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人社局送工3453人 助企業復工’輕裝上陣’

陽春3月,各地逐漸有序開工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工人是關鍵,重慶市綦江區全力做好企業用工和就業保障工作,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最大限度減輕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摸底數、明重點,提供崗位2600個

綦江區人力社保局當好就業信息“接線員”,一方面全面摸排轄區農民工就業意願,掌握勞動力供給底數,收集25402名有就業意願的農村勞動力信息。另一方面對區內疫情防控物資、生活保障用品等八類重點企業提供24小時跟蹤服務,為生產口罩的兩家企業應急送工上崗13名,確保了特殊時期重點企業的勞動力供給。

同時,積極搭建求職平臺,將招聘陣地從“線下”移至“線上”。從2月10日開始,“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線上招聘會”拉開序幕。“在利用網站、媒體等宣傳同時,我們及時推出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微信公眾號,為求職者提供全天24小時在線服務。”綦江區人力社保局負責人介紹,截止日前,已有73家區內外企業報名參加,發佈崗位2600餘個,收到簡歷610份,受理電話諮詢580人,511人達成用工意向性協議。

保內外、助脫貧,為區內外企業送工3498人

面對較大用工缺口,如何整合資源,挖掘人力資源潛力,綦江區人力社保局自有妙招。首先,創新工作思路,堅持“內聯”+“外引”結合,保障區內企業用工。內聯8部門實現崗位供求信息共享,為區內企業送工1250人,其中推薦退役軍人就業30餘人。外引迅易人力、翰睿人力、申博人力三家市內大型人力資源機構達成合作意向,通過市外基地輸入勞動力1300人。

其次啟動區、街鎮(部門)、村(社區)三級就業平臺聯動,引導勞動力向加工貿易重點電子企業流動,率先完成市下達的信息產業送工任務,為市級重點電子企業送工2203人,完成率達110%,送工人數、完成率均為全市第一,累計為區內外企業送工達3453人。

此外,重點關注貧困人員在特殊時期就業問題。新開發臨時防疫公益性崗位1000餘個,用於街鎮疫情監測、排查、預警、防控和社區(村)就業服務工作。既滿足了疫情防控需要,又解決部分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

明政策、強激勵,發放穩崗返還294.94萬元

綦江區人力社保局緊急出臺《關於加強復工復產用工保障實現就業本地化實施方案》。對轄區內疫情期間新招聘綦江籍勞動者的重點企業和工業企業發放用工一次性補貼,同時對這部分勞動者給予300-500元不等的就業補貼,激勵貧困勞動力、高校畢業生等就業困難群體就近就地就業。

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通過返還社保費的方式,給企業吃下“定心丸”,注入新能量。截止日前,已為14家企業發放疫情期間穩崗返還資金294.94萬元。據瞭解,綦江區近期還將為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發放穩崗發還資金近1000萬,切實發揮穩崗返還政策作用,與企業共渡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