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三部網絡劇《法醫秦明》


利益相關:在家呆的時間太長了,母上大人喜歡看刑偵劇,把前幾年的刑偵劇(包括《白夜追兇》,《法醫秦明》1,2,3)基本上都刷了一遍。我的專業跟刑偵幾乎無關(除了某些化學和生物名詞),所以我僅從觀眾的角度來評價這三部劇。先說總體評價,我認為1>3>2。《法醫1》做的最大亮點,是裡面的三位主角,秦明(張若昀),林濤(李現)和李大寶(焦豔俊)。可以這麼說,我之所以把第一部排在第一位有80%以上的原因是因為這三位的演技實在是提分(說到這不得不提一句,這個劇組挑選的三個主角都非常不錯,作為一個男生我甚至都感慨張若昀和李現真的是寶藏男孩)。就劇情(不是案情)來說,這一部的劇情可以說是最讓人感到舒服的,主角團之間的互動非常自然而舒服,三個人就像真正的朋友和同事一樣在破案期間互相調侃取笑(甚至我覺得這很有可能是他們生活中的狀態),裡面調笑用的段子也很有趣(比如說秦明考驗大寶的嗅覺,秦明給大寶量體裁衣時故意放出的很容易引起誤會的對話等),調侃和正戲之間轉換也是這三部裡面最自然的。作為一個看完了原著的人,劇中幾個案子明顯可以看出是直接從原著裡面摳出來的,但是新編的幾個案件有些實在是一言難盡,專業性可以說是這三部裡面最差的。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偷情案子,竟然在二次勘查的時候才發現藥櫃內藥被翻亂的問題,你們勘察現場都不看徹底的嘛…………再就是劇內某些場景的佈置確實是過於簡陋(不過考慮到劇組的經費問題可以理解)。從演員的角度上來說,張若昀的演技我個人認為跟經超不相上下,成功的塑造出了一個冷麵而不面癱,寡言而句句精闢的秦明(但是一開始作為原著黨其實是有違和感的,因為原著裡面秦明其實是個比較親切的胖子,突然轉成一幅天天穿西服出現場的樣子讓我還有點不習慣),而給他的裁縫的設定也讓我耳目一新(比如說他給大寶做衣服那一集)。而且他在劇集後半部分對秦明情緒的演繹我認為是三部裡面最好的。李現扮演的林濤可以說是三部裡面給我的觀感最好的,整部劇裡的高光時刻就是他最後去增援被淹在水裡的大寶和情緒瀕臨崩潰卻又深陷危機的秦明,在身中一槍的情況下要攔住情緒已經失控的秦明和已經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的大寶,整個人的情緒調節非常好;然而他在工作中和平時與主角們的相處中轉換過於突然,換句話說,李現在辦案時的表演是林濤,而在平時的交流中完全就是他自己了,這一點有時候會讓人感覺非常突兀。焦俊豔的演技就不用說了,雖然在1裡面的大寶變成了女生,然而並沒有涉及過多與其他兩位主角的感情戲(更不用說林濤還有一個讓我期待了從頭到尾的寶寶,結果最後也沒出面),而且與原著中的大寶性格並沒有相差多少,人物的表現也非常不錯;甚至如果把後面兩部陳詩羽的演員拿出來看的話,焦俊豔簡直吊打了後面兩位。綜合上面的因素,《法醫1》算是給這部系列劇開了個好頭,也是為什麼我把它排在了第一的原因。其實我是很想先說《法醫3》的,但是由於3沒看完(看到了三分之二),再加上不打斷連續性,我還是決定先說《法醫2》。《法醫2》雖然沒有使用之前1裡的演員,但是延續了上一部的套路,即設定一個最終boss,通過案件中的某一種連續性特徵(比如上一部的後槽牙,下一部中受害人的身體不同部位)時不時出現在案件中作為暗線,最終彙總在全局最後形成高潮。