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眼里,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

周易中医常老师


在我眼里,老师是一个既特殊又很普通的一个群体。

老师很特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个老师他面对的群体是学生,老师的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老师在学生面前,不管是言语行为甚至着装打扮都要得体,所以老师这个群体很特殊。老师不仅仅是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正所谓教书育人。

教师很特殊,他们陪伴着学生的成长,却难得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特别是班主任,从早到晚,都围绕着学生,随时关注着学生的成长,关心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学生操碎了心。老师的特殊,还有角色多样,扮演着留守学生家长、扮演着维持秩序的警察、扮演着学生的心理咨询师……老师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

同时老师也很普通,老师同样是人,有家庭,有孩子,有喜怒哀乐,在我们生活中,老师是最普通的人,老师也很辛苦,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一天基本上上班达十个小时。老师很清贫,工资只能养家糊口,没有什么其它收入。老师普通到每日都为生活而奔波。不过现在老师的地位和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不是机器,老师也有诗和远方!


莱清科技


小时候,上小学三年级,在一次课堂上,看着老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绘声绘色地讲解,我脑子里突然就想:长大后,我要做一名老师。于是,从那时起,每次作文《我的理想》,不管是小学、初中,都写过这篇作文,无一例外的,我都是写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做一名老师。

长大后,真的做了一名老师,却没想到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成了一名教听障学生的老师。这是我小时候没有想到的,也不可能想到,直到我进了特校,才知道这世上还有聋哑人,还有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

所以,要说我眼中教师是什么样的,我只能从自己熟悉的工作来说说我眼中特教教师是什么样儿的。

其实,这个问题问得很宽泛,老师有大学老师,有幼儿园老师,有高中老师,有初中老师,有小学老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不同学段的老师,他们的气质是不同的。比如幼儿园老师往往声调和动作带有跟幼儿说话的气质,大学老师带着满脸的学问,高中老师和小学老师现在一起我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我还是说说特殊教育老师这个群体吧。就以我们学校为例,好多并不是学特殊教育的,特别是老教师,更少。都是上岗了,各种培训特殊教育的知识。

那么特教老师什么样儿呢😊?

就说聋校教师吧,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就是一边说话一边打手语,呵呵😊这是职业病啊!

聋校的孩纸是24小时住校的,所以聋校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妈妈还要是心理咨询师,是好朋友😊

是老师,这个就不说了吧,我们的教学不同于普通学校学知识,我们还要教孩子们发音说话,听能管理等等。

是妈妈,吃喝拉撒睡都管,孩子病了去医院,晚上陪床;学前低年级孩子尿了拉了要负责洗换;孩子想家了,要抱抱要安慰;换季了孩子要买鞋买袜子……等等,家长往往是农村的多,把孩子送来了,也把一切都托付给你了。

是心理咨询师,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了,会身份认同了,会痛苦,会质疑自己为什么是聋人,心理疏导就特别重要。

是好朋友,聋孩子到了高年级青春期时,老师一定要和孩子交朋友,帮他规划人身,和他谈将来的生活,告诉他将有一天必须融入主流社会。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导师型好朋友。

聋校教师还是媒婆,帮着自己的学生找对象,毕竟他们的圈子范围太小了。

聋校教师还是手语翻译,聋孩子结婚,甚至离婚,打官司,毕业后各种吧,常常都需要老师去做手语翻译。

……

所以,你看,聋校教师是综合型的吧😊

这个大家想到了吗?

各行各业,各有不同。希望我的回答能让您明白聋校教师的样子就好😊


爱无特殊教育点点滴滴


我的父母亲曾经是老师,现在老公也是老师,我想回答一下我个人对老师这个群体的感受。

我很小的时候,大概二十年前,做为学生,对老师真的是又敬又怕,尊敬他们的学识,也畏惧老师的威严,那时候老师的教导就是圣旨,某个小孩子调皮不听话,一搬出老师来,立马变乖。当然那时的老师真的是认真负责,倾囊而授的,没有那么多的课外辅导,所有知识都在课堂上讲授。

现在社会,教师工资普遍有点低,部分老师开立课外辅导,课堂上的知识已经不足以应对升级考试了。当然,90后,00后的新一代个性十足,好像也不如以前的学生那么听话了。而大学老师也不再是铁饭碗轻松的工作了,合同制已慢慢开始实行,搞科研写论文进职称还要应对越来越活跃的学生,真的是不容易。

特别想回到过去的那种氛围,学生尊敬老师,老师教授毕生所学。不可否认,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不唯上有质疑精神也是一种巨大的思想进步。





