上所反射出的多是人性“惡”的一面,但是它背後所揭示的是維多利亞時代,貴族富豪高高在上,世俗偏見,階級地位觀念橫行,金錢至上,身份第一的醜惡社會現象,在這種精神壓制下,人性被殘酷的扭曲,她體現的是一種強烈的反叛意識。

結語:作品本身具有的藝術魅力,和人們對於作品的爭議和研究,以及它所揭示的深刻的社會意義三者合一奠定了它文學史上的不同凡響的地位,也使它成為了一部永久不衰的世界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