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呼吁恢复繁体字,你赞成吗?

蓝色的忧伤U3


有毛病吧。

要是喜欢繁体字,自己用电脑转换一下就行,自娱自乐去,别烦人。


Tony150663978


为什么要恢复?给出一个能让人信服的理由。否则,无从谈起。


用户50525479622


不赞成,牛车环保,你为什么还要买汽车,相信进化论吧,不要复古


用户563838327401


重要吗?文字本来就是在不断近化的。繁体恢复了是在保护中国文化吗?再往甲骨文上恢复岂不也是?再花上一百年扫盲,连教授学者一道。让中国倒退五十年是吗?什么砖家叫兽繁体字你们都认识吗?老子不批准!


叫我V5牛魔王


我不赞成,这些人不是真正的专家,只能称为伪专家,你想想,几亿人,从小上学就是学的简化字,改繁休字有啥好处,影响少人,这些所谓的专家,吃饱了没事干,净出馊主意,你真的专吗。?


文雅秀士


你说的“专家”,是文字学家还是书法爱好者?商朝的甲骨文本身就已经是象形文字简化了几遍了才固定下来的,说明简化字是历史的趋势。一些书法爱好者因为练的字帖都是繁体字,一写简化字就感觉不好看,田蕴章也有这种看法。其实他们不懂书法的结体规律,所以才有此谬论,看看启功等一些老书法家的简化字,那叫一个舒服。


民间野史集大成者


繁体和简体的区别只有一百多个汉字而已,有必要恢复?复辟?

你觉得繁体好,你可以自学,写繁体,没人阻止你。


謝小石


恢复繁体字完全是多此一举!中国文化一直是发展中传承下来的,中国文字也是。中国文化,包括文字、文学、艺术、哲学等,一直都是变化发展的。文字是一种记录工具,为的是将语言信息记载下来,便于保存、学习、交流、传递,那么其要求就是便于学习和书写。所以中国文字从甲骨文、金文,经历了大篆、小篆、隶书,到楷书,解放后,为了普及教育、消除文盲,我国进行了简化文字的工作,形成了现在的简化字。

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使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第三表是由第二表类推的1754字,共2236字,这就是今天通行大陆的简体字。汉字简化后,很多文字的笔画变得简单,学习、书写轻松多了,对普及教育、消除文盲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这些简化字,有些就是草书的简笔,有些是整理了异体字,就是说,这部分简化字古人就有这种写法,只是少数场合使用而已,还有些字,是解放前新文化运动时期就简化的。虽然部分简化字看起来失去了繁体字那种意思的表达,但不影响其阅读和书写,只要强记它的意思就行。

有人说简化汉字是隔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想这样的提问者是没有从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不要说解放后的简化字是原新文化运动后就推行的,国民党时期就有很多简化字的工作。就说很多楷书就从隶书的基础上就简化了。一件事物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就会失去其本质意义。中国文字如果离开了方便人民群众书写、认读,为复古而从简复繁,那是僵化的教条主义。

现实中,我们完全可以继续使用简化字,如果要做历史研究,需要认识、书写繁体字,那又不是不可以,你重新学习一下就行,又花不了一个人几个月的时间,何必又要所有人都重新使用繁体字呢?叫这些复古人的说法,那我们现在电脑输入的五笔字型、汉语拼音都不是不要用了?

但凡中国文化,无不是在发展中传承下来的,我们的白话文、外来词,都在中国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表现,我们的传统节日、衣着服饰、戏曲音乐、美术绘画等那一样还是明朝以前的模样?都变了!就算是古代学说,我们有儒家、道家、兵家、法家,后来有了佛家极其禅宗,再后来又有了马克思主义,我们还可以融入自由平等博爱等西方价值观,都不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北方十六个少数民族竞相逐鹿中原,史称“十六胡乱华”,就连唐朝李氏,都有鲜卑血统,中国文化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进来,继续发展。蒙古入侵,建立元朝,汉族人被划为第四等低等民族,100年后,元朝被推翻,中国文化又吸收了一些蒙古文化,继续发展传承下来了。满族入侵,建立清朝,近300年的统治,直到辛亥革命,中国文化不但没有被灭,反而又融入了满族文化继续发展起来。鸦片战争,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略我国,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洋枪、洋炮对中国冲击非常大,新文化运动时期,很多知识分子主张丢掉中国传统文化,甚至要废除汉字,采用罗马文字形成拼音文字,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全盘西化。但是历史的选择告诉我们,中国文化又一次战胜并吸收了一些西方文化,奇迹般的发展延续下来了!

提倡国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僵化继承中国古代文化,而是要吸收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结合世界各族文化的长处,不断充实、探索和发展,让中国文化越来越先进!


水至清无鱼998


不赞成!


手机用户6713714500


不赞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