這一部的專業性和上一部相比得到了大幅提高(比如說專業的解剖臺和比上一部嚴實得多的防護措施),但是劇情可以說是三部裡面最差的……首先,我很不理解為什麼結案以後非要用字幕的方式對整個案件進行類似於蓋棺定論的一個總結,PPT似的鏡頭本來就已經讓人很不舒服了,寫的內容還都是一些說教性的文字,這讓我對這一部的觀感整個掉了一個檔次;其次,劇中三人的互動……這三個人的互動除了分析案情我就沒啥印象(簡直尷尬),再就是裡面的調侃的橋段幾乎全是由小羽毛貢獻的,有的橋段還莫名其妙,比如那個確定“清道夫”是一個穿著紅色大衣的男人而非女人的環節,我實在不知道把林濤打扮成女人到底有什麼必要(雖然這段確實很搞笑);最後就是把整部劇的高潮拖得太長了(好像是在第14集就開始了最後一案的佈置),這讓我在觀劇的時候過於緊繃,以至於有種疲勞感(要知道這部劇一共才20集);還有就是時不時地賣腐讓我非常不舒服。角色方面,劉冬沁的秦明在我印象中竟然都沒什麼存在感;同樣是冷漠和寡言,到他這裡就成了面癱和話少,甚至出現了某ab才出現的瞪大眼睛以表現憤怒這樣的現象;再就是臺詞方面的問題:臺詞過於生硬,包括叫小羽毛“詩羽”和某些吃字的現象等。主角團裡面表現得最好的反而是林濤,劉暢算是比較好的表現出了一個刑警隊長的工作和生活狀態(我去查了一下,這個人好像還不是科班出身),江浩宇負重傷入院那會兒的表現讓我對這個人的演技還是比較滿意的,總體來說算是比較好的一個演繹了。於莎莎的小羽毛也算是比較亮眼的演繹,表現出來了一個新人剛入職的好奇和青澀,還有就是一點靈動。但總體來說,這一部整體的陰暗風格,再加上上面提到的種種(甚至韓天峰和步兵這兩個角色都比主角團出彩的表演)導致了我對這一部較差的觀感。《法醫3》這一部倒是加入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元素,比如說秦明在精神世界中初驗屍體的環節,秦明“通靈”的環節(雖然那個無頭女屍案,那句“頭髮也精心打理過”確實讓人無力吐槽……)以及王伶俐(看到大家叫她鈴鐺姐,基本上原著黨就知道這姑娘是來幹嘛的了)和王珂(代替了原來林濤痕檢的作用)的加入。順帶提一句,關於“通靈”這個環節,很多人接受不能,認為過於“玄幻”,但我認為導演其實是想借這個環節和秦明之口表達對案件和死者的看法,算是比較感性的一個設定,柔和了整個劇中比較冷峻的色調。這一部的專業性不用多說,可以看到整個劇其實試圖像美劇的專業性靠近,包括整個解剖過程有人錄像,有專門的屍檢報告等,這些都增強了整個劇集的專業性。然而跟高度專業性的劇集相比是垮塌(請原諒我用這詞兒)的有點兒厲害的劇情:林濤整個人變成了一個莽子,整天急吼吼要結案而不顧證據鏈不連貫,原來的有勇有謀現在只剩下莽撞了,竟然還被設定成和秦明搶妹子(小羽毛)(心疼從頭到尾就沒出現過的寶寶一秒),急於證明自己;小羽毛則完全變成了一個跟班,跟林濤說話沒好沒氣(要知道在第二部裡面林濤是很照顧陳詩羽的),動不動就“沒我師父你能破案麼”這種莫名其妙的橋段(包括雙胞胎案裡,陳詩雨突然的一句“這報告可是我師父做的絕對沒有問題,這DNA實驗也是我親手做的”讓我一個觀眾都覺得想打人),甚至讓我感覺陳詩雨有種“主人家的狗”的感覺(我後來想了一下,這可能是導演把原著中和前一部的陳詩羽混在一起的後果。前一部的羽毛是個活潑略靈動的妹子,而原著中的羽毛是個身手不錯、身形纖細的略冷的美少女,喜歡吐槽其他人,混在一起大概變成了劇裡的這樣子?不過還是有點牽強);秦明的形象則是在舞蹈演員一案中崩的十分厲害,幻想到把小羽毛當成死者不說,竟然還能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要求強行併案,還為這跟林濤吵了起來……這真的是讓人十分頭大。演員方面,經超的秦明跟張若昀的相比,多了一點成熟少了一份青澀,也很好的表現出了那種冷麵法醫的感覺。林濤和陳詩羽這兩個角色就基本沒啥亮點……一個天天急急火火一個只會仗勢欺人。比較有亮點的是珂老這個角色,我更傾向於認為他是之前林濤的人設,跟秦明屬於鐵基友那種,遇到主角團的矛盾時起到和事老的作用。至於王伶俐這個角色,可以看出來演員在很努力的把這個角色往知性美女上面帶,但是目前來看還是有點失敗,活脫脫變成了冰美人。最後一點我想說下3對整部劇的連續性的破壞。如果我們把這三部劇看成獨立的、沒有關聯的三部電視劇,那無疑都還算值得一看,但是最要命的就在於《法醫3》裡面對之前兩部劇已經形成的連續性的破壞。《法醫1》裡面秦明裁縫的習慣,自己父母慘死的過往以及為何要做法醫的原因,《法醫2》裡對秦明初戀女友的描寫,這些在《法醫3》中全被推翻了:秦明一開始變成了律師,凌月成了他十年前的女朋友……我想“法醫秦明”這個IP如果真的想繼續發揚光大,後續的導演需要仔細考慮與之前劇集的連續性問題(當然如果作者本人沒有這種想法而只是想撈一把就走的話,又是另一種說法了)。


