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怎样招揽人才的:千年前的回形针计划

提到回形针计划,可能并不是那么广为人知,这是美国在二战期间的一项计划,主要目标就是吸收德国纳粹的科学家们,这个计划虽然花费了很大的代价,但是结果是好的,它为美国带来了很多人才,像冯布劳恩(著名物理学家,火箭先驱)、爱因斯坦、海森堡(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主要创造人)等等,这些人为美国在各个方面的提升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美国在战争中乃至在战后的地位提供了保障。

其实在数千年前的中国也曾经有这么一个国家,化敌方之人为己用,甚至最后还是依靠着其他国家的人成为了最终的统治者,这个国家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


秦国是怎样招揽人才的:千年前的回形针计划


为何秦国那么重用外来人才,又为何招揽这么多外来人才呢?

地域环境的限制

这就要先从秦国的地理位置来说了,秦国位于周朝西部边陲,一直是周朝的屏藩之国,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备西戎,这就造就了秦国时时刻刻的与西戎的作战之中,这在周朝初期,秦国无法消灭西戎的情况之下,秦国一直处于国内时刻就要作战的情形,在这种环境之中,秦国要想生存起来,就必须要把军队强大起来,而秦国想要养得起军队,粮食必不可少,那么农民也是不可或缺的,秦国的晋升阶梯就只有当兵或者是当农民,这种环境对于读书人并不友好,所以秦国境内并没有出多少有名的人才。

人文环境的限制

其次是中原诸国对秦国的蔑视,这种蔑视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存在,在诸侯到战国时期,有两个国家一直被中原诸侯看不起,一个是秦国,另外一个是楚国,究其原因就是一个处于西部边陲,一个位于南部边境,这两个地方都是不毛之地,在秦国和楚国平定了各自后方之后,势必要吸收原来边境的那些化外之人,那么逐渐的秦国和楚国就变成了和他们一样的人,逐渐脱离了中原人的范畴,变成了野蛮人,中原的诸侯瞧不起秦国的原因,这种瞧不起由统治阶层传达到普通的黎民百姓心中,所以大多数的中原诸国的百姓也是瞧不起这些“野蛮人”的。


秦国是怎样招揽人才的:千年前的回形针计划


在战国初期,秦国目睹魏国变法强大,也想效仿,但是无奈,身处西垂,无人可用,有鉴于此,秦孝公特地颁发求贤令:“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资治通鉴卷二》而正是这篇求贤令为秦国招来了大批的人才。


秦国是怎样招揽人才的:千年前的回形针计划


在春秋时期文人做官要不就是出身贵族,要不就是作为一些贵族的门客,等待贵族的举荐,而第二种方式是布衣文士最常用的方式了,但是很多时候布衣文士有可能等一辈子等到一个机会。而这时的秦国的求贤令一出,意味着打破了这种举荐方式,只要你有才,可以帮助秦国强大,就可以当官,甚至裂土分君,这一许诺一出,在诸国掀起了惊涛巨浪,但是如果别的学子在自己的国家可以大展身手的话,何必要远离家乡呢?直到商鞅的到来,众所周知,商鞅的到来是被逼的,但是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在商鞅之后,秦国拯救了大批的被迫害得文人士子,诸如张仪、甘茂、李斯等,这批人为秦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秦国的成功不是偶然,他在招揽人才方面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像今天的美国一样,毕竟无论任何时候,人才才是重大的战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