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拳學密碼第19課,離開這種步法訓練,太極將變得一文不值

談起這個話題其實是因為我看了一個視頻,一個ufc的嘴炮康納的訓練視頻而有感而發的,如果這個視頻沒問題的話,我是說不是剪輯的話,我真的被那種協調性嚇到了。就是李小龍式的雙腳前後同時錯開跳起換腿的動作(空手道也應該有這種步法吧),我竟然沒看到他跳起,幅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沒看到任何中間的動作,腿就換過來了,真的驚到了!就像以前那種特別卡的手機錄像,而現實是這是高清錄像。

我不知道現在太極拳還剩下多少經得起實戰檢驗的步法方面的東西,也許真的靠套路的工整就能做到?把套路的體用研究透就行?我不是專業研究這個的,似乎不大有發言權。太極拳有單式,有散手,可當我看到ufc那種完善的步法訓練的方法時,我真的懷疑現在那些擺在檯面上我們所看到的我們傳武那個強度的訓練能夠起作用,即使這些面上的東西是假的,你說有高手,就算有,又有幾個,還有幾個年輕的?我們怎麼傳承下去?打普通人可能就是1,2,3,三個數的時間,三兩下的事。可同級別呢,沒有步法的持續性變化,是很難以變取勝的,這也正是我們所缺乏的東西。當然貼身近打是我們的強項,確實厲害,這裡只談步法,關於貼身近打這個問題我們有時間再說。

都說楊露禪比武之時身靈如猴,薛顛一樣步法出神入化,就沒看到現代有這樣的高手,真的沒看見。勁玩的明白的多的是,推手厲害的也不少,格鬥厲害的也有,就是看不到遊斗的高手,猴拳的老輩的看過厲害的,現在可能都六七十歲了,小年輕的沒見過,即使算上套路比賽也沒見功底紮實的。面對這些我們都是在迴避,避而不談,就像鴕鳥一樣……

當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職責,每個家族也都有各自的傳承,我們有責任把太極拳儘量保持的原汁原味,但我們也同樣有責任把他發揚光大,時代不一樣了,我們能不能不要就守著那點東西,畢竟老祖宗即使厲害,現在似乎也沒有全留下來,也沒人練出來多少,可能十不存一了,丟失的應該由我們來補上,並且再進一步。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結尾總結,我不是專練太極拳的,只是是從這個開始的,而且非常喜歡到崇拜的程度。但我的目的是防身格鬥,所以我會擇而用之,哪怕西方格鬥,希望大家也如此。當然到目前為止,我是傳統為主,別的為輔,就是說我把西方的東西改來適應內家拳,而不是把傳統的改來適應西方的,這區別還是很大的。

下面這段應該不算打廣告,有意見請提出來。

文章結尾給大家介紹一個我才知道的拳種,綿張拳,感謝老先生的無私,現在我遇到的最貼近實戰的拳種,最主要的是這個有書籍,視頻,套路(散招),散手,步法身法,全都寫了出來,普通人也基本可以看懂,雖然路子和太極拳似乎不大合,不過完全可以借鑑。

在此再次謝謝焦老先生的無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