所學專業跟法醫沒有任何聯繫,只能算是一點興趣愛好,所以有些用詞不專業不準確請大家見諒。 三部劇都三刷了,當然二刷三刷開了倍速,整體來看第二部清道夫是看得不細的,因為這部確實拍得不是很好,劉冬沁不是很撐得起來秦明的感覺,反倒是韓天峰這個角色觀眾緣比較好,劉暢作為模特出身對林濤這個角色把握得也不錯。第一季不用贅述,起步就是經典,張若昀焦俊豔李現這個組合在很多人心目中已經是巔峰了,這一季的秦明是一個偏傲嬌的形象,三個人之間的互動也比較精彩有趣,所以整部劇看下來不會無聊。 我個人覺得最冤的是倖存者這一季,當然最開始的兩三集我承認我也覺得很裝逼很奇怪,為此還特意發朋友圈吐槽過(對不起經超對不起秦胖胖),其實倖存者看到後面的話會好很多,只是開頭開得不好,陳詩羽這個角色也有一點小敗筆,前幾集的林濤也有點像一個無理取鬧搶功勞的傻子(這應該是很多人棄劇的原因)。但是從另外幾個點來看倖存者這部劇。 第一,這部劇加入了一個痕檢角色珂老,看過秦明小說的應該都知道書中的法醫秦明和痕檢林濤是如影隨形的鐵基友,這兩個工作在破案過程中是密不可分的,這使得這部劇在尋找證據的過程中不會像前兩部那樣突兀,畢竟法醫是法醫,重點是在屍體身上尋找證據,而現場證據和其他線索更多是由痕檢科完成的,前兩部的秦明太過全能,不是太合理。 第二,這部劇在設施設備上比前兩部專業了很多,屍檢室完備的通風排水系統,標準的上刀下刀手法,出現場的防護衣口罩手套該有的都有。至於被有些觀眾詬病的有些時候屍檢沒帶手套這就涉及到了這部劇另外的一個創新,就是增加了秦明和死者之間的對話,雖然看起來神叨叨的,但是看兩三次就習慣了,其實對比一下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某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時也會有這種類似的心理活動,而這部劇恰好把這個心理活動過程表現出來了。 第三,就是經超塑造的秦明這個角色,其實我第一眼不太喜歡這部劇的原因也有一部分在這裡,因為我之前沒有看過經超的劇,也不瞭解這個演員。我對這個秦明第一眼的印象是有點老hhhh,畢竟第一部的張若昀像剛畢業的有趣學長,第二部的劉冬沁像一個矯揉造作的大二學弟,而第三部這個秦明儼然就是一個已經摸爬滾打了很多年的精英(老油條),不管是平常著裝也好,工作生活中的規矩也好,居住氛圍也好,都是一個很標準的精英人士(所以有時看起來有點裝逼也就合乎情理了)。因此第三部的秦明是一個更加成熟內斂的形象,在這個主線故事中秦明的各種表現也相對冷靜一點,當然矛盾衝突不可少,畢竟和林濤之間的友情是在矛盾中加固的。 另外這部劇裡的幕後黑手嚴謹的出鏡並不多,但是每次出現都恰到好處,這也是做得比較好的。至於鈴鐺這個角色,在看到她倖存者這個身份之後也就能夠解釋為什麼作為一個採訪秦明的記者為什麼她會各種不合時宜地出現在秦明面前並給他們的案子帶來那麼多關鍵證據了。 總結下來三部劇各有千秋,清道夫略遜一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觀點看法和平討論,我比較玻璃心,我看不慣的發言都會刪掉,謝謝大家看到這裡。


要怪就怪張若昀氣質,演技,顏值都在線。後面兩部,簡直不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