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生 所 欠 唯 闲 适

人 生 所 欠 唯 闲 适

不 为 无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中式

君语

+


一天之内,能得片刻之闲也是好的,是山都好,得月便佳,闲字在于知足,忙的是身体,闲的是心境。


人 生 所 欠 唯 闲 适

人 生 所 欠 唯 闲 适


闲适生活的获取,并非靠奇珍古器的堆砌。时人室中所藏之物,所资不菲,然而却没有真正的时间钻研汲取,看着一派雅韵,实则无异于古玩杂肆,亦不能使性灵栖息。先人有谓:「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惟有透过静心闲适,身心才能得以陶养。


人 生 所 欠 唯 闲 适

人 生 所 欠 唯 闲 适


古人曾述闲适之境:「闲暇时,取古人快意文章,朗朗读之,则心神超逸,须眉开张」。身闲墨香,心游天地,别是幽趣。「竹径松篱,尽堪娱目,何非一段清闲;园亭池榭,仅可容身,便是半生受用」。


人 生 所 欠 唯 闲 适

人 生 所 欠 唯 闲 适


琴书是清友,花木作逸友。于此间,便觉室庐灵空,发悠远之思,明澹泊之理,得深湛之境。也许有人觉得闲适便是及时行乐,其实不然。在古希腊文中,真正的闲适绝不含有懒惰的意思,闲适所代表的是一个非功利性质,但却是最符合人性的世界。


人 生 所 欠 唯 闲 适

人 生 所 欠 唯 闲 适


南宋蒋捷谓:「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心无机事,只为闲忙,沉醉不知归路。心安此处,性灵可寄。闲适的生活一般离不开文化的领域。阅一篇轩快之书,犹在水白山青;调一曲归真之琴,似见月明星稀。


人 生 所 欠 唯 闲 适

人 生 所 欠 唯 闲 适


读书明理,日省吾身。案上诗书闲处好,院前枯荷雨来佳。四时风景,用取由心。「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以文士的闲雅完成对性灵审视和皈依。日月行色如白驹,天地一瞬似惊鸿,恨此生有涯,而知无涯。我们于每天的庸碌中日复一日,却很少静心对性灵加以宽慰,此非吾愿。惟求片刻闲适,人的性灵才得以沉淀并加以涵养。


人 生 所 欠 唯 闲 适

人 生 所 欠 唯 闲 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