学渣妈妈清华爸


在我眼里,教师被赋予太多的职业道德绑架,只要老师有一点没有做好,就会遭受众人鄙夷的眼神和指责,你这形还当老师呢,简直是误人子弟。

在所有的行业中,只有医生和教师可以被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医生救死扶伤,教师拯救和感化人的灵魂,所以这两类人才被称为最高尚的人。

教师主要是教书育人,是天天在想法设法为提高学生的分数和成绩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再也不能平凡的工作,如果你想靠当一个好老师来发财致富,连门儿都没有。不想当校长和局长,发财跟你绝对无缘。

选择了教师,你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甘于平淡,甘于清贫。

除了拿分数作为炫耀的资本,再也拿不出什么东西来炫耀了。分数无法满足你囊中羞涩时、无能为力的失衡状态。

老师被要求甘于坚守清贫,还有哪一种行业,还有哪一种人,甘于承受自愧不如别人,在别人面前自惭形秽。人们只羡慕教师的假期,而不是羡慕教师的工作。

教师就是这样一种被期望值过高,而附加升值不高或过低,为了分数而被长期压抑或打击,心理处于偏激或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一种职业群体人。


其正色


其实吧,小时候感觉老师是高大尚的一种群体,有着丰富的文化知识,育人成才,园丁的形象,真是无比的尊敬,和崇拜,老师特有的性格气质,有时候真的潜移默化影响了我们,所谓的就是为人师表吧。学生在学习知识当中跟老师的关系有时也是亦生亦友。或许直到有一天,当学生终于学业有成,成为万众瞩目的精英之才,回首曾经辛辛教育的老师时候,无限感慨,如今自己眼里的老师却在无少年是的庄严,与常人平凡无异,同样有着苍老,与病痛的折磨,生活的烦恼,普通人琐碎的艰辛,原来,老师同样是一个普通平凡的群体。也许在她心底,育人教书就是自己很正常的本职工作,一种传承知识文化的责任。


倾城暮雪


自己就是老师,对老师这个群体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起初,自认为“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自带光环。像孔子一样,像那些声名赫赫的名师一样,老师在讲台上谆谆教诲,学生在讲台下洗耳恭听,一派神圣和谐的气氛!

慢慢地,老师群体的光环暗淡下去,整天无休止的“备上批复考”,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身心疲惫,沧桑尽显。

现在,年过半百,作为教师群体的一员,自认为:教师群体是普通的,要养家糊口,要完成工作任务,和一般的上班族无异;教师群体有特殊性,因为教师面对的群体是有特殊性的。要教书育人,要有责任感,要有良心。

教师群体,平凡但有特殊性。






天天向上的顽童


自己就是一名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是自我看法。教师首先是一份工作,求生立命的,但是我更多的觉得是教书育人的事业,很多时候不是自我的荣誉,而是真正带给了学生什么,给予了学生什么。作为了老师总会有些职业毛病会带到生活中。

二是现在教师待遇不高,社会地位等也不如以前了,小学中学老师有些去做课外辅导,大学老师搞科研写论文,学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更加的活泼、个性十足,这使得更多人的不愿意从事教师行业。

三是我眼中的其他老师。有非常负责的老师,也有相对只是当做一份工作的老师,但是感觉整个老师群体的素质较高,正能量满满,普遍对于家庭教育、生活各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有的时候感觉和社会有点不融合,但是并不影响教书育人。


服装创客工作坊


指传授学生知识的人员,有各种教育类型(如语文、数学等),班主任也为老师之一;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和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正确知识和指导,有能力的人。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扩展资料:

教师角色性质

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这种角色是一种性质复杂的职业角色。一个人成长为这种角色需要经过复杂的、长期的学习过程。

角色地位

教师角色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其他角色——主要与学生——互动,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发挥着自己的角色功能。这里就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地位问题。教育活动主要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因此教师的角色地位主要通过师生关系来确定。


李奥纳多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是默默无闻勤于奉献的的群体,是蜡烛,也是人类进步基石,老师的工作平凡而伟大,是传播知识的载体 。

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应该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应该熟知本专业知识。其次,老师要耐得住平凡,贫穷,要懂得言传身教的道理,做好学生的表率,育人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传授知识也是要学会应用不同的渠道,知识是不断更新发展进步的,这就要我们教师要跟得上时代前进的车轮,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和发展,要学会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充分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自己教育教学方法,从深度和广度提升知识,最大范围最好途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教给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一生受益。

教师的工作平凡而伟大,辛苦而有意义,要胜任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教师需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会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要有奉献精神,言传身教,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仁聚


教师集体(collective body of teachers)是指教育目标和任务一致的学校教师群体。良好的教师集体须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信念、坚强的骨干力量、协调一致的同志关系和强烈的集体意识。[1]

有助于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经验与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及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形成良好学生集体的重要条件